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男_报纸糊墙-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过五十年你也不是我的对手。”玫瑰当时就是这么回敬给他的。
    ——话虽这样说,当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叶千还是比平时多喝了一大碗牛奶粥。
    好在他手底下的臭小子们还算是有点良心,这一天给他打了个电话过来,说实话,这些年不是在部队里生活,就是外出执行任务,偶尔放个探亲假,也基本上都跟家里人待在一起。
    这回来牛王庄,身边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这时候接到从部队里打来的电话,那感觉真是倍儿亲切。
    “头儿,听说你这回去的是牛王庄?”寒暄的话刚说了没两句,电话那头的一个臭小子就迫不及待地问了。
    “牛王庄咋了?”牛王庄很有名吗?
    “牛王庄老牛掰了。不过头儿,你这回执行任务的时间长,没听说过牛王庄的事情也是正常。”弟兄们都表示很能理解。
    “那你们今天给我打电话是想说啥?”叶千这时候已经不对兄弟情做什么幻想了。
    “头儿,你给咱寄点牛王庄的东西呗,他们那儿的东西可难买了。”弟兄们直接就提要求了。
    “行。”叶千答应得也很爽快。
    “哎,关键时候还得是我们头儿!”弟兄们很高兴。
    “……”叶千笑了笑,没说啥。
    三天以后,北方某部队。
    “到了到了!咱头儿寄的东西到了!”
    “快快,打开看看都有啥。”
    “有鸡汤没有?”
    “要是能给咱弄点牛王庄的糯米过来就好了。”
    “啧,这么大一箱,咱头儿真是没得说。”
    “都寄了些啥?”
    “我看看……有奶馒头……”
    “然后呢?”
    “奶馒头,奶馒头……还是奶馒头……”
    “咋这么多奶馒头?”
    “没了,都是奶馒头。”
    “啥?”
    “我看看。”
    “看也没用,就这些了。”
    “全是馒头?”
    “头儿,咋全都是馒头啊,好歹也寄一点奶黄包过来吧?”兄弟众人又给玫瑰打了个电话。
    “就你们这点觉悟,还想吃包子?啃馒头吧。”玫瑰这么说。
    
    第312章 
    
    随着天气的转暖,山上的刺玫花也开始进入了盛花期,来这里帮老周采摘刺玫花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般每年来这里参加采摘刺玫花的城里人,都是通过网络预约过来的,老周会根据自家山头上的刺玫花盛开情况,不定期在罗兴佑的网店中放出一些名额,上班族们可以通过这个网店提前预约,然后再慢慢安排请假事宜。
    一些工作时间比较自由的年轻人,或者是一些离退休人员,常常一待就是一两个月,甚至还有每年都要在牛王庄上待小半年的,从刺玫开花到落果,一直都住在山上吊脚楼的院子里。
    野玫瑰精油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因为这种花的花瓣很薄,而且出油率也相当低,所以每一小瓶野玫瑰精油,都需要付出庞大的人力劳动才能得到。
    在牛王庄,沿着刺玫花带修建的土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水牛们驮着用打包带编织而成的箩筐来来往往,赶牛的人一般都是有经验的,一次可以赶一群,除了赶牛之外,他们还要负责收花,帮每一个采摘人员记录他们的劳动成果。
    相对来说,那些大马士革玫瑰虽然在种植和养护上比较麻烦,但是收获的时候就要省事很多,因为这种玫瑰不会结果,就不需要考虑留果的问题,不用像刺玫花那样只采摘花瓣,它可以整朵采摘。
    在大马士革玫瑰花期,四合院这边,每天晚上都会提前安排好第二天早晨负责采花的人员,这些人需要起得很早,凌晨四点多钟,天刚蒙蒙亮就要去到玫瑰花地,在花朵上的晨露还未干去的时候将这一天的花朵采摘,运回四合院,及时进行提炼。
    除了提炼精油和纯露,还会加工一部分花茶,另外,马从戎和段嘉树那两边也会要一些新鲜玫瑰作为食用或者是点缀。
    在这件事情上,段嘉树就没什么优势,他那个会所距离牛王庄太远了,千里迢迢运输过去,在新鲜程度上难免就要打折,马从戎的极味楼倒是离得近,从五月中下旬开始,他们家馆子就陆续推出了几道玫瑰菜肴,据说生意很好,而且每天限量销售,去得早还能吃到,去得晚就没有了。
    除了马从戎和段嘉树他们那里,彤城陈家老菜馆也卖牛王庄的东西,不过陈福汉就只要当季的东西,而且品种也比较单一。
    像最近这段时间,牛王庄上的丝瓜长得多,他们就要丝瓜,店里也推出了一个丝瓜豆腐汤,白的豆腐绿的丝瓜,汤水清汪汪地透着鲜甜,再加点牛王庄出产的甜椒提味,味道那是没得说。
    陈家老菜馆的东西卖得便宜,像这样不大不小的一碗汤,也就卖八块钱,再要一碗白米饭两块钱,一顿饭十块钱也就下来了,因为他们家东西好吃又便宜,生意自然也就特别好,店里的位置不够坐,就在店铺外面的街道边摆上好多桌椅,旁边的店铺倒也没什么意见,因为陈家老菜馆,他们这条街道上的客流量可是增加了好多的。
    来这里吃饭的有附近的居民,有周围店铺里的老板以及营业员,还有一些距离或远或近的上班族。
    这一天中午十二点多,陈家老菜馆生意正好的时候,有几个彤城论坛里的坛友们一起上他们那儿去吃饭,这一拨人大多都是年轻男女,看着像是在这附近上班的,其中还有两个小孩,都还背着书包。
    陈家老菜馆前面的队伍排得老长,对于这种情况他们也早都已经习惯了,排在队伍后头不急不缓地跟着人流慢慢往前挪,不多久,他们身后的队伍就又排出去老长了。
    “文俊,咱这个周末要上牛王庄,你爸去不去啊?”这些人里面一个年轻男人问那个大一点的小孩道。
    “我爸最近都忙,他去不了。”那孩子回答说。
    “那你们兄弟俩跟我们一起去好了,搁家里干啥,你爸又不在家,也没人给做饭。”排在他们身后那个穿西装短裙的女人就说了。
    “我回去问问我爸。”那孩子说道。
    “行,你回去问问你爸。”那西装短裙笑道。
    她这都三十好几了,还是单身一人,对于单身这件事,她倒也没什么想法,就是有时候看着别人家的小孩忒可爱忒懂事,心里难免就有些羡慕。
    这朱文俊他们家也不容易,本来好好的一家四口,前几年一场车祸,这俩孩子的母亲成了植物人,一直在医院里躺着。
    这俩孩子的爸爸是彤城论坛里的老人,自打那件事以后,他基本上就不怎么冒泡了。据说颓废了一阵子,后来勉强打起精神来,就是拼了命地赚钱,他媳妇的住院费医疗费,还有请人照顾的费用,一年下来不少钱,他这两个儿子也是一天一天大了,将来读高中读大学,学费生活费的,哪样都不能少。
    这哥儿俩也特别懂事,一个九岁一个七岁,听说都能自己做家务了。
    论坛里一些相熟的坛友们,也是能帮就帮,他们这些离得近的,中午头带这一对兄弟俩一块儿吃午饭,有时候还带他们上牛王庄,刚开始是这对兄弟跟着他们这些叔叔阿姨一起去,后来他爸有时间的时候也和他们一起去了几回,次数不多,偶尔有些空闲的时候,他也得上医院去看看媳妇。
    这一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这话,很快就轮到他们了,最近上陈家老菜馆吃饭的人,大多数就是点一个丝瓜豆腐汤,再要一份米饭,所以打饭速度也快得很。
    几个人走到近前,看到陈福汉正挥着一把大勺往那一个一个的白色瓷碗里打汤。
    “陈师傅,今天怎么是你自己干啊,徒弟们呢?”这些人跟陈福汉也挺熟,于是就问了。
    “都在后边削丝瓜呢,忙不开,喊他们过去搭把手。”陈福汉也不问他们要啥,一碗丝瓜豆腐汤一碗米饭,往托盘里一放,再往他们面前一推。
    “陈师傅,咱吃这丝瓜汤也有一阵了,啥时候换菜啊?”这些人一边付钱,一边又问了。
    “你们最近上牛王庄的时候,就帮我多看看,最近那边都有啥。”这丝瓜豆腐汤确实是卖了有一阵了,别说顾客们,连他那些徒弟都要有意见了,说是一直都只做一个菜,腻歪得很。
    “行,咱这回上牛王庄的时候好好瞧瞧。”牛王庄那地方,他们一个月也就去那么一两趟,陈家老菜馆却是几乎天天都要来的。
    等到了周末,这些人也没等周六,周五傍晚就出发前往牛王庄,文俊兄弟俩也跟着一起去了。
    当他们的车子开上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