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挑灯看剑-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飧瞿瞎问腋泳弑肝识μ煜碌淖矢瘛
至少在这位巴先生看来,大理诸部的儿郎们,论起作战的勇悍,肯定是要比宋国那些屡战屡败的军士们要强大上不知道多少,如若大理国中能如宋国、西夏等国一般混一政令,由皇帝统一指挥军队,如臂使掌的话,那还真是未必不能与天下一干大国一争雄长。
只可惜大理一从部族无不是各据一方,自成体系,历代大理国主,就算是明君在位,也只不过能借助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借以稍张君王的权势罢了,而至于能力稍次的守成之主,更是只能在各大势力之间闪转腾挪,政令根本难以及至段氏一族原本就拥有的势力与地盘之外,其君王的名号更多的是一个称呼上的共主罢了。
无论是历代大理明主,抑或是如先前的杨家,现在的高家这般的当国权臣,要论及从根本上解决这不知道多少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无论他们何等自大,也都知道这是一件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毕竟这种部落与家族据地而治的情况,原本就是大理立国的根本,甚至于无论是作为大理皇族的段氏一门,抑或是自立国以来相续执国掌权的如同董氏、杨氏、高氏等,本身也都是原来南诏诸部的地方豪强,也都是这种地方势力的一部份,只不过是因缘季会,捉住时机得以位居中枢罢了,无论是哪个家族掌权,也都必然要小心翼翼地以维持现状为前提,如若稍露胆敢触及到变更这种根本制度与现实模样的想法,那势必立即被各地豪强群起而攻,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在这位巴先生看来,这种情况延续到得今日,却也可以说是稍露出了有望改变的契机。
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地豪强势力过盛,另一方面,却也是大理势力最大的几个家族,为了争夺中枢之位,这么些年来,一直勾心斗角,互相牵制,以至于相互之间虽说也都知道大理国中的这些积弊不除,终将积重难返,然则无论哪个家族也不愿去当这个出头鸟,反倒是为了争夺中枢之权,反倒是一直以来都自是小心翼翼地不敢去触动这些个地方豪强的利益,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几大世家之中,都各自与这些地方势力发展出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再难以有所动作。
只是经过这么多年来不知多少场充满腥风血雨的明争暗斗,现在大理开国之时的六大家族,现在真正余下来的,也就只有段高两家了,而且现在高氏善阐侯一门势力大涨,段氏皇族日渐势微,尤其现在这位大理日新帝洋不过一介纨绔,贪玩好动,又对于权力之争毫无兴趣,而主持高氏一门的高升泰却自是才能见识,心性魄力,无一不是上上之选,此消彼长之下,只要高升泰小心经营,假以时日,以高代段,甚至于彻底地翦除段氏一门的势力,让高氏成为大理实至名归的君王,也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一旦当高氏一门真正翦灭了可堪作为对手的段氏皇族,真正在大理国中一门独大,再无能够挚肘得了的势力,那么自然也就可以开始着手解决地方豪强林立,各据一方以至于政令不畅的问题了。
是以此次巴先生虽说自从知晓高升泰此番入宋之行的目的之后,就开始一直明里暗里讽言谏阻,但却并不是意味着他真的觉得大理应该一直闭关锁国下去,而对于在他看来积弱不堪的宋室毫无进取之心,只不过是他觉得事当有轻重缓急,在大理国中段氏皇族势力仍自颇为强盛的现在这种情况下面,高升泰还是应该把注意力先放在大理域中罢了。
“不过”,巴先生说着,眼神转向窗外,看着那明显是越来越近的欢庆的人群,语意渐转低回:“现在看到这里的情况,巴某倒是有些明白了。”
“宋室虽说武功不彰,但看这一路行来所见所闻,实不难想像昔日尤自据有中原之地的赵宋皇朝,风物繁华至何等境地”,巴先生说着,有些感慨地喟叹了一声:“古往今来,天下万国历代君王均以万岁自诩,然则却又有谁的心里不明白,世上本不可能会有千秋万世的铁桶江山,哪个朝代能坐得稳百余年江山,能保得天下百姓过了几十年太平日子,也确实称得上是盛世了,难怪宋室文人自识有宋一代超迈汉唐,而赵宋皇室虽说给外人积弱之感,却也居然于宋地之中,能得如许民心……”
第159章 目的
“民心?!”高升泰心下颇有些不以为然,他从高氏家族被几乎所有人所轻视的无关重要的人物,一路倚仗着自己的浴血拼杀,才有了今时今日几乎已经成为大理王国掌握着真正权势的第一人的地位,这一直以来,所凭恃者,都自是自身权谋与算计,野心与实力,对于这位巴先生的这一看法,颇有些认为不外是腐儒之见的想头,只是他对于这位巴先生的个性了然于心,也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多所较真,只是一笑说道:“宋室能辗转而历百余年,纵使遭逢靖康之变,仍能屹立不倒,个中自是有其道理所在,民心之言虽说略有些过于难以捉摸,但想来或许也是原因之一了。”
“君侯此言差矣”,那个巴先生对于高升泰的话,却是很不给面子地直言驳斥,一个劲地大摇其头:“此说大谬不然,大谬不然啊!”
高升泰目光在那位巴先生的脸上微凝,似在判断他究竟是真的儒生的酸腐气发作,抑或是又在装疯卖傻,顾左右而言他,只不过最终却也只是向着那位巴先生微微点头,说道:“不知先生却又有何教我?”
“民心虽然不可捉摸,但却着实并不是不可照见,不可探寻,不可求得的事情,否则也就不会自三代圣王以下,历代贤哲明君都必将经营民心作为第一要务了”,巴先生抬头,看着高升泰一副似笑非笑,并不当真的表情,难得地正色说道:“君侯只道民心是不可捉摸的事情,却是不知这民心的根本,不过就在寻常百姓的柴米油盐,日用之间啊!”
“民心的根本,就在寻常百姓柴米油盐,日用之间?!”高升泰听得巴先生这句话,不知道为了什么,竟然有了些许悚然微惊的感觉,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正容端坐,望向那位巴先生,等待着他接着说下去。
“自宋开国之后,经赵匡胤、赵光义两代君王平灭南唐、北汉之战后,实在再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胜战可言,莫说昔日辽国极盛之际,几似拥有一举踏平宋室之力,以至昔时宋国的天子官家不得不御驾亲征,以激励士气,才勉强抵住辽国大军,还要每年赔上无数金银岁币,签下‘亶渊之盟’,这才勉强留得一息,就算是那自据西北边陲而称皇称帝的夏国,也时常出兵袭扰宋室,看起来占尽主动,打得宋国丝毫没有还手之力,然则这百余年下来,当日盛极一时的大辽已是分崩离析,契丹人的风光再不复还,而在靖康之变前的最后几年,宋室依山立堡,划地筑城,逐步推进,也早已建立起了对夏国的战略优势”,那个巴先生说着,将眼神投向窗外:“如若不是天意弄人,自那白山黑水之间就这么蹿起了一群女真野人,还居然就这么误打误撞地把宋室汴京给打了下来,只怕现在天地之间,早就已经没有夏国那群党项人的栖身之所了吧!”
“我少年时游历四处,也曾到过昔日之辽夏诸邦,女真金国兴起之时,蒙君侯不弃,也曾委我出使金国上京,再加上此番入宋,也可自大地称一声是遍历诸国”,那位巴先生长叹了一声,说道:“然则若非是亲眼所见,巴某实在难以相信,宋国百姓之富,竟至于斯,辽国的高官,西夏的世家,抑或今日那些耀武扬威的女真贵族,若真论起生活之舒适富饶,只怕还不若现今此处的边镇小城守门之吏,如此之天下,又岂需担忧民心之不附,又怎么可能国祚不永,骤然而绝?!”
“若以是观之”,那位巴先生看向高升泰,缓缓问道:“则君侯又以为,大理百姓之中高氏一族的份量,较之这南国宋室,轻重几何呢?!”
“先生这个问题问得好啊”,高升泰默然了半晌,这才长长地一叹,轻轻摇头,苦笑道:“高某无言以对!”
“君侯既然已经明白了”,巴先生却自是未曾就此放过,而是又自开口问道:“那君侯难道还要坚持此番入宋之行么?!”
巴先生辗转来去,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却也还是要谏阻高升泰这一次在他看来,无论如何也是绝不应该的入宋之行罢了。
刚刚他对于高升泰所说的那番话虽说有些地方是故意有些许的夸大其辞,以增加说服力,但却也大半是他综合这些天来所见所思,有感而发。
在入宋之前,他确实曾经对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