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双龙传-第10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潜入宝库,人数绝不可大多,照我看三千人是极限,且要在一段颇长的时间内化整为零的分散入关。所以比起长安城的二万禁卫和数千长林军,我们的力量微薄得可怜。
寇仲点头道:所以我们须以智取,不能硬撼,一天控制不了玄武门,一天不能算成功。
徐子陵问道:傅采林是否要到长安来,世民兄有否听过此事?
李世民道:父皇正式接纳傅采林来访的请求,传闻傅采林有意向宁道奇和宋缺下挑战书。
寇仲一震道:竟有此事,为何不早点说出来。
徐子陵苦笑道:我不想破坏你美好的心情。
李世民一呆道:你们不是和傅采林关系密切吗?
寇仲颓然道:此事一言难尽,迟些告诉你吧!看来长安还有很多难以猜估的变数。
李世民道:尚有一个变数,是皇兄向父皇提议邀突厥的';武尊';毕玄来访,希望透过他庞大的影响力,与突厥人修好,舒缓北方的压力,好应付你们和宋阀主。
寇仲和徐子陵同时失声道:甚么?
李世民道:无论接受傅采林来访,叉成邀毕玄至长安,都是针对你们的策略,最理想是他们挑战宋缺或宁道奇,若他们不肯应战,在声势上会给比下去。
寇仲和徐子陵听得面面相觑,宁道奇和宋缺均身负内伤,天下还有谁可应付这两位外来的武学大宗师?
跋锋寒或会因毕玄前来而欣悦,他们却要为他担心得要命。
有这两大宗师坐镇长安,他们已是举步维艰的造皇大计,将更添变数。
未来再非在他们掌握中。  
第六章兼爱如一
晨光照耀下,徐子陵卓立船首,欣赏南方秀丽动人的山水。
寇仲来到他旁,道:尚有两个许时辰,我可见到致致,第一句话说甚么好呢?例如说我有一份大礼送给你。不!这太市僧哩!该学宁道奇般谦虚点,说我特地到岭南来,是求取致致的宽恕。唉!这又似乎不太像我一贯的作风。咦!你为何不答我,我晓得啦!你是在想师妃暄和石青璇的问题,唉!这叫知易行难,我明知不该想尚秀芳,可是我的心却不争气。
徐子陵没好气道:人在刚起床后,总会乐观和积极些儿。世民兄仍未起床吗?
寇仲笑道:不要岔开话,你的小脑袋想的是甚么既积极又乐观的事呢?
徐子陵露出深思的神色,道:我在想石之轩常爱挂在口边的一句话,就是';入微';这两个字。
寇仲一呆道:原来你在想武学上的问题,算我错怪你。我也听石之轩说过,不过却是用来嘲弄我的功夫未到家。我也曾听宋缺提起过。哼!入微?指的究竟是甚么?
徐子陵朝他瞧来,双目闪烁着智慧的异芒,淡淡道:那应是指一种与人身隐藏着的那宝库结合后玄之又玄的境界,只有像石之轩、宋缺那级数的高手始能明白的境界。
寇仲一震道:说得好,宋缺常说天、地、人合一。人不就是指这人身的宝库吗?有法而无法,得刀然后忘刀,天地人结合后,人再非人,那才算得上是井中月的境界。非虚非实,非真非幻。
徐子陵动容道:你这小子的刀法似乎有突破,至少在境界上比以前高些儿。
寇仲道:事实上我们很久没讨论和研究武学上的事,因为战争令我们没有那种闲情,心儿尽放在千军万马的争战之道上。可是现在形势逆转,不是我自夸,宁道奇和我未来岳父摆明不再理世事,故而当今武林是剩下我们两个和老跋充撑场面,要应付的却是石之轩、毕玄、傅采林、宇文伤、尤婆子那种高手,若仍未能把握入微的境界,会仍像过去般落得剩捱揍的劣局。
徐子陵道:我们必须先过宋缺这一关,才可抛开一切,专志武道。
寇仲信心十足道:只要让他老人家见到李小子,肯定能解开死结,宋缺是具有慧眼的人,否则不会看上我,哈!
徐子陵皱眉道:我总觉得这样由我去见他,有点不妥。
寇仲道:那索性我们三个人直踩进磨刀堂去见他,来个奇兵突龚如何?
徐子陵沉吟道:这会是个坏的开始,我们绝不能让宋缺感到我们对他施用心术计谋,而应是以赤子的真诚,求取他的认同。
寇仲叹道:你的说法很有道理,那就让我们到磨刀堂外恭候他恩赐的接见,由鲁叔进去请示。我们则听天由命,唉!真教人头痛。
两艘宋家的战船此时迎头驶至,宋鲁出现在与寇徐同行的船舰上,向驶来的宋家水师船打招呼。
终于抵达岭南。
宋鲁待两船接近,腾空而起,落到甲板上,寇仲和徐子陵迎上去。
宋鲁神情古怪的道:我们入厅说话。
李世民立在舱门外,见两人随宋鲁入舱,打个招呼,也随他们入舱。
在舱厅围桌坐下,宋鲁道:大哥早晓得你们到岭南来,这两艘船等待了一天。
寇仲、徐子陵、李世民三人听得面面相觑。
徐子陵道:阀主是晓得寇仲到岭南来,还是清楚世民兄的事。
宋鲁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在桌面摊开道:你们看吧!
三人目光往信函投去,上面写着带他到磨刀堂来七个充满书法味儿的字,没有上款,没有下款。
寇仲抓头道:这是没有可能的,难道风声外泄?
李世民和徐子陵闻言色变。
宋鲁道:正如小仲说的,这是没有可能的。大哥是如何晓得的呢?
李世民一震道:难道梵斋主先我们一步去见阀主?
徐子陵摇头道:她并不晓得我们会到岭南去。
宋鲁道:我想到这可能性,所以问过他们,最近岭南并没有外客来访。
寇仲吁一口气道:管她有没有来过,这样也好,可省去我们很多工天,现在整件事全掌握在阀主手上,我们一起到磨刀堂恭聆他的指示好啦!
接着欲言又止,最后终没说话。
宋鲁微笑道:玉致到了鄱阳去,今晚应会回来的。
寇仲心中暗叹,今晚见到宋玉致时,他极可能再非宋家的未来快婿。
在宋鲁的安排下,三人坐上密封马车秘密登上山城,来到磨刀堂外。
寇仲重游旧地,忆起于此受教于宋缺作出刀道上的突破,别有一番滋味。
宋鲁道:你们进去吧!
寇仲见他神色凝重,心中暗叹,领路前行。
除子陵和李世民跟在他身后,均被磨刀堂的气势景象震摄,生出对宋缺崇慕之心。三人沉默地踏上磨刀堂的长石阶,过大门、抵大堂。
宋缺渊亭岳峙的立在磨刀石前,深遂不可测度的眼神先落在寇仲身上,然后转移往徐子陵,最后凝定李世民。
三人连忙施礼问好。宋缺一言不发的负手往三人踱步而来,在李世民旁经过,至大门止,往夕阳斜照下的前园望去,淡淡道:你们或会奇怪,为何宋某人竟能像未卜先知的晓得秦王大驾光临?寇仲背着他点头道:我们是百思不得其解。
宋缺柔声道:因为我收到梵清惠一封信,四十年来的第一封信,这样说你们明白吗?
寇仲直至此刻仍无法揣摸宋缺的心意,道:可是清惠斋主并不晓得我们会到岭南拜见阀主。
宋缺轻叹一口气道:清惠没有提及你们两兄弟会偕秦王来兄我,只是提及当年往事,有关你们的只是寥寥数句,希望我能体谅你们的苦心。说罢仰天再叹一口气。
忽然又踱步回来,从徐子陵那边走过,在三人身前十步许处背他们立定,沉声道:若我猜不到你们会联袂来兄我,宋缺还是宋缺吗?换句话说,若秦王不肯亲身来见宋某人,还有甚么好说的。
寇仲一震道:那么是有商量的馀地哩!宋缺旋风般转过身来,双目神光大盛,来回扫视三人,冷哼道:你们可知道?现在你们立在我眼前,正是我和清惠四十年来暗中较量的决定性时刻,只要我一句拒绝的话,清惠立即输掉这场角力。
三人均听得头皮发麻,纵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宋缺目光落在徐子陵身上,出乎三人意料之外地,竟露出第一丝笑意,油然道:子陵凭甚么认为秦王会是位好皇帝?
三人同时生出希望,因为宋缺至少有与趣认识李世民。
除子陵心知一句答错,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恭敬答道:晚辈在很久前心中已产生世民兄会是个好皇帝的想法,回想起来,当是因世民兄的天策府俨如一个朝廷的缩影,在那里世民兄无时不和手下谋臣将士研究治理天下的方法,而在实践方面的成续,更是有目共睹。
宋缺喝道:答得好!为君者首先要有治道,始可言实践推行。秦王请答我,你有何治国良方?
李世民迎上宋缺可洞穿革木金石的锐利眼神,谦敬答道:世民纵观三代以来历朝兴衰,得出一个结论,君主必须推行开明之治,纳谏任贤,以仁义为先,则人民从之。然而周、孔儒教,在乱世绝不可行;商、韩刑法,于清平之世,变为扰民之政。所以世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