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说体形越大的生物,毒性就应该越小,田鳖巨化之后,唾沫的毒性应该有所减弱才对,但是按许若林的说法,田鳖的毒性显然没有丝毫降低。
叶涵不禁警惕起来,昆虫的毒性并不随着体型的巨化而削减,搞不好还会有所加强,今后若是遇到毒虫,必须加倍小心。
情况并不复杂,不过三五句就说了个清楚,反倒是几个人在电台里聊天,没多一会儿,就听龙建国突然说道:“到地方了!”
几个人同时愣住,高波狐疑道:“这么快?”
车队停在公路一侧,叶涵看了看时间,还差两分钟晚上八点。
扣上夜视仪,叶涵掀开顶盖钻出装甲车,吵人的虫鸣声马上钻进耳朵,声音大得出奇,附近肯定有某种能发现声音的巨化昆虫,但是叶涵没心思找它们的麻烦。
深深地吸上一口包含水汽的空气,他忍不住抬头仰望天空,深绿的天空无星无月,无法分辨空中的云层;视线转向北方,一片片整齐的田地映入眼帘,微凉的夜风吹过,庄稼随风起伏,波浪层叠。
回头再看南边,同样是大片的农田,远远地可以看到几辆大型家用机械一字排开,匀速驶过农田之后,大片的庄稼消失不见,只在田中留下短短的根茎断茬。
再看路面,一溜轮式突击炮早已在公路左侧排成整齐的一行,粗大的炮管斜指北方。
南边的逆向车道上同样停着一溜军车,那是一排履带式车辆,车顶上安置着一前一后,两个略微倾斜的长方体。
叶涵惊讶地轻呼:“多管火箭炮?”
米国在海湾战场使用的火箭炮,被伊方士兵称为钢雨,可以想象多管火箭炮那排山倒海般的威力。
因为叶涵的装甲车停在一处高架桥的上坡,靠近坡顶的位置,所以只能看到近处的情况,高架桥的另一侧还有没有部队根本看不清,但是叶涵认为自己看到的肯定不是全部。
指挥车上的龙建国也钻出车外,这时前面隆隆一阵响,开过来一辆摩托车,车上的人冲着龙建国喊道:“哪个部分的?什么兵种?”
“装甲步兵!”龙建国回道。
“来的正好,你们马上靠公路北侧停好,等待命令,随时准备开火!”摩托车手喊道。
龙建国眉头一挑:“请问你是……”
“甭问我是谁,反正我有权指挥你就是了。”那人打开手电在衣领上晃了一下,两枚树叶和一权五星稍闪即逝。
“首长!”龙建国赶紧敬礼,“我不知道是您……”
“行了,甭在这儿浪费时间,马上进入位置,今天谁出岔子我收拾谁,听清楚了没有!”
“清楚!”龙建国大声回答。
“执行吧。”摩托车突突突地开远,叶涵目送这个骑摩托的少将离开,按住耳机悄悄问道,“营长,这是谁呀?”
“雷正武雷司令,打过南疆反击战的。”龙建国小声回答。
“哪儿的司令?”
“省军区!”龙建国说,“别问了,所有人都给我动起来,路北排成一行!”
一声令下,三十多台装甲车迅速在公路北侧排成一行,所有炮塔都跟突击炮一样对准北方。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休息,虽然人不离车衣不解带,总归是可以休息一会儿。
在车里坐了几个小时,车中的官兵多少都有些疲惫,驾驶员们的情况还要更严重一些,大家抓紧时间养精蓄锐。
没有人发现,几百米外的路上停几辆与众不同的大型军车,车顶的方形天线一直在不停地旋转。
晚二十一时零四分,龙建国突然听到指挥频道里传来一个声音:“各单位注意,准备战斗!”
龙建国立即抓起送话器,将命令传达下去。
与此同时,来自指挥车的射击数据通过数据链传给所有参战车辆,五十四辆轮式突击炮同时开始装定射击诸元,调整炮口方向。
十多秒后,指挥车一声令下:“放!”
十八辆突击炮率先开火,炽热的火焰整齐地喷出炮管,十八枚赤红的炮弹刺破苍穹,飞向北方的天空。
短暂的停顿后,另外十八辆突击炮继续开火,两波炮火间隔不足两秒,接下来是第三波……五十四辆突击队炮分成三波开火,平均两到三秒一轮。
数秒钟后,北方的天空陡然绽放十几个明亮的光团,接着又是十几个,随即再来十几个。五十多枚照明弹驱散了北方的夜幕,阴暗的天空下,数不清的黑点如同一片挪动的乌云。
突击炮群始终不曾停止射击,照明弹明亮的光线之下,蝗群上方突然绽开一片片硕大的伞状雾云,伞云扣在蝗群上方,数不清的光点拖着白色烟迹从云中飞出,任何一只被爆炸波及的巨蝗,都立即丧失飞行能力,落到地上痛苦而剧烈地路蹬踏虫腿,再也没飞起来的力量。
靠近爆心的巨蝗更是被白磷烧成了满身窟窿的漏勺。
突击炮以每分钟六到八发的速度稳定射击,一波又一波炮弹在蝗群上方爆炸,密密麻麻的巨蝗一阵大乱。
一门轮式突击炮的炮弹基数不过四五十发,以最高射速开火的炮群,只用了六七分钟便打光了炮弹,等在附近的补给车一拥而上,以最快速度为突击炮补充弹药。
轮式突击炮停止射击的同时,高架桥另一侧数百米外,突然传来更加沉闷的炮声,一朵朵更加庞大的伞云继续笼罩混乱的蝗群。
听到沉闷的炸响,叶涵不禁咧咧嘴,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桥的另一侧居然还有一个大口径炮群,听声音,口径最小也不会低于155毫米!
第0196章 接火(二)
叶涵不禁开始怀疑,附近会不会还有一个203重炮群,但是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军方装备的203重炮原本就不多,怎么可能说调就调来一个炮群?
从性价比来讲,203重炮同样不划算。
一枚155榴弹的杀伤半径是五十米左右,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内的人,至少会被一枚弹片命中,203榴弹的杀伤半径则是八十米,两枚155毫米炮弹,杀伤范围肯定超过一枚203炮弹。
而前者的射击速度是后者的四到五倍,一个155炮群全力开火,几分钟就能打光所有的炮弹,对付这么一大群巨蝗,得消耗多少个基数的炮弹?
且不说这些炮弹值多少钱,光是炮弹的运输就能把后勤部门累哭。
按说军方不应该把几个炮群放到同一条公路的同一个路段,敢在战争中这样做,简直就是找死。
不过对付巨蝗自然不能与真正的战争相提并论,上面这样安排,很可能是为了发挥车载机枪的火力,毕竟机枪的载弹量要比大炮多得多,巨蝗又不是生命力超强的螳螂蟑螂,也没有无视子弹的巨大体形,用子弹对付它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重炮的怒吼很快就结束了,北方的蝗群已经被炮火覆盖了两遍,原本整齐划一的田地里到处都是半死不活的巨蝗,好好的庄稼被燃烧弹点燃,熊熊烈火在晚风中烈烈燃烧,形成一道足有两层楼高的火焰之墙。
火焰照亮了田野,火红的光芒映红了半边天空,此时此刻,不必再打照明弹,也能将蝗群看得一清二楚。
然而来自北方的蝗群却没有在火墙面前退步,而是前赴后继地扑向火焰,许多巨蝗的翅膀被火焰烧毁,失去控制从空中坠落,幸运的落到火焰之外尚能苟延残喘,不幸的直接落入火焰,拼命地强烈挣扎,可是只需要一小会儿,它们就在高温的火焰中死亡,只留下尸体继续燃烧。
蝗虫的腹部非常柔软,由于火焰的高温,许多巨蝗的肚皮在火焰中炸裂,腹中的内脏和体液扑灭了一些火焰,但是用不了多一会儿,那一点液体就在高温中蒸发殆尽。
虽然众多巨蝗在火焰面前饮恨当场,可是更多的巨蝗成功越过火焰,继续向南挺进,大有不死不休的决心。
目睹这一切的叶涵突然想起小时候抓蚂蚱的情景,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东西不是白天活动晚上休息吗?眼前这群巨蝗怎么会在晚上大举出动?难道巨蝗出现了某种变异,影响了蝗虫的习性?
他不禁生出几分疑惑,但是很快就把心中的疑问抛在脑后,开始琢磨如何才能彻底消灭蝗群。
若是天气良好,只要空军派轰炸机扔几枚云爆弹,效果准比炮群覆盖好。
刚想到这里,远方的云层中陡然炸开一道青紫色的电光,几秒钟后,沉闷的雷声自炮群上方滚滚而过……而且过去了居然就不消散!
雷声怎么可能持续不断?叶涵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可他很快就听出了问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