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全都闷头吃饭,用强行军的速度把桌上的饭菜一扫而空。
盘子碗都不用管,直接放到减压舱里,船上自然有人过来收走……其实不止盘子碗,压力舱里条件有限,就连内衣内裤都得拿出去洗。
舱里的人暂时还没想到这一点,但叶涵已经意识到大伙对饱和潜水了解不够,为此他专门和舱外联系了一回,请专业人员为战士们讲解压力舱里的生活要点。
叶涵压根儿就没打算隐瞒,战士们很快就听说这个消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想笑,不就是在压力舱里住一阵子么,这玩意还得学?
新鲜!
船上的动作也不慢,接到叶涵的要求之后,马上派出了资深潜水主管,以视频的方式向战士们解说压力舱。
视频开始后,这位潜水主管用极其严肃的语气说了一句话:“压力舱里,安全第一!”
这话绝对是老生常谈,战士们没几个往心里去的。
潜水主管继续道:“压力舱环境特殊,舱内舱外压差巨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事故……最严重的饱和潜水事故发生在1983年,潜水钟完全封闭之前就从传送舱脱离,结果四个潜水员和一个技术员当场死亡。”
“我知道,你们都是勇敢的战士,在战场上,什么样的死亡都可能发生,但是大卸八块、粉身碎骨的死法应该也不多见,但是饱和潜水一旦出了意外,从内而外的自爆就是唯一的下场,我相信你们可以想象,我刚才提到的潜水员多么惨烈。”
听到这里,战士们终于收起了漫不经心。
潜水主管又道:“如果说我这么讲不那么直观,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们,曾有一位潜水员的脊柱在事故中飞出十多米外……我不希望你们中的任何人出现意外,所以,请各位一定要注意压力问题,虽然舱门都是由舰桥控制,而且减压过程中舱门始终锁死,但是也不排除意外情况,请注意,为了所有人的安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擅自开启舱门!”
肖源听得脸上直抽抽,忍不住说道:“还不如把装甲给咱们送进来呢,要是有个万一,赶紧穿上没准能保命。”
叶涵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正想反驳,话到嘴边却又停住。
他本来想说,装甲的设计思路是对抗外压,对内部的压力无效,可是想想又觉得不对,特勤组的动力装甲首先必须针对外太空的真空环境,如果不能对内抗压,还不出飞船就直接炸了?
想到这里他立刻对肖源的意见表示赞同:“好主意,回头就让他们送进来!”
现在舱里的气压是标准气压的一百三十多倍,就算穿上装甲,只怕也裹不住这么强的气压,但是有装甲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再说了,如今装甲都用外星合金制造了,万一挺住了呢?
他更习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没有把命交到别人手里的习惯……嗯,不过只是预防万一,再加上舱里空间狭窄,所以只把装甲送进来就行了,武器装备可以留在外面。
潜水主管仍在继续:“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都离我们太远了,但是我必须强调,危险就在你们身边……比如上厕所,这是个上不得台面,却又非常现实的问题。”
“你们都知道舱里的压力非常大,如果你在马桶上坐的太贴合,又在这个时候抽水,那么舱里的巨大压力就会把你狠狠压进马桶……一百多个大气压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时候必须切开管道,才能把破碎的你从管子里一点点挑出来……当然了,我只是举个例子,现在的系统已经改进过了,冲水必须内外配合,切记切记!”
第1687章 还有利用价值?
又是一个清晨,叶涵从低矮的床铺中挪出来,先打了个哈欠再抻个懒腰,左右扭扭屁股,在狭窄的压力舱中慢慢活动身体。
已经住进压力舱好几天了,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清闲。
战士们都是老兵,平时要么执行任务要么严格训练,清闲的时候几乎找不出来,像这种一连几天都无所事事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
几个战士坐在一起,回忆上一回这么闲到底是什么时候,结果得出个结论——没当兵之前!
开始的时候大伙还挺高兴,减压一个多月,相当于休息一个多月,多好的事儿啊!
可是平时忙惯了,这一闲下来反而全身上下哪都不对劲儿,就像浑身上下的关节全都生了锈,不管怎么呆着都不舒坦。
“都是贱骨头!”肖源如是评价。
嘴上是这么说,可是他自己也有同样的感觉。
于是在压力舱里闲了几天之后,闲不下来的战士们开始想办法活动身体……地方宽敞有宽敞的玩法,地方狭窄有狭窄的办法。
最简单的,比如俯卧撑,再比如仰卧起坐。
无聊的战士们可不是单纯的锻炼,为了打发时间,还搞出了一大堆花样。比如俯卧撑时背上再躺一个,仰卧起坐背点东西。
总之就是主动增加难度,把无处倾泻的精力统统发泄出去……不这么干,N多人精力过剩,晚上失眠的不在少数。
不少人都想直接冬眠算了,一觉睡醒一个来月就过去了。
但是冬眠的时候新陈代谢降低,体内的压力必须用更多时间释放,没一年半载达不到减压效果。
北月洲恨不得让特勤组现在就回太空,怎么可能允许战士们一睡好几年?
好在压力舱虽然与外界隔绝,却只隔绝环境,不隔绝消息,利用这段难得的休闲时光,战士们没少和亲朋好友通信。
叶涵也给北辰洲发了几回消息,虽然十分思念妻子和孩子,可一来舱里这么多人,很多话不好说出口;二来常年分居两地,事到临头总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三来白晓婷是搞研究的,叶涵是高级指挥员,两个人的工作都需要保密,哪怕对家人也不能说,结果就是能说的更少。
叶涵很无奈,但他知道这就是现实,拥有了一些东西,就必须失去一些东西,十全十美?做梦去吧!
除此之外,叶涵每天还要抽出一段时间,关心一下外界的情况,一方面是为了打发时间,另一方面是不想与外界脱节。
幸好这条船属于海军,舰内局域网可以通过卫星直接获取外界信息。
叶涵最关心的就是全球战局,具体一点就是华府战役,敌我双方近期的争夺焦点。
从公开的消息中可以看到,中米双方的联合行动陆续收复了几处极具战略意义的目标,但联军的损失也不小。
叶涵没找到人类一方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网上也不可能透露这种军事机密,但是外星人的行动一直在卫星的监控之下,对人类来说几乎不存在秘密。
消息主要来自华府以南的虫占区,数量巨大的虫群正在这一区域集结,随时有可能北上,支援正在华府苦战的虫人。
双方都在华府投入巨大,可不管人类还是外星人,暂时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大概是担心人类使用核武器,虫群的集结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群虫子凑到一起,而是各个方向一齐行动,做出向华府行动的姿态,就算一群虫人凑到一起,数量也绝对不值得人类使用核武器。
叶涵有点疑惑,为什么不派战舰把虫群干掉,这么多虫子滞留地面,不正是干掉它们的好时候吗?
他真的很不理解。
为此叶涵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联军前些前确实这么干过,就是现在也一直在这样做,不过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不分青红皂白,发现虫子就马上拍死,而是必须区分区域。
简单点说,沙漠戈壁还有其他植被稀疏的地区可以直接击毙,不过植被比较好的地区就不行了,除非虫群大规模集结,否则不会轻易动手。
叶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打虫子的原因居然是为环保?这也太扯蛋了吧?
但是深入地了解一下,他才知道这么干一点都不值得惊讶。
人类和外星人之间战争早就把地球变得满目疮痍,南美丛林和非洲丛林重创,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不是一点半点的大。
讽刺的是,外星人占据赤道地区之后,居然派遣虫群恢复植被,经过几年的努力,丧失植被的赤道地区重新被绿色覆盖,虽说远远达不到以往的水平,却是个非常好的开始。
连外星人都知道保护环境,吃尽苦头的人类怎么可能不知道?
激光从天而降,可不是只干掉虫子,而是覆盖巨虫身边一定的面积,在激光的威力之下,任何植物都不可能存活,如果发现一只虫子就干掉一只,用不了多长时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