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早官模葫芦使用的是木范,用四块梨木拼制,中心挖空,内阴刻所需图案题材,优点是此模可多年使用,缺点是每模只能范一个葫芦,产量很低,此为木模。
后来发展出现用五块或七块梨木旋制成模,在模外面雕刻花纹,此为阳模,然后在模具上覆泥,待泥稍干将木模中心抽出,使木模之分瓣木条依次拿出,再将泥范入窑烧制成瓦模,此模具的优点是可将一件阳木模翻制成多个瓦模,增加了范制葫芦的模具降低了成本,缺点是,有些泥范在入窑烧制时有变形。
木模翻制瓦模的技术无疑提高了范制葫芦的产量,而王宋手中的这个蝈蝈葫芦便是用的这种手段,因为这是三河刘的惯用。
……
看到这里,王宋就不禁有些感慨,一个合格的蝈蝈葫芦从出生开始,就要好生的照料着。
从最基本的种植架藤施肥,到更深层次的上模范制,如果中途有任何一个地方出错,那很有可能就会影响葫芦的品质。
如果品质出了问题,那么这个葫芦也就是废了,只能将自己一年辛苦劳作换来的成果丢掉,委实太过可惜。
观察完其的范制模型后,王宋便将眼光放到了其身上的图案上,仔细的鉴赏起来。
一件极品的蝈蝈葫芦,不光要看其形状大小,还要看其葫芦身上的图案,如果是名家出手的话,那肯定会身价百倍。
可惜的是,王宋手中的这个葫芦图案,并不是什么名家出手,但其身上的这幅火画,也是非常有意境了。
所谓的火画,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将一个铁条烧红,在诸如蝈蝈葫芦,木板甚至是纸上作画。
火画的施艺范围很广,诸如案头的文房用具、竹筷等等,当然,有火画,也有铁模烫印的,如杭州的天竺筷。
从小摆设,到门,窗,立柜,木橱的板,扇上,都可烫画,一些以木板代纸,烙铁代笔的单幅或条屏,更可悬挂后作壁上观,与传统纸绢画无异。
而王宋手中的葫芦,就是用的这种方法,葫芦身上画的赫然是一副山水画,远山近水,小船流水人家,尽显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并且此葫芦在晚清时候就被裁切成器的,镶以象牙做的牙口,飘盖也是象牙为框,安有玳瑁蒙心。
高牙蒙心上镂空雕刻有荷花、鹭丝鸟,刻工精细,打磨精致,动物形态栩栩如生。
看得出来,这个葫芦在以前被经常使用,色泽暗红,器形也非常的完好,抚摸的时候,亦光滑如肤。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却是被丢在这地上无人问津,还好今天被王宋发现,才重见天日。
将其放在了怀中后,王宋终于走出了第二间厢房,向着最后一间屋子里走去,心中同时也期待着,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
只是还没走到最后一间厢房的时候,王宋便被前方一根晾衣杆上的鸟笼给吸引,不禁停下了脚步。
……
看到这个鸟笼后,王宋脸上突然露出了一幅哭笑不得的表情,如果他猜的没错,自己手中的扇子,蝈蝈葫芦,以及眼前的这个鸟笼,很有可能是龚家祖上,一位清朝的纨绔少爷所留下来全套装备。
在那个时候,达官贵人的子弟们,都非常的流行遛鸟,斗蛐蛐之类的娱乐活动。
你要是没有一两个好的器具,那别人还不知道怎么看你,只以为你是家道中落了,才会如此。
所以在那个时候,就算是家里再穷,也要挖空心思的凑一点钱出来,给自己的儿子搞上一套好的装备。
毕竟在那个时候,面子大于一切,也多亏了他们的面子思想,不然鬼市还不知道能不能出现了。
看到眼前的这个鸟笼,王宋就不禁想起了他的历史,其实自唐以来,玩鸟已成气候,而制作鸟笼的技术,则是等到清朝乾隆年间才达到极盛。
当时,清宫造办处组织全国能工巧匠,专门为宫中制作鸟笼,其艺术品位和价值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在皇家影响下,全国各地的文士、官员纷纷仿效,养鸟玩笼之风愈演愈烈,一直沿续到清末民初。
鸟笼虽小,五脏俱全,鸟笼的顶部称笼顶,笼顶配笼钩,笼钩的品种很多,有金钩,银钩,铜钩,象牙钩,牛角钩,玉钩等等。
而王宋眼前的这个鸟笼笼钩是玉至的,整体的造型为方形,笼架为象牙制作,整体看上去非常的上档次。
除了鸟笼以外,鸟笼中的配食缸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配食缸的品种也很多,有瓷缸、玉缸、象牙缸、紫檀木缸、红木缸,以及玳瑁缸、景泰蓝缸、犀牛角缸等。
而眼前鸟笼中的配食缸却是用的紫檀木缸,让其在突然出了一抹别往的韵味。
拒王宋所知,在市场上,鸟笼也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而评价高档鸟笼的话,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年代越早价值越高,比如,曾有一只1。5米高,配有银质笼钩,镶嵌苍龙雕花的清代巨型鸟笼,其价格已在万元以上。
材料越考究价格越高,如用红木加竹配红铜雕花提手制成的鸟笼,目前的市场价在一千元以上。
而云南金竹的质地细腻,抹过香油的陈年老鸟笼呈枣红色,纯朴自然,收藏价值也极高。
做工越精细价格越高,由于制作鸟笼的竹子脆硬,且纵向雕刻难度非常大,工艺大师在鸟笼上雕刻栩栩如生的龙、凤、花、鸟浮雕,雕刻越精美,价格越高。
就目前来看,王宋眼前的这个鸟笼在市场上,没有个近七位数,还真不好拿下来。
但是相比前面自己从外公家找到的那个鸟笼,价格无疑是要低上不少,主要是那个鸟笼的做工以及材料都十分难寻,也可以说是独一份了。
将鸟笼先放在原位后,王宋继续向最后一个房间中走去,期望能找到一个能让自己真正感到兴奋的东西。
……(未完待续。())
…………2014/11/23 10:38:00|10390276…………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元青花
“枝桠”,破旧的木门被缓缓推开,王宋缓缓的走入其中,眼中带着一丝期待的扫视着整个房间。
看得出来,这个房间非常的陈旧,并且刚才林老就是在这个房间中将那个斗彩鸳鸯莲池罐抱出去的。
虽然龚育没对他说什么,但王宋想也想得到,这里肯定就是他老爷子曾经的住所,如果有好东西的话,那肯定就在这里。
只不过房间比较小,王宋一眼就能将房间中的所有东西都看清楚,但他惊讶的发现,里面居然没什么好东西。
在王宋仔细的查找下,除了林老抱有的那个罐子,整个房间中就只剩下了一块端砚还比较看的过眼。
“这不可能啊,一个藏家的所有东西不可能只有这么点,难道有暗格?”,将端砚收起后,王宋不禁皱着眉头思考。
老一辈的藏家,在那个好东西不少,自家的条件又比较好的年代,藏品肯定会很多,而且很多人都会留着,当做是传家宝传给下一代,出售的那只是少数。
所以王宋才会猜测,龚育的老太爷肯定是将自己的东西给藏起来了,至于藏到哪里,最有可能的就是这个房间。
老一辈们人惯性思维就是如此,只有将最贵重东西放到自己身边,才会放心,不然的话,整夜都睡不着觉。
“那就找找吧,寻宝的感觉,还真让人期待”。王宋嘴角泛起了一抹笑容,没有人不会喜欢找到宝藏后。那种振奋的感觉。
探宝的话。没有什么能比透视眼好用了,所以王宋直接开启,对着房间扫射了起来。
“找到了”,王宋眼中闪过了一丝振奋,因为他在炕下看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海黄梨盒子,并且体积还不算小。
将床头的棕垫给移开后。王宋果然在炕上发现了一个暗格。然后将暗格给抽开,将那个海黄梨盒子给取了出来。
入手的感觉有些沉重,垫了垫重量后,王宋判断里面很有可能是一件瓷器。而且体积还不算小。
这个发现不禁让王宋有些振奋,两个价值上千万的斗彩鸳鸯莲池罐都被摆放在了外面,那这盒中的瓷器不知道会怎样的珍贵。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常人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将其放回原位,然后等晚上的时候来进行偷盗。
毕竟一件上千万甚至是上亿的名贵古玩,那股巨大的诱惑,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但对于王宋来说,他连犹豫都没犹豫一下。对他来说,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