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ri益严重的局势,老同志一致要求大家放下身段,深入部落各个家庭去做思想工作,祭起中国最有力的法宝——谈心,以心换心,力争把民心争取过来。
可是,这些老领导似乎忘记了,就算谈心也要有后盾的,世界上从来只有上级找下级谈心,实力强的找实力弱的谈心的。
从来没有实力弱小的人能找实力强的人谈心成功的,也没有下级找上级谈心成功的。毕竟谈心是一种说服工作,是强行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有双方都知道如果谈心不成,做谈心工作的人后面还有其他手段,那些接受谈心的下级或实力弱小的人才可能就范。
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中国人再有乌代撑腰,但也属于实力弱小的一类,因为乌代高高在上,他不可能事无巨细掌握这些事。而中国人来这里人生地不熟,内部又有这么大的分歧,怎么可能是地头蛇的对手,怎么可能轻易从当地人手里夺回资源?
谈心工作根本无法进行,中国人甚至都不能进入当地人的家庭,还没有进村口就被那些当地人给赶出来了。
直到这个时候,那些被赶出来的老同志还在检讨自己的方式错在哪里。
无奈之下,褚绪基只好利用回国的机会找郭拙诚好好汇报,寻求突破当前瓶颈的方法。
郭拙诚对伊拉克的事早有耳闻,但他没有急于插手。面对这种事,他一时也拿不出好的办法,在他想来,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铁腕手段,不仅对外采取铁腕手段——对那些阻工的、搞破坏的当地人进行严厉打击;而且对内——国内派出的工作人员——也同样要采取铁腕手段,把那些婆婆妈妈的“大善人”全部给调离重要岗位,让那些有血xing的,敢抢敢干的人年轻人顶上去。
不过,这涉及到人事安排的问题,这些人都是国家干部,他们的职位变动可不是郭拙诚一句话就能决定的。如果他在人事方面表现得太过,如果他雷厉风行地撤换一批、提上去一批,zhongyāng大佬肯定有看法,他们也许会以为郭拙诚想在那里建一个私人王国,搞独断专行,想全面控制这家企业。
第719章全国经济
也许最高首长不会这么想,依然会给他一如既往的支持,但其他大佬则未必,特别是那些保守的老头们。
那些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了一辈子的“好人”,绝对会发难,最高首长能不能顶住那些人的进攻呢?如果自己雷厉风行地大动干戈,会不会给中国改革带来yin影呢?
郭拙诚没有绝对把握预测今后的后果,逼得他不得不慎重。他希望褚绪基这个前世的铁腕总理能接受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由他在伊拉克具体实施,而不是郭拙诚自己出面,如果他能就此解决问题,也许就可以不用惊动zhongyāng大佬了。
可惜他失望了,虽然他给褚绪基写了一封信,信里给了这个前世的铁腕总理以明显的暗示,可褚绪基并没有如郭拙诚所预想的那样大刀阔斧地整改,那里的局面依然没有多少改观。
开始的时候,郭拙诚心里有一肚子的怒火,觉得褚绪基这个人有点名不副实,让自己浪费了感情。不过,仔细思考了一段时间后,郭拙诚还是“原谅”了他,认为他也有他的苦衷,铁腕总理也不是随时能动用铁腕的,现在的他还没有采取铁腕手段的资格,特别是对待年纪比他大、职位比他高、资历比他深的老同志,他根本铁腕不起来。
在前世他之所以能采取铁腕手段,那是因为他处在国家权力的顶端,能够指挥几乎所有有权势的人、所有权力的有关部门做他的坚强后盾,而且他前世的所作所为顺应民心、遵从民意,所以他能展现铁腕,所以能够杀贪官除污吏。
可现在的他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也没有这个根基。没有足够的人脉,郭拙诚一下将他提高到这个位置,完全是拔苗助长,有点理想化,再要他勇往直前,简直就是逼他自杀。
坐在回京的车上,郭拙诚苦思着解决伊拉克工地问题的方法。
他风风火火回到京城,马上就被工作人员接到了会议室。
因为会议正在召开,郭拙诚从后门进入,悄悄地坐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认真听着领导们的讲话。
经济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应对目前市场上飞涨的物价。
当中国的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大量运往中东国家的时候,中国很多军品企业、民品企业一下子从困境中yu火重生,经济状况与前世有了天壤之别。大量产品的输出虽然给中国带来巨额外汇,但也带来了不少的不良后果:进一步抬高了国内的物价,有些产品的价格甚至是翻着跟头往上窜。
因为中国这个时候商品并不丰富,极大多数的商品完全可以说供不应求。开始的时候只是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缺少。但随着大量物资的出口,就连农产品也开始变得稀缺起来,特别是棉花、黄麻、蓖麻、花生等经济作物。
虽然这个物价的上涨是因为出口带来的,未必是一件坏事,不但国家增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也增加了大量的收入,但毕竟中国的国土面积太大,各行各业的人口数量太多,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不平衡一下就显露出来了。有很多人从大量出口中获得了实惠,但也不少人不但没有得到实惠,反而受到了损害。
比如很多内地或者偏远地区的农民就享受不到这个好处,比如有很多不在出口行业相关领域的企业工人就享受不到这个好处。
如果是农民还好说,反正自己种地,种出的粮食不出售能保证有吃的,就是衣服破一点,没有钱买家用电器什么的而已,忍一忍也能过ri子。可贫困的企业可不行,因为工厂的产品不能出口,他们的效益就无法提高,工资连百分之百地发放都无法保证,更别说有奖金了。他们面对高涨的食品、布匹、电器,面对孩子增加的学费、杂费,他们yu哭无泪。
这些企业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伊拉克和伊朗的市场需求根本不可能支撑中国这么巨大的市场,很多工人、干部开始纷纷向上级反映情况,强烈要求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接到如雪花般飘来的报告,大佬们也急了,不得不寻找解决办法。
现在的大佬还没有推诿责任的习惯,还没有动不动就以“交学费”这个词来辩解,也没有动不动就用“改革的阵痛”来逃避责任。他们认真地思考着,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的办法来,绝不能把一件大好事变成坏事,更不能因此激起社会的动荡。
对于这种国家大事,郭拙诚还是真有点发怵,虽然他前世也担任过市长,这一世又接触了比前世更多的情况,但是,总的来说在国家大事方面他是执行的多,决策的少。就算是决策也是在国家政策的范围内、在他所管理的范围内决策,而不是针对如此大的范围、如此复杂的场面。
特别是现在,无论怎么做都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且这一部分人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少数人,即使比例不大,但涉及到的总数量可是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人口。
物价上涨、物资缺乏,再有效的办法自然是加强生产,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和jing力把生产提高,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这种改变可不是那么容易,先不说将资金、人力和jing力转移会损害那些被忽略的行业和企业,就是将这些宝贵的资金、人力和jing力移过来,如何组织生产也是大问题。
说这些大道理也许大家没有什么印象,也感觉不到这事的艰难,但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比如扩大棉布的生产以应付出口和国内民众的需求,那就势必先提高棉花的收购量,一方面要提高棉花的价格以收购更多的棉花,让农民尝到更多的甜头以帮助他们进行种植转移;一方面要鼓励农民扩大生产面积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化肥、农药、优良种子的购买。
土地只有这么多,当农民种植棉花的面积增加了,则种植稻谷、小麦等农作物的土地就相应地少了,粮食本就缺少的时代,怎么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即使这个粮食问题解决了,但当富裕起来的棉农拿着大量的钞票冲向市场、横扫市场上的商品而导致物价上涨时,那些城镇工人怎么想?看着自己不涨的工资,看着越来越高的物资,他们怎么会心平气和?
总而言之,问题很复杂,任何想轻易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都是幼稚的。
在这次重要的经济会议上,郭拙诚没有被要求发言,他只是认真地听着领导们在激烈地讨论着。
他没有多少担心,因为他相信zhongyāng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