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示,还不如我们直接聆听,既节省了时间,也省的转述不准。实在是不敢耽误环保大业,还请县长海涵我们的莽撞。”
“既然来了,那就说说吧。”楚天齐语气平静,既看不出冷淡,也体现不出热情。
“好,那我们都坐下说,省的这么站着不礼貌。”董玉强说着,向其他人示意一下,率先走向沙发。
段成、申海儒、薛浩没有多说,而是直接跟了过去。
坐到沙发上,董玉强再次说话:“县长,这次我们可是真下辛苦了。说实话,自打做了副县长后,我还真没这么到过一线,最起码没有一整天泡在现场,也没有一天三上同一企业门的。辛苦点倒没什么,可是企业实在不配合,我们真是无能为力。刚去的时候,企业也还表面给点面子,最起码有人衔接,到饭点还假装礼让一下。可是后来再去,不是部门主管在,就是干脆把我们晾在 那。连他们的头都见不着,还怎么开展工作?”
段成补充:“刚开始的时候,给他们下文件,他们还接,后来干脆连文都不接了,一说就是领导不在,他们做不了主。我们确实下辛苦了,不但‘五加二’,而且‘白加黑’,可他们就像料到我们要去似的,根本就是躲着不见。”
“他们以为躲着就行了?这次是部委、省委、省政府及一些省厅都下了文件,又不只是县里的行为,他们必须密切配合才对,而不应是现在这样消极对抗。”楚天齐道,“这些文件虽然是近期下的,但却有相关环保法律在先,按法律法规办事,是他们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董玉强道:“我们当然也跟企业讲政策了。可他们说,当初县里为了让他们投资,那是各种优惠条件列了一大堆,恨不得跪下求他们。现在好多企业大都已经在这里投资了好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县里突然又翻了脸,又要他们干这干那,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好多企业都这么说,有的说的更难听,说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不理旧帐’。还说‘这是一派斗一派’,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是县领导拿他们出气。”段成一边说话,一边瞟着桌后的年轻县长,想要从对方脸上看出点什么,但令他失望的是,那个年轻人脸上一直古井无波。
“还有人说……”申海儒也随声附和,所讲内容大多都是“炒冷饭”,和董、段二人说法类似。
觉着申海儒说的太磨叽,董玉强又抢过了话头:“县长,这些企业……”
一霎时,县长办公室成了董玉强和段成演讲场所,申海儒也多少帮一些腔。只有薛浩没发一言,就那样一直坐着。
看到几人说的差不多了,楚天齐沉声道:“各位,讲了这么多,全是困难,那你们说怎么办?”
段成微微哈腰:“请县长示下,我们听县长的。”
“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董玉强补充着。
“按照既定程序办。”楚天齐给出了答复。
静了一下,段成道:“现在就是按既定程序办呀?根据几次县委扩大会议精神,我们及时进行了传达,并监督相关职能部门传递到每一个人。然后也督促职能部门,根据政府开列的推进时间计划,做出了更加细化的推进时间表。据我们所知,各部门已经把相关整改通知送到每个项目企业,并采取打电话、亲自上门方式督促。股长不行去局长,局长不灵,就去副县长,我们也亲自跑了好多家。可到现在为止,对方就是不执行,没有一家执行,都说只要别人执行自己就执行,自己不能做这冤大头,也不能让别的企业戳脊梁骨。”
楚天齐“哼”了一声:“这是泡蘑菇,耍赖呀。”
董玉强叹了一声:“哎,就是耍赖呀,就是在挑战县委、县政府领导权威。”
“挑战县里事小,他们是在挑战环保法,挑战部委、省委、省政府权威。”楚天齐语气生硬,“他既然敢挑战,我们就更要应战。”
“应战?什么意思?互殴?”段成笑了起来,“那成何体统?我们也太失态了。”
“你说成何体统?扯远了吧。既然有人敢挑战法律,那就要用法律予以制裁,就要采用法律手段,动用国家机器力量。”楚天齐的话冷冰冰的。
“什么意思?抓人?”段成发出疑问,忽又道,“县长,公安局归老乔调动,您给乔海涛下个命令,让他派警察去抓人。”
楚天齐点点头:“好啊,有需要警察配合的,那你们把相关手续履行好,我让乔副县长通力配合。但前提是,手续必须符合法律程序,我们不能盲目抓人。”
“法律程序?”质疑过后,董玉强话题一转,“县长,那可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几个人,是一群人。这些人不是普通老百姓,都是企业老总或大财团高层,那是想抓就能抓的吗?我们能抓他们吗?”
“是呀,只怕是抓人容易放人难,到时会吃不了也兜不走吧?”段成跟着帮腔。
“县长,抓人可要慎重啊。”柯扬也忙道。
楚天齐挑了挑眉毛:“我没说必须抓人,但只要有人不履行应尽义务,又符合法律程序的,不管是谁,就是天王老子,也给我该抓就抓。”
“该抓就抓?难道还能把所有企业老总都抓光?那不是自找麻烦吗?”段成口吻轻蔑。
“只要违反法律程序,有多少抓多少,决不姑息。”说着,楚天齐一掌击在桌上。
听到“啪”的一声响动,众人都不由得一惊。
“你们与其在我这里耽误工夫,不由亲临一线,去监督整改工作推进。”楚天齐冷冷的说,“请你们也要正告那些局长、主任们,我这里可在随时盯着推进表,若是执行不力,那我就要启动问责机制了。”
董玉强拉长了声音:“现在可不止一个,那可是一群官员。”
“一群?除非别碰红线,除非别违反整改推进时间限制。否则,有多少就问责多少。”楚天齐说的斩钉截铁,展现了强势县长的一面。
迎着办公桌后凌厉的眼神,所有人都不禁打了个冷颤。
“诸位,都去忙吧。”楚天齐的声音足够舒缓,却也足够森冷。
带着不安和狐疑,诸位副职起身,离开了县长办公室。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城郊农民上访
每日,刘拙都向楚天齐汇报着项目整改进展。说是“进展”,只是职能部门针对项目又做了什么,其中发生了哪些事,其实整个整改就没有一点推进,到现在还是无一家按要求整改。离省里下文已经过去了一周多,尽管政府也行使了勒令停工、行政罚款等手段,但投资企业采取的还是软办法:让停工便停工,你罚款我不交。
楚天齐明白,现在各家已经达成默契或是经过“串连”,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攻守同盟”,人们都在用“法不责众”做护身符。其实现在政府与企业正处在胶着期,只要攻下一家,就是打开了缺口。正因为双方都明白这一点,也才一直相持不下。
这天,楚天齐刚上班不久,就听到楼下一阵喧哗,便离开座位,来在窗前。
楼下空地上,已经站了好多人,还有人正源源不断的涌进。来的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穿着很普通,像是从乡下而来。门口安保人员试图拦阻,看样子失败了。
注意到这种情形,楚天齐眉头皱了起来。想了想,返回座位上,按下电话免提键,拨着数字。
“笃笃”,敲门声响起。
停止拨号,楚天齐看向门口方向。
屋门一开,刘拙快速闪进屋内,来在办公桌前,说:“县长,有农民上访。”
关掉电话免提,楚天齐道:“具体说说,怎么回事?”
“来的这些人,都是城郊农民,他们是因为征地补偿上访。”刘拙讲说着,“前年,县里引进了一家名叫‘美我环境’的企业,与其签署了废旧物品循环利用协议。协议签署以后,企业便在城郊征地,承诺先付百分之六十,项目正式开工前,再付余下的百分之四十。按照当时的约定,在去年秋天就应该开工,企业也应该支付剩余征地款。
可是在去年春天出了岔子,当时签协议时,约定的是对废旧物品循环再利用,但企业内部文件却是生产合成皮革。这和人们的认知发生了错位,清洁项目怎么就变成了污染项目?于是当地农民找镇政府、县政府,要求企业退出。县里找来企业,可企业的回复是‘这不是污染项目,各项生产工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农民不懂企业讲说的那些专业用语,但认定了一条:生产合成革要用到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