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新篇-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达开看了看曹伟人。  过了许久才道:“九分是实话。  ”
曹伟人点了点头道:“不错,单从信上来看,辅王到是对殿下推心置腹了,摈除宗教限制,建立民主政体,引进西学西艺,振奋士气民心。  以西人之文教科学,革除中华之守旧陈规。  这种大手笔,确实想依靠天王来改良宗教气氛浓厚地太平天国政权是很难做到的,正如辅王所说的,他其实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明知道错的,却受缚于君臣伦常,闭着眼睛走到黑。  二是为中华之富强,百姓之生计而奋起革新,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天朝的宗教问题,另立新朝确有他的私心,但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较之辅王而言,殿下不也意识到这一点了吗,殿下在广西变法革新,推进西学。  这头上没有天王的约束,说不定比辅王还要顺当一点呢。  ”
石达开微微一笑,指着那封信道:“他还问我,如果我是他,我该怎么办呢。  我可不如他,我当年是一转身就跑了。  而他却是一杆子捋到底。  ”说着石达开想了想又问道,“曹先生,您是我地卧虎先生,谋略才智都是我翼王军中最出众的,我想请问您,如果是您是我,您会如何自处呢?”
曹伟人一言不发地看着石达开,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缓缓道:“殿下当年在广西起兵反清,却不知道所为者何也?是迷信拜上帝教,谋建太平国。  还是要反满抗胡。  恢复汉家天下?又或是只为解民倒悬,为苍生拼一条生路?”曹伟人摆了摆手。  示意正要开口解释的石达开继续听自己说,“在下看来,殿下并不迷信上帝之说,反满抗胡也还在其次,殿下真正用心的,乃是第三条吧?首义五王之中,恐怕只有天王一人对上帝之说坚信不疑,既然如此,殿下又何必对辅王夺权之事耿耿于怀呢?辅王今日所走之路乃是当年殿下想走却没有走的路,同样是为百姓生计谋划,中华帝国也好,太平天国也好,辅王与殿下用心却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是,殿下愿意各行其道,而王财却要天下一统,在这点上,如果殿下与辅王没有人肯让步的话,那将来兵戎相见是不可避免地。  ”
“打?且不说实力相差太大,就是这手足相残之事,本王也着实不忍再见了。  ”石达开皱着眉头道。
“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殿下率三省之众归附中华帝国,以辅王与殿下之深交,必不至加害,届时翼、辅两王同心协力,曾妖头可灭,天下可一统,此辅王之功,也是殿下之功,”曹伟人眼见皱着眉头的石达开接着说道,“其二乃是易帜,但军、政、财三权独立,殿下名义上接受中华帝国号令,但做个实际上的西南王。  ”
“唉,先生这两个计策,达开以为都不可行,”石达开摇了摇头道,“其一,本王与王财原是一殿为臣,今日率十数万之众,三省之钱粮去降了他,着实不甘心,再说我手上这么多兵,谁能容得下我?其二,这其二嘛,是我肯,他王财也不肯,先生这两条路都行不通。  ”
“那么联曾抗王如何?”曹伟人马上道。
“曾国藩?他不行,”石达开摆了摆手道,“曾国藩是个枭雄,但是人太聪明了就有些孤傲,再说咱们和湘军那是不共戴天之仇,眼下各守疆界已属不易了,哪里还谈得上携手合作?再说咱们虽然自守西南,但说到底也是天朝旧部,他曾妖头能信得过咱们?就算他信,我还信不过他呢。  ”
“那殿下以为如何?仍是各自为战肯定是会实被王财个个击破的。  ”曹伟人唉了口气,其实他心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联手王财,这天下纷乱的状态迟早得有个结束,而毫无疑问的王财如今是最有统一全国实力的,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民心上,坐镇京师地王财都远远要高过困守一隅的石达开和曾国藩,可这话又如何说得出口?
“你让我再想想吧,”石达开也叹了口气,“想归想,事情还是要做的,命令广西驻军向粤、桂边界运动,先生再回去拟一个告示,咱们咬死了他王财篡权夺位。  名不正言不顺,看看他接下来走哪一步?”
就在石达开和曾国藩举棋不定的时候,刚刚在天坛祭天,正式登极称帝地王财在京师发布了对胡满最后一战的御笔诏书,命令集结在山海关地新十一、新十二,新十三、新十四军共计两万余人出关作战,其中新十一、新十二两军乃是苏南新军精锐。  而新十三、新十四两军则是分别由刘铭传和丁汝昌率领的淮军,这次出战可以说是中华帝国建国后的第一战。  各方面都给于了极大的重视,为了抢一个好彩头,王财甚至从京师驻防军中抽调了一批火炮去加强出关大军的火力,而一直是当成宝贝地帝国水师(原太平水师)也全部出动,不断的炮击关外各口岸,一时间声势到是很壮。
同时,王冠三、王藩率领地一千名骑兵出人意料的在多伦诺尔击败了察哈尔王派来阻击的三千蒙古铁骑。  把在察哈尔躲了半年地咸丰赶到了昭乌达盟地赤峰州,据说咸丰逃离多伦诺尔的时候,狼狈之极,担负守卫重任地御林军眼看败兵涌入城中,自己地阵脚也乱了,放弃行宫各处要地四散奔逃,那些皇亲贵戚惨死于乱军之中的不计其数,甚至连咸丰的后妃也被败兵劫掠。  大清皇帝的威仪提统转眼之间就颜面扫地。  让他们庆幸的是,王冠三到底因为兵力不足,没有敢顺势进攻多论诺尔,否则这次咸丰真的就要被当成建国贺礼送到京师给王财了。
逃出多伦诺尔的咸丰已经完全没有了一个皇帝的样子,一副普通牧民地打扮让他在几十个忠心的同样装束的太监、护卫之中显得默默无闻,十几位皇妃如今只剩下皇后钮祜禄氏、懿妃、吉妃和玉妃还跟在他身边。  当年出京时浩浩荡荡的皇帝仪仗,现在只落了个如此惨淡的结局,咸丰内心痛若,咯血的老毛病更是一天比一天重,在紫禁城时为了医治洛血,他是每日必饮数杯鹿血地,可眼下逃难之际,别说鹿血了,就是活鹿都难得见到一头,一路上风餐露宿。  好不容易熬到了赤峰州。  这位皇帝就一病不起,没过得两天就崩了。  临终之际他还放不下大清江山,想着要为臣子们择一位贤主明君重新夺回祖宗失地,却怪皇妃们不争气,他一生只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就是殇了,只剩下一个年仅六岁的载淳还在身边,这大清风雨漂摇的江山交给六岁小儿,咸丰着实放心不下,拉着怡亲王载垣的手交待后事,好在现在也没有什么遗产可分了,咸丰能留给他儿子的也就只有那一顶自打出京时就被他仔细包裹的龙冠了。
当年幼的载淳坐在咸丰的灵床边接受十几位皇亲臣子们的磕拜时,他还有些莫名其妙,这位继承大清龙脉的小皇帝哪里知道什么江山社稷?他唯一可以依靠地就是遵照咸丰遗命辅政地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军机大臣穆荫,而在他小小肩膀的背后,则是插满了龙盾黄旗地中华帝国!
相关史实(不记入正文):
1、咸丰与鹿血:咸丰小时候就体弱多病,面如黄土,素有咯血的痼疾。  还好有御医指点迷津,说鹿血可治此病。  于是在宫中养鹿一百多头,随用随取,极为便利。  但是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出逃之际无处觅推血,咯血病再发,只好升天了。
2、看到有些朋友对小王称帝不满,锄头在这里说两句,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都没有的情况下,去讲民主,我认为是过度YY了,就连到了20世纪初的孙中山先生还是提出了军政、训政的说法来为宪政过度,小王有什么能力可以转眼之间建立民主共和呢?另外有朋友说王财当了皇帝称“朕”有点吃苍蝇的感觉,这锄头就不明白了,当了皇帝不称朕称什么?称“孤”称“寡”?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表面的,就像人人都喊王财万岁,可他能活过一百都算是高寿一样,小王称“朕”什么也代表不了,更不能说明他就想坐定了江山搞封建皇权。
3、需要月票支持!
第152章:走向蓝水
第152章:走向蓝水
第152章:走向蓝水
载淳在赤峰州继满清皇帝位,年号“祺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师,这种明目张胆的对抗中华帝国政府的行为让王财恼火不已,自从大军出关后,一路之还算比较顺利,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新民府,算日子再过半个月拿下奉天府是没有问题了。  此时满清还敢抬出一个小孩来称什么“祺祥”,那不是笑话吗?再说王财也不记得历史书介绍过清朝十二个皇帝里面还有叫祺祥帝的,八成也是从亲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