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指挥,让我来!”皇甫嵩上前一步,右手搭在刀柄上,微一用力,就拔了出来。
把他那副一点也不费力的样儿看在眼里,吴骥不由得一叹,身子骨太差劲了。虽有皇甫嵩的帮助,仍是差得太远,得抓紧时间训练。
皇甫嵩目光炯炯,把刀一阵打量,呵呵长笑道:“竟然没有丝毫损伤,了得!了得!要是大宋之军都装备这样的战刀,与辽狗砍杀起来,那是太美妙了!吴指挥,你说,到时辽狗发现他们的弯刀是个摆设,毫不费力的给劈断,辽狗会是甚么样的精采表情?哈哈!”
越说越欢喜,竟然忍不住仰首向天,哈哈大笑起来。瞧他那欢喜样儿,仿佛已经与辽军对上了,还把辽军的弯刀劈断无数,杀死无数的辽军似的。
“那辽狗,肯定是一死一大片!”乔大元笑呵呵的道:“辽狗死得越多越好!”
“东家,莫要光顾着欢喜,快给取个名字!这么好的刀,要是没有名字,岂不可惜?”张大牛抚着额头,呵呵一笑,出了起主意。
“是呀!是呀!”皇甫嵩马上就附和:“要是没有名称,真是对不起如此好刀!”
“契丹是蛮夷,又叫胡虏,就叫斩虏刀吧!”吴骥微一思索,取了刀名。
' '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十九章传承的是雄风
斩虏刀,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此诞生!
“好!好!好名字!”皇甫嵩大声赞好,击掌赞叹:“有气魄!有豪气!比环首刀、横刀更加响亮!”
自古以来,中国把蛮夷都称为胡虏,一个虏字,代表着一切与中华为敌的敌人。一个斩字,更是豪气干云,气魄宏大,的确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乔大元三人虽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也是给皇甫嵩的击节赞赏感染,忍不住呵呵直乐:“斩虏刀,好响亮的名字!是我们打造的呢!”
能亲手打造如此利器,那是人生的荣幸,此生无憾!
“哟,何事如此欣喜?”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吴骥不用想也知道,是郑太来了。转过身,只见郑太一身便服,大步而来,一脸的笑容,很是亲切:“吴指挥,你不在军营,而是窝在家里,是否有好东西?有的话,莫要藏着掖着,拿出来,给我瞅瞅!”
“郑大人,你可是来得真是时候,我们刚刚把斩虏刀打造出来,你就来了,你这时辰掐得也太准了!”皇甫嵩不由得一阵赞叹。
这点掐得真是太准了,郑太呵呵一笑道:“有道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们来得再早,还不如我来得巧。哦,斩虏刀?那是何种刀?名字倒是tǐng响亮。”
“不仅名字响亮,也tǐng了得!郑大人,瞧好了。”皇甫嵩把手中的斩虏刀递给郑太,笑呵呵的道:“郑大人,可曾见过如此好刀?”
郑太接在手里,双眼不由得一眯,一脸的惊讶,赞道:“好刀!好刀!军器监打造的宝刀,我也见过,相差不远吧。”
“郑大人,你瞧瞧地上就知晓了。”皇甫嵩献宝似的,手指朝地上一指。
郑太朝地上一瞅,只见半截麻扎刀,还有道刀缝,眼睛一亮,有些惊奇的猜测起来:“不会是……”
“郑大人好才思,一下就想到了。正是斩虏刀所为!”皇甫嵩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了。
“这么锋利?”郑太有些不太相信:“来把麻扎刀来试试。要好些的!”
他也知晓,宋朝的麻扎刀质量参差不齐,好坏相参。
吴骥抽出自己的麻扎刀,皇甫嵩一把夺在手里,道:“郑大人,这是吴指挥的佩刀,锋利不在话下,就用此刀一试。”
说话间,右手持刀,平举在xiōng前,刃口朝上:“郑大人,劈吧!”
郑太把他手里的麻扎刀一打量,只见刀光雪亮,的确是质量不错,是麻扎刀中的佼佼者,微一点头道:“劈啦!”双手紧握刀柄,狠狠劈下。
只见一道雪亮的刀光闪过,就象划过天际的流星,格外耀眼,让人眼睛不由得一眯。
“呛啷!”
清脆的金属撞击声中,半截麻扎刀掉在地上,蹦了几下,不再有动静。
郑太见识了地上的刀痕,收刀及时,没有象吴骥那般,劈在地面上。仔细打量麻扎刀的断面,只见断裂处光滑如镜,没有半天毛糙之感。再瞧手里的斩虏刀,完好无损。
“好!好刀!”郑太打量着斩虏刀,爱不释手:“不仅刀好,名字也响亮。斩虏,斩虏,凡为胡虏,皆可斩之!豪气干云,响亮无匹!”
皇甫嵩笑呵呵的解释道:“郑大人,这是吴指挥从前朝横刀改进而来的。前几日,吴指挥说本朝的麻扎刀太轻了,用在战场上,威力不足……”
“是极!是极!”
郑太点头,道:“我听王韶王将军说过此事。他也以为,麻扎刀太轻,对上马军,很难有胜算。他一直想做一种能对付马军的战刀,却是没有成功。这事,官家责成军器监处置,到眼下,也没有成功。吴指挥,你这一把刀,非同小可呀。从此以后,对付马军,会轻松些。”
马军就是骑兵,用来打步兵,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宋朝,恰恰多步兵,少骑兵,遇到西夏、辽国的骑兵,宋军只有挨打的份。
斩虏刀虽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却能让宋军的不利有所减少,这是好事。
“吴指挥研究了前朝的横刀,方有斩虏刀!”皇甫嵩很是欢喜,声调都高了好几个分贝。
“要不是皇甫大人帮忙,也不会有此刀。此刀之问世,皇甫大人功不可没。”吴骥笑言。
“呵呵!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收藏了一把横刀罢了!”皇甫嵩心中着实欢喜,如此了得的战刀问世,有他的功劳,这是谁都很欢喜的事儿。
“嗯!”郑太点头,点评道:“前朝横刀,来自于汉代环首刀,而斩虏刀来自横刀,好!好!好!因环首刀,而有强汉雄风,前朝有横刀,方有盛唐气象,本朝有斩虏刀,一定会有大宋雄风!”
言中之意,就是说,这是一个传承。汉朝开创了强汉雄风,唐朝继承了汉朝雄风而有盛唐气象,吴骥设计出了斩虏刀,这是一种继承,不仅仅继承了横刀的锋利与适用,更在于,继承了盛唐气象!
给他们这么一说,吴骥、皇甫嵩、乔大元他们不由得热血沸腾。
要知道,汉与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两个王朝,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达到了一个让人仰视的高度。在汉唐之时,中国皇帝打个喷啑,很多国家就会感冒。
在那时,中国皇帝的号令,谁敢不遵?谁敢不从?
要是敢不遵从,必然招致大军征讨。
而宋朝,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积弱的王朝,就是稍后的元朝,还有刚刚过去的清朝,都比宋朝强大得多。
由极盛的唐朝到积弱的宋朝,这才多少时间?无数人都在怀念大唐气象,无数人在奋斗,想恢复大唐时期的强盛。
宋人这种怀念是最为强烈的,一提起唐朝,难免就会为积弱的现实而感慨万端。
“一定会有!”
吴骥狠狠点头,改变宋王朝的国运,让宋朝变得强大,在这一刻,无比的jī烈,充塞在吴骥心间!
“一定会有!”
皇甫嵩、郑太、乔大元他们无比振奋。
边关之上的百姓,对宋朝强大的期盼是最为强烈的。若是宋朝强大了,就不会有契丹人的滋扰,边关百姓就不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每当契丹人犯境之时,边关百姓就怀念大唐的强盛,就会说,在唐朝时小小的契丹焉能横行?只有夹着尾巴的份。
“可是,一把名刀,必须要经过热血的洗礼,要一场一场的血战拼杀,方能检验其是否真的好用,才能经过一次一次的改进,臻于完善。”郑太的眼光非常独到,打量着斩虏刀,笑道:“此刀初一问世,就如此了得,虽未臻完善之境,可以装备军队了。”
他说得很有道理,无论是汉朝的环首刀,还是唐朝的横刀,都是打出来的。在刚问世之时,并不完善,只有在经过一场一场的血战拼杀之后,才能找到其需要改进之处。
只有经过无数场血战之后,才能成为名世之刀!
“郑大人所言,极是有理。”吴骥并没有狂妄到认为眼下的斩虏刀完美无缺的程度,其中,肯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在实战中进行检验:“我准备,先做一批出来,把军队装备起来。”
“吴指挥,有一句话,我得提醒你。”郑太打量着吴骥,道:“岁币交接之期不远了,每当岁币交接之际,契丹人都会闹些动静。以前,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打起来。越是这样,越是让人不放心,兴许,就在这年,会有一场大仗。是以,这斩虏刀非常重要,若能大量制造,让边关的军队能大量装备,那么,契丹犯境,必将遭到迎头痛击!”
吴骥如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营指挥,于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