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知道,西北是高原地形,地势很高,西夏打宋朝是居高临下,占尽了便宜,再加上控制了横山,这仗打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相反,宋朝要打西夏,却是仰攻,很吃亏。这是宋朝一直拿西夏没办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惜啊!那个王韶太可恨了,他夺了联的熙河之地!”。李秉常脸色一变,恨声道:“要是熙河之地还在联手里,那么,联就可以兵分两路,从北方,从西方,同时进攻陕州。那样的话,联的成算就大多了!。”
关中号称四塞之地,东西南北都有险要之地屏障,再加上八百里泰1,是很好的立都之所。是以,泰汉隋唐这些强盛的王朝,都把都城定在关中。刘邦原本想把都城定在洛阳,听了委敬的话,立即从洛阳迁都到长安。
关中的四塞,东面是函谷关,北方是河西之地,西边是熙河之地,南边是南山,就是现在的泰岭,哪一处都是极好的天险,是关中的四道大门。
然而,宋朝建立的时候,只是掌控了函谷关和泰岭,熙河之地和河西之地,都没有掌握在手里。也就是说,关中的四大门户,宋朝只掌握了一半,另外两座门户并未在宋朝手里,这是宋太祖明知道在关中定都比在汴京更好,却不敢把都城放到关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那种情况下,若是把都城放到关中,那就是找死,等着挨打。
事实上,宋朝从来没有放弃过从汴京迁都关中的打算,一直在修建关中,只是大门关不上,不够安全,一直没有迁到关中。
王韶夺取熙河之地,关上关中的西大门,这对西夏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要不然的话,李秉常两路出兵,关中一定很危急。
“这一次,联决定了,要出动铁鹞子,精锐尽出,以最快的速度打进关中!…”李秉常很是振奋。
铁鹞子是西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和辽国的皮室军,女真的铁浮屠齐名。等闲不会出动,这次事关重大,李秉常终于决定要精锐尽出了。
“好啊!只要出动了铁鹞子,关中就是手到擒来!…”一众大臣快慰异常。
“虽然胜算颇大,却也不能这么说。”李秉掌摆摆手,很是清醒道:“陕州的姚家、种家都是劲敌,深通兵道,不容小视。”
陕州的情形与北方大不相同,在这里治军的主要是几大世家,最有名的是种家和姚家,种家军、姚家军,在历史上大名鼎鼎。
种家最有名的是有“大宋军魂”之称的种师道,姚家最有名的是姚平仲。
种师道之有名,自是不必细说,如雷贯耳的名字,号称大宋军魂,为后人敬仰。姚平仲的名字却是臭名昭著,因为他在女真人第一次兵临汴京时,前去偷营,遭到金军的围攻后,他甩下一万多姚家军,独自一人逃走了,自此不知所终。
姚平仲劫营失败,却是引发了连锁反应,李纲因此而罢相,把抗击女真的大好局面给葬送了。也因此,姚平仲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
事实上,姚平仲很冤枉。他劫营很可能会成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宋钦宗泄露了秘密。宋钦宗听从姚平仲的主张,要去劫营,他就自以为胜利是手到擒来,要宫中准备庆功宴。而他是个大嘴巴,竟然把这事给说出去了,再通过宫中的杂役太监传了出去,给女真人的探子打听到了,设了一个局,等着姚平仲去钻。
姚平仲发现情形不对,就知道有人泄密了,他回去之后,宋钦宗肯定要治他的罪,不得不逃。其实,即使泄了密,这次劫营打得还是不错的,再有李纲起兵来援,竟然打了一个不错的胜仗。可惜的是,宋钦宗不分青红皂白,把李纲给罢了。
“姚种二家,的确是有些棘手,不过,若是大夏精锐尽出,也是不惧他们。”李宗保很有信心。
这些年,与西夏在陕州北部打的宋军,主要就是姚种两家之军,西夏群臣对姚种两家军队的情形很是了解。虽然这两支军队很能打,若是西夏精锐尽出,再加上居高临下的便利,要打败这两支军队不是不可能。
“只要打败了姚种两家,陕州北部就尽入大夏之手了。然后,联亲率大军,直下关中,大事就成了!”李秉常很是欢喜,道:“李宗保,梁熙,你二人着手准备,一旦时机成熟,直接出兵,不必向联禀报,你们便宜行事便是!”。
“遵旨!”二人齐声领旨。
一场针对宋朝的谋戈就这样完成了。(
' '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河南府,司马光府上。。
司马光在屋里编写《资治通鉴》,提笔在手,时而皱眉,时而奋笔疾书,笔行龙蛇。
“吱呀!…”
门开了,司马康快步进来,冲司马光见礼道:“爹,吕相公来了。”
“吕相公?…”司马光眉头一挑,放下笔,也飞似的冲了出去。吕公著到来,必然有天大的事情要与他相商,这正是堑伏的司马光最需要的东西,一闻此言,哪能不急的。
“爹,你慢点,小心点。”司马康急得不得了,不住提醒。
司马光哪里理睬,只管冲出去,一出府门,只见吕公著从马车上下来。司马光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哈哈大笑道:“吕相公,你可算是来了。…”
“君实,进去说!”吕公著根本就没有客套话,眉头皱得很紧。
“嗯!”司马光看在眼里,不由得心头一跳,肯定没好事。他可是千盼万盼,要盼望好事,当即不再言语,拉着吕公著进了府,前往大堂。
“君实,去你的书房,我们两个好好说说话。”吕公著忙阻止。
司马光知道必有大事,领着吕公著去了他的书房,吕公著连《资治通鉴》都没有兴趣品评了,司马光看在眼里,更加觉得不妙了。
吕公著对司马光很佩服,于他编写《资治通鉴》一事倍加赞成,每次前来,都要好好欣赏一番,象今天这般,看都不看,还是头一遭:“吕相公,你前来河南府,所为何事?…”
“奉旨前来!…”吕公著更是语出惊人。
“奉旨?…”司马光尽管是个聪明人,却绝对想不到”吕公著此来竟然是宋神宗的意思”心头狂跳,很想问是不是接他回朝去任丞相,出于稳重起见,强忍着没有问出来。
“此来有两件事,一件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吕公著眉头拧得更紧了:“这次大宋八万大军深入辽境掳掠,所获极丰。斩杀七万三千余辽军”缴获的粮草金银不可胜数。…”
“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王韶夸大军功,借此邀君之宠。”司马光打死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宋军战力低下,打不过辽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用八万宋军,深入辽境掳掠,不兵败就是烧高香了,能有小小的掳获就是天大的幸事了,斩杀七万三千多辽军这种事情,司马光做梦都是想不到。
他宁愿相信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君实”不得不信啊!”吕公著从怀里掏出一物,递给司马光:“君实,你先瞧瞧这个吧!…”
司马光接过,展开一瞧,只见上面写的是这次掳获的清单,一笔笔,一桩桩全在上面,非常详尽。司马光越看,脸色越是惊讶”到最后是一脸的难以置信之色,嘴巴张大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是我奉旨誊写的,很详尽,要编也编不出来,不敢不信……”吕公著抚着额头”很是恼火道:“官家这是在给我们这些反对新法的人示威!要让我们知晓厉害!”
“哎!”司马光叹口气,尽管他一百个不愿意相信,可是”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信也得信了。北方打得越好,反对派的希望越小,司马光很是郁闷。
“第二件事”是有关誓碑的事。”吕公著把誓碑前的一幕说了。
司马光一双手不住发抖,他最大的依仗便是宋神宗紧守宋太祖之言”不杀言事者。如今,宋神宗决心已下,谁再挡他的路,谁就死,他最大的依仗没了,要他不怕也不行。
“君实,你是不是早就知晓誓碑?”吕公著死盯着司马光,眼睛一瞬不瞬。
“有过耳闻,却是没有见过。”司马光长叹一口气:“官家决心已下,再有前方打得不错,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是呀!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吕公著打量着司马光,道:“官家这次派我前来河南府,就是在警告我们。下一次,官家就不会是警告了,而是直接下手了。”。
司马光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双眉紧锁,不住踱步,沉吟起来。
一时间,屋里静悄悄的,唯有司马光的脚步声。他脸色变幻不定,一会儿青,一会儿白。
“不必气馁,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司马光猛然停下来,道:“这一仗尽管打得很不错,斩杀七万三千余。可是,也把天给捅漏了,耶律洪基不是个肯吃亏的人,他一定会起大军与大宋大战一场。第一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