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兵器谱-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安石三人哪敢让他再叩头,你拉我拽的,好不容易把宋神宗拉起来,只见宋神宗额头上老大一个青包,都在向外渗血了。
“传太医!”吕公著忙吩咐一句。
“不须!”宋神宗挥手阻止,乐呵呵的道:“这点伤算得了甚?比起将士们浴血拼杀,屁都不是!”
宋神宗竟然爆粗口了,着实让人想不到,王安石三人不由得瞪目结舌。
“走!随联去太祖誓碑。…”宋神宗甩甩袖,大步走在头里。
“太祖誓碑!…”王安石、吕惠卿、吕公著惊呼出声。
传闻宋太祖曾经留下一块誓碑,却是没有人知晓,是宋朝高机密,只有皇帝能看到,他们乍闻此言,无不是大惊失色,震憾不已。
“你们要记住,出了太庙,把誓碑之事忘掉!”宋神宗眉头一挑,以不容置疑的口气道:“若有半点泄露,联就灭你们九族。太祖誓碑,除了联以外,当世还未有人见过,你们要记好了。”
这是对三人莫大的荣耀,无不是欢喜真铭,连声领旨。
在宋神宗的引领下,来到太庙一个秘密夹室前。夹室的门上锁,封闭很严,宋神宗命人开锁,拿起门外一支蜡烛,推门而入。又命王安石取门外的香,插上香案。
香案后有一个销金黄幔套着的东西,宋神宗同王安石他们行跪拜之礼,揭开黄幔,露出宋太祖当年留下的誓碑。
誓碑约七、八尺高,四尺多阔,上有三行誓词。第一行写的是:“柴氏孙有罪不得加刑,即使犯谋反大逆,止在狱中赐死,不得在闹市刑戮,不得连坐支属……”
第二行写的是:“不得杀大臣、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第三行写的是:“孙有渝此誓,天诛地灭。…”
打量着誓碑,王安石洗然:“怪不得这么多年来,官家对司马光、韩骑、吕公著他们多加优待,不论他们做出何等之事,都没有杀头。可惜可恨啊,司马光打着上书言事的幌,反对法,真是老奸巨猾。”
吕公著打量着誓碑,也是洗然大悟:“司马光一再说,不论有何事,都要上书言事,莫走他途,原来这是护身符。嘿嘿,有了这护身符,我以后就可以放开了胆说话言事,不会有性命之忧。”
打量着誓碑,王安石和吕公著的感想各不相同。
就在这时,宋神宗跪了下来,冲誓碑叩头,道:“太祖官家在上,不肖臣孙顿敬告太祖官家在天之灵,将士用命,入辽境掳掠,斩杀七万三千余,成大宋从未有之大胜!此军用陌刀、霹雳弹、人人骑骏马,是谓军,臣孙颈决心大量组建这样的军。
臣孙顾恐朝中大臣守日反对,致使良机失去,若有以言书为幌反对此事者,臣孙不得不杀戮!若有天诛地灭之事,臣孙一力承担!”
祈祷完,不住冲誓碑叩头,咚咚有声。
这声音听在耳里,如同雷霆,王安石大是欢喜,从此以后,反对法的大臣们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以前,他们可以打着上书言事的幌竭力反对法,宋神宗不能杀他们。从此以后,就不同了,宋神宗决心开杀戒了。
吕公著听在耳里,如同末日到来了似的。他刚刚明白原委,准备竭尽所能来反对法,却是没有想到宋神宗说出这样的话,那是当着他的面在警告他们这此反对派,以后老实点,要是还敢象以前那般说三道四,推三阻四,找着各种各样的借口反对法,反对组建军,先得掂量掂量有几颗脑袋再说。
让他加心惊的是,宋神宗站起身,打量着吕公著,道:“吕公著,你把今日之事向司马光好好说说。…”
也不管吕公著的反应,宋神宗甩甩袖,扬长而去。留下吕公著,跟木雕泥朔一般站在当地,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
'  '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兴庆府,是西夏的都城,占地极大,人口众多。
城中皇城为显眼,高大恢宏,气势不凡。一骑马,驰入皇城。
西夏当今的皇帝李秉常身长七尺,头裁皇冠,身着龙袍,气度不凡,正埋头处理国事。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急匆匆进来,呈上手里的急报。
李秉常接过来,打开一瞧,猛的站了起来,眉头一挑,大笑起来:“哈哈!天助我大夏!去,要李宗保、梁熙,所有的大臣立即赶来,商议大事。…”
太监领命,忙去传旨。
李秉常把急报一再打量,越看越是欢喜,眉头舒展,眉毛狠狠向上翻,比吃了蜜还要欢喜,不住的踱来踱去,一个劲的乐着:“如此良机,绝不能错过!联等这个机会,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给联等到了!”
“参见皇上!”就在这时,进来两个大臣,身材极是高大,很是壮硕,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极是威猛。
正是李秉常很倚重的两员大将李宗保和梁熙。
“免了。…”李秉常挥挥手,把手中的急报递给二人,道:“你们先看看,思虑思虑,容大臣们都到了,好好商议商议。”
李宗保伸手接过,一瞧之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梁熙凑上去一瞧,也是笑得合不拢嘴了,笑呵呵的道:“天赐良机啊!天赐良机啊!…”
把二人兴奋的神色看在眼里,李秉常笑了,笑得特别开心。这两人是他倚重的大将,他们如此兴奋,那是因为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大臣陆续赶到,冲李秉常行礼,见三人如此的欢喜”不由得大是奇怪”却是不好问询,只得忍着。
李秉常扫视群臣,见重要人物全到了,这走到宝座前,面对群臣,道:“各位爱卿,联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赵顾发威了,在燕云之地,把耶律洪基的七万多人马歼灭掉了!”
“不可能!…”一片质疑声响起,一众大臣根本就不信这是真的。
“上百年来,契丹人压着宋皇打,耶律洪基吃掉赵殒七万多人马,我还信。赵顾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无论如何不可能吃掉耶律洪基七万多人。…”
“是呀!莫说强大的契丹,就是大夏,赵顿也是奈何不得我们。陕州兵号称天下精兵”是宋皇为精锐的军队,可是,与大夏的勇士对上,他们能胜么?…”
一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着宋朝的无能,压根儿就不信这是真的。
“肃静!…”李秉常威严的喝一声,群臣只得闭嘴了:“你们不信”可以理解。可是,这事千真万确。这事得从一个叫吴膜的年青人说起,此人是吴家庄的秀“”
李秉常把吴模的事儿简略的说了说,至此一众大臣不信也得信了。
紧接着,他们就是大笑起来,笑声洪亮”声震屋瓦:“皇上,这是上天赐予大夏的良机呀,千万莫要错过了!”
“嗯!你们的想法”也是联的想法!…”李秉常听着众臣的话语,大是宽心,君臣想到一块去了。
“大夏与宋皇打了数十年,取得的胜仗不少,好水1一战,大夏大获全胜”终于不再向宋皇称臣,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府。…”梁熙很是振奋,声调很高,声音有些尖细刺耳:“可是,大夏的实力远远不如宋皇,我们需要的茶叶、丝绸、香料、粮草、铁需要从宋皇那里买来。大夏能卖给宋皇的就两样东西,一是盐,二是马匹,这让大夏的日很不好过。”
西夏虽然建国了,其经济高度依赖于宋朝,若是没有和宋朝的边关贸易,西夏哪里撑得下去。而西夏能卖给宋朝的东西却不多,主要就是盐和马匹。其中为紧俏的就是马匹了,因为宋朝缺马匹,西夏可以高价要胁。
“为此,宋皇时不时就要拿捏大夏,大夏的日就难过了。”李宗保接过话头,道:“可恨的是,契丹人与宋皇订立了渲渊之盟,帮着宋皇来对付大夏,大夏的日就加艰难。这些年,要不是与宋皇作战,大有掳获,大夏的日会过得加艰苦。…”
澶渊之盟,是宋朝与西夏关系的转折点。在此以前,宋朝的主要对手是辽国,辽国牵制了宋朝绝大部分军队。澶渊之盟就有一条,要辽国抑制西夏,这让西夏很是不满。再者,澶渊之盟后,宋辽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打仗,宋朝就把精锐军队调到陕州,与西夏大打特打。
这一打就是数十年,虽然宋朝的胜仗不多,却也让西夏受不了。毕竟,西夏就那么大一点地方,幅员不广,人口不多,资源缺乏,比起宋朝来说,不过是个小不点,而宋朝却是庞然大物,消耗得西夏叫苦不迭。让西夏受不了的是,王韶的熙河之役,是掳走了数千万西夏之民,这让西夏的损失很是惨重。
都知道,西北之地自古就地广人稀,不要说宋朝时的人口稀少,就是在人口爆炸的现代,西北之地的人口也不多。一下损失了这么多的人口,西夏着实很蛋疼。
“这下好了!宋辽终于反目成仇了!哈哈!”李秉常大笑起来,笑得很是欢畅:“耶律洪基野心勃勃,早就有心进军中原,仿效耶律德光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