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祁镇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不错,当年世祖皇帝连连征伐草原,使得草原部落畏我大明犹如羊儿畏虎狼,少有犯边之举,那就是因为,他们被我大明打疼,打痛了,只能收敛自己的爪牙,忙着舔拭自己的伤口了,哪还有余力再来犯边?”
“可惜,世祖之后,大明再无锐意进取之意,徒使草原诸部坐大,方有今日之厄也。”一想到自己的穿越悲剧,朱祁镇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看到朱祁镇的表情,室内诸人都不由得垂下了头,一脸酸涩和屈辱,是啊,堂堂大明天子都让那些瓦刺da子给俘虏了,这不光是大明的灾难,同时也是大明军人内心的一道深可见底的伤疤。“上皇……”
“无妨,提提没什么关系,说来,朕这大半年来,其实也没吃什么苦头,倒是让朕锻炼出了一副好身板,如今,朕不但能骑得快马,拉得硬弓,更是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了解了很多的事情。”
“想朕自幼生长于深宫之中,对于我大明的了解,多是从各位大臣的口中得知,你们或许不知道,朕当年,甚至连一枚鸡蛋值几文钱都不清是……”
“过往,对于我大明军人战死于沙场,听在朕的耳中,不过是一堆数字罢了,呵呵……朕这么说,你们或许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会不舒服,可是当时,朕的心里就是那么想的。”
“因为知道了那些大明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斗,朕才明白,那不是一堆数字,那是大明的忠魂和鲜血写就的勋……”
听到了这话,王进昌等人不由得眼眶又开始发热起来,那些死去的将士们能够得到得到天子的亲口承认,承认他们的勋与忠诚,这如何不将他们感动?
…………………………
第一百一十章 传奇帝,议话本(保底第一更)
一番畅怀言谈,朱祁镇那此新鲜的理论还有词语,到真让这兰位大明将军颇有耳目一新之感,更重要的是,朱祁镇的许多念头和想,让他们觉得犹如知已。wWw。还有一点就是,怎么也想象不到,兵败土木堡的朱祁镇,会有这样的眼力还判断力。
“想不通?”王进昌摸了摸自己那浓密的络腮胡,看到了身边的杨信一直在拧着眉头沉思,不由得笑问道。
“是啊,今日观之,上皇英明睿智,我等远远不及,为何土木堡之战……”说到了这,杨信不禁顿了顿,毕竟,这种话题,还真不能乱说。
“想来,应是诸臣相瞒,使上皇无从知晓真实之情形吧,说来,还不都是那些奸宦搞的鬼。”杨能在一旁边悻悻地一拍腰间的战刀,一脸义愤。
“谁知道,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再多追究,也是追究不出什么结果的。让老哥我遗憾的就是,上皇历此大劫,的确要远远比那居于庙堂之上的新皇更有气度和手段。”王进昌与这杨氏兄弟关系紧密,这些话倒也不用忌讳。
这话让二杨不由得默然领首,虽然他们作为边将不入朝堂,但并不代表他们看不清楚,新皇上位以来,说中规中举倒也能过得去,可是想要出彩,倒还真没见到过。
反而是被俘虏的朱祁镇,迎瓦刺刀兵而不怯,北京城下的大声疾呼激励百万军民以死相争,以老弱残牟,大败士气正旺的瓦刺大军。
于草原之上”ps心竭力,终使瓦刺释归数千战俘,要知道,这些战俘里边,可是有不少的大明武勋后辈,光是国公辈的就有好几个侯、伯之类的加起来也有十数余,皆是开国和靖难以来的大明勋贵子弟和骨千。
他们的归来不但是提升了上皇的声威,更重要的是,对于上皇不顾自身而设营救他们的举动,的的确确地赢得了大明勋贵阶层的好感
朱祁镇于草原之上,颇受瓦刺官员和贵族的敬重,甚至连伯颜等人皆对朱祁镇这位被俘天子执下臣之礼之事,早已经通过了各种渠道轰传天下。
而今朱祁镇更是凭借着自身的人格魅力把千娇百媚的瓦刺贵女娜仁郡主给泡了,并且还通过了这位郡主的帮助,得以逃离瓦刺。
这等经历,甚至用传奇来形容亦不为过初听袁彬等人言及此事时,杨信简直就是难以置信,那种感觉简直就像是在听评书家在说话本一般真真太过离奇。
“真不知道上皇脱困的消息,传回京师,又会惹起怎样的风波。”杨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快步前行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把关于上皇脱困之事着亲兵悄然赶往京师送至父亲的手中父亲的想和意思。
毕竟这件事情,虽然于国有大,但是,从新皇前几次的应对来看,谁都很清楚,当今天子是巴不得上皇永远留在那苍茫的大草原上,而不愿意他再回到大明。
………………………………
“遣往京师的人已经派出去了没有?”那杨氏兄弟与王进昌离开之后,朱祁镇却仍旧没有休息的意思,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因为他现在必哦抓紧一切时间作布置。
“陛下放心,信使皆已经娄出,最晚五日之内,会昌伯应该能够收到消息,到时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自然能够知晓陛下已经平安地回到大明。”袁彬口中的皇后娘娘并非是指当今天子的婆娘,而是指朱祁镇的正宫,钱一娘。
“哈铭那边呢?”朱祁镇点了点头,一面由着那高贷给自己活动那扭伤的脚关节,一个劲地滋牙抽气,一面继续问道。
“自然也已经遣了信使了,不过陛下,您真的觉得有这个必要吗?”袁彬一想到朱祁镇那个古怪的命令,脸色也变得有些奇怪了起来。
朱祁镇看到了袁彬脸上不以为然的表情,不禁笑道:“是不是觉得联这么做,显得太过俗气了?”
“不敢,只是微臣觉得,天子之尊,焉能与这等话本之物相涉,实在,实在是有些高看了他们了。”袁彬一咬牙,决定还是把自己心头所想说了出来。
听到了这话,朱祁镇不由得有些无奈地笑了笑,是啊,在这个时代,的的确确,还没有人注意到舆论的力量,可以人士子的手中拿捏着整个国家的话语权,但是还有一样,那就是那些话本。
所谓的话本,指的是前宋兴起,元明时期极为兴盛的白话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有众多的官吏和士兵,还聚集着大量的商人和r匠,形成了一个新的市民阶层粤
各种民间伎艺都向城市汇合,以适应新的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在如今大明的各大城市里,都有看着数十座称为“瓦舍”或“瓦子”的综合性的游艺场,每座“瓦舍……中,又有若干座“勾栏”(类似后代的戏院)……分别上演杂剧、诸宫调和“说话”等各种伎艺。
而今的大明在话本小说还有戏曲方面的发展,比之前宋和元朝,更是兴盛。便是小县城里边,也会有说书之人和曲艺戏台。许多士往今来的经典故事,还有历史故事,都被编辑成话本或者是剧本,成为了城市乡村里,平民百姓们最能耳熟能详的故事。
别说是平民百姓,便是那些文人士子,官宦家里的小姐公子,又有谁不愿意看?
而朱祁镇便是想借由话本,来为自己扩大宣传和影响力,这个念头,早在初入草原之时,朱祁镇就已经有了这个想,奈何却一直没有机会,也没有办去做。
但是现在,却已然有了机会,朱祁镇又焉能不做?再说了,朱祁镇自被俘以来的经历,别说是写成区区话本,便是写成一篇游记,怕也能够成为大明最大卖的热闹畅销书。
通过文字这一纸质媒体,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舆论导向,这可是后世国家政治最爱干的事,作为一位后世穿越者,朱祁镇自然很清楚舆论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所以,朱祁镇才决意,将自己新手所书的经历,交给了侍从,着他们去交哈哈铭,去找上几位高级别的枪?手,将自己的传奇经历经过艺术性加工之后,进行刊印,然后嘛,自然会有人去评说……
这种另寻捷径的宣传方式,的确入不一这个时代人的眼,因为他们比朱祁镇少了数百年的社会经验和政治宣传工作经验。
………………………………
“有些事情,联现如今一时半会,是没有办跟你们解释清楚的,不过,你们尽管去做就走了,日后,知道会知道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带来的好处。”朱祁镇决定懒得再继续解释,保留一些神秘感说不定更有好处,更何况解释了他们也不见得能相信。
“既然陛下一心要做,臣等自然会用心去办。”袁彬也只能恭声听命。至少,天子到目前为止,一些看似很莫明其妙的事情,到后来,都能获得让人预想不到的收盖。
“想不到区区宣府边镇,尽占我大明兵卒一成之数,着实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