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断大明-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的好感,借此树立燕王的威望再好不过了!“
朱棣点了点头,扭过头冲着众人道:“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朱棣见众人都赞同此事,便下定决心道:“既然如此,便依此计而行。不过本王听闻,这次鞑子兵力雄厚,显然是有备而来,如今的力量虽比不上当年的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人,但仍不可小视,怎么个打法,尚须妥当计较。”
“是!王爷!”朱能和郑和齐声答道。
………………………………………………………………… 白日、山海关。
靖边楼建于一个宽阔的城台上。初建时,是为了一旦战事来临兵士可及时登城就位,迎击敌人。此刻宋忠和一干武林人士便登上了靖边楼的平台上,诚如刚才那小将所言,台下的一干蒙古鞑子兵并不多,刚才被一番猛打,此刻正退到了三丈外,休息整顿,再发第二次进攻,群豪见鞑子兵退守在三丈外,刚才的那股紧张劲儿这会儿也去了大半,纷纷扭头在城楼四处观看,忽然张雪阳一声惊呼:“慧空师兄,陈师兄你们快来看,这里有三座庙?”
群豪多是来自江南,本对庙宇并无多大兴趣,况且眼下战事颇为紧张,谁也没心情去看什么古庙,但张雪阳叫了一声又一声,众人听他声音颇为奇怪,纷纷好奇,陈文琦心思细腻,心道:“这山海关乃是边防重要关口,何以会出现三座庙宇呢?难道是鞑子……?“想到这里心中一惊,当下也顾不得三丈外的鞑子兵,率领众人朝那三座庙宇走了去。
第11卷 456章:庙宇的背后
山海关自古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角山长城蜿蜒,烽台险峻、风景如画,那三座庙宇便出奇的建在角山上,众人好奇的跟着张雪阳朝那三座庙宇走了去,张雪阳见众人跟着自己,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见宋忠朝这边望来,便朝他招了招手,宋忠来山海关不久,若非朝廷削藩,此刻只怕还在京城做锦衣卫,这会儿陡然看到三座庙宇,心中也颇为好奇,眼看鞑子兵退居在三丈外,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攻过来,微微一摇头便跟了过去。
一干人沿着靖边楼朝那三座庙宇走了去,三座庙宇距离靖边楼并不远,成一个“山”字形,坐落在靖边楼的右侧的角上上,一干人心中好奇,也顾不得是否有机关暗器之类的,一股脑的走了进去,三座庙宇成链接之势,三座石像分别居中而坐,此刻天『色』尚早,阳光斜照,众人顺着目光朝那三座石像跟前的石柱望去,也不知是说,小声的念了出来:“大明徐国公徐达庙,大明鄂国公常遇春庙,大明越国公胡大海庙!”徐达、常遇春、胡大海乃是太祖年间的开国功臣,怎么会在此等边关修建庙宇呢?众人一时纷纷不解,目光寻来寻去,最后落在了宋忠的脸上。
宋忠自见到这三座庙宇便隐隐约约的想起了明朝初年传说的那个故事,只是庙宇之时天下多有附会之说,故而他心中也不十分确定,这时听人念出来的三人正是自己心中所想,顿时吃了一惊,暗道:“难道那个传说的故事是真的,不然何以会有这三座庙宇呢?”
“宋将军你是朝廷将士,平日里见多识广,自是知晓这三座庙宇,眼下鞑子兵在休息,不如给我说说这个三个庙宇的来历如何?”赵九阳这时走了过来抱拳低声道,他自始至终跟着宋忠,刚才瞧他一见这三座庙宇脸上神『色』变化极快,心中便隐隐约约猜到此人定是知晓这三座庙宇的来临,故而这才大着胆子问了出来。
众人本都是好奇之人,这会儿见宋忠脸『色』变化极快,心知这三座功勋庙一定有古怪,这会儿纷纷扭过脸朝宋忠望来,宋忠何等人物,瞧众人脸『色』如何不知,微微一叹,说了那个自小就听说过的故事。
原来当年朱元璋做了大明朝皇帝,他下了一道旨,派元帅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京城以北过塞之地围城设防,两年之内,必须完成。
徐达、刘伯温二人领了旨,带着人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边塞。第二天,两人骑马登高瞭望,寻找筑城的地方。要讲筑城,徐达是外行,他只会交兵征战,冲锋陷阵;围城设防,却不如刘伯温。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问大了。徐达站在高处一看,连说:“好地方,好战场!”刘伯温却一声不响。
第三天,他俩人骑马又来这里,徐达又连声说:“好地方,难得的好地方啊!”刘伯温还是一声不哼。第四天,他俩人骑马又来到这里,徐达又连连说:“好战场啊,好战场!”刘伯温还是不哼一声。徐达见状不解,忙问:“军师,我俩人领旨来此围城设防,一连三日,你一言不发,到底为什么?”“为了大明江山!还为了你……”“为我?此话怎说?”刘伯温用马鞭指了前方说:“元帅,你看!北边燕山连绵,南边渤海漫天,在此筑起雄关,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徐达素知军师谋略高,就问:“你想修个什么样的?”刘伯温说:“这座城要比别的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要城连城、城套城、楼对楼、楼望楼,筑一座铁壁金城。”刘伯温又用马鞭朝四周一指,说:“元帅,这里既是个好战场,又是个好居处。你看,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真是个安家定居的好地方呀!”徐达一听恍然大悟,想起军师说“还为了你”的话。徐达连连叫好,当日回营,俩人连夜画图,第二天派将送往京城。朝廷准奏,立刻动工。整整干了一年零八个月,关城竣工。
这天早朝,朱元璋一看徐达、刘伯温回来了,就问:“二位爱卿回京,城池可筑成?”二人出班奏道:“托圣上洪福,可曾命名?”徐达、刘伯温俩人一听,都愣住了。当时降旨,只叫筑城,未让命名呀!徐达心直,刚一张嘴,只见刘伯温跨前一步说:“臣等未敢妄动。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谓山海之关,万岁圣明,请恩示吧!”朱元璋一听,把手一摆说:“好,就叫山海关!”
从朝里回来,刘伯温随徐达到了徐府,对徐达说:“我不能再在朝为官了,我得走了。”徐达忙问:“干啥去?”刘伯温说:“我本是山野道人,还是去游四海去吧!”徐达不解,说:“你我随皇上南征北战,从定江山,如今又修了山海关城,可谓劳苦功高,本该享荣华富贵,这么走了,皇上知道不会奏准的。”刘伯温说:“差矣!万岁如让咱共享荣华,就不会派咱俩边塞筑关城,也不会只给两年期限。你我若不接旨,『性』命难保;接旨若不按期完工成,又犯欺君之罪;若筑成私下命名,属目无皇上;而今未敢命名,也属办事不周,这只是刚刚开始呀!”徐达大『惑』:“军师,你是说。。。。。。”刘伯温手一挥说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帝与臣,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东的例子还少吗?”一席话,说得徐达目瞪口呆,半天才说:“军师,你一走了之,我怎么办?”刘伯温说:“你不能走,你要随朝伴驾,无论何时,不要离开万岁左右。赶你,你也不要离开。另外,你的孩子不能留在京城,让他们到山海关那个地方去吧。那里城高池深,不受兵刀之苦,即使烽火连天,此处进有平川,退有高山,是用武之地。”徐达说:“就照军师的话做。明天,叫小儿去山海关。”正说着,闯进一员大将,姓胡名大海。他在帐外听到了徐、刘二人谈话,进屋就嚷:“元帅,我与你出生入死,驰骋疆场,如今公子要去山海关,我也打发一个孩子随他同行吧!”话没落音,大将常遇春又来了。刘伯温素知眼前这三位是生死之交,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常遇春也坚持打发一个孩子同去山海关。
不久,刘伯温不辞而别,徐达按刘伯温所言,寸步不离皇上,方保『性』命。而胡大海、常遇春等开国元勋,竟都糊糊涂涂地死在庆功楼火海之中。
后来,徐达、胡大海、常遇春的三个儿子到了山海关,定居安家。这三家的后代,在山海关城里修了徐达庙,城东北修了胡家坟,城西南修了常家坟,都立了石人石马石牌坊。“
众人想不到这三座功勋庙还有如此的故事,纷纷感叹刘伯温神机妙算的同时又不免对太祖皇帝的刻薄寡闻感到心寒。
第11卷 457章:迎敌
宋忠见众人不答话,知晓众人心思,微微一叹道:“当年刘军师如此大费周章的修建山海关靖边楼,无非是为我大明建立一道千古屏障,如今鞑子立了新的大汗后,原本四分五裂的场面登时改观,倒成了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近一年来鞑子不断的在我大明边境滋扰生事,妄想复辟当年的江山,假若真给他们夺了山海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