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胞渗透(臭球)-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吴辉这次送上太空的是一个空间站组件,在随后的发射里,会相继将剩下的组件发射升空。然后会有太空人进入太空,他们负责将这些组件组合成一个空间站,然后在里面成为第一批入驻的太空人。随后每隔半年左右,会有一批新的太空人替换他们。

这个空间站被吴辉命名为起源号,其中的真正含义可能只有吴辉一个人知道。这名字铭记着,所有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是起源于当初培养皿里那几只小小的变形虫。

空间站将承担两个主要职能,一个是阿米巴在太空环境下的进化变异研究;还一个就是准备在太空研究核聚变发动机,为随后的登陆月球做准备。

按照科学院的推测,现在生物模块需要进一步进化。进化出一种不进行物质交换,只进行能量交换的阿米巴。这种阿米巴的新产代谢将不再以物质为载体,将直接进行能量的代谢。

众所周知,现在的生命体,现在所有细胞的都是化学生命,生命的运转依托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而存在。通过化学能的释放,使生命获得一直持续下去的能量。

而对于细胞来说,想要一直获得这种能量,就需要持续不断的获得各种物质,这些物质携带已经配置好的高势能化学键,被摄入细胞后,通过氧化或者别的化学反应,将化学键的势能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能量被用以支持细胞的运转。

而释放过化学键的物质会被当作废弃物排出细胞体外,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就是细胞运转的核心动力驱动模式。

对于光合反应细胞来说,它有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叶绿体本身是一个提供高势能化学键的生产工厂。光合细胞体内会含有N多叶绿体同时工作,它不过是把生产者和消费者放在一个房间里。

在太空里,所有物质都是珍稀的,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物质来建立一个物质循环圈,所以很可能依托物质循环圈存在的新陈代谢反应维持运转需要的成本过大,不利于太空生活。

为了更好适应太空生活,科学院建议最好开发出一款能够不进行物质代谢,只进行能量代谢的模块组织。

这种模块组织会有两种变异进化思路,一个是采取内循环模式;所谓内循环就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微型的代谢体系。一部分细胞粒状体负责将能量转换为高势能化学键,一份细胞负责消耗这种高势能化学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维持细胞正常运转。

采取这种模式可以参考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因为光合作用细胞就是类似于这种模式。平时白天的时候植物会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但夜晚的时候,植物细胞也需要能量消耗,也需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只不过白天的时候,叶绿体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高于细胞内放出二氧化碳的能力,所以外现为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

即便是这光合作用细胞也需要与外界交换水和二氧化碳,这还不符合严格意义下能量代谢模式。

在科学院的预测中,这种能量代谢模块,要么在一个较小的细胞群内实现内部新陈代谢,通过细胞分工将能量转化吸收掉,整个细胞群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隔离体,不与外界产生物质交换。

要么干脆在一个细胞内实现这种模式,只要给细胞输入电能,或者输入光能,甚至输入声能、电磁能,都可以维持细胞的基本运转。

这是一个大的研发方向,另外还有一个大的研发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彻底将模块组织,甚至其内的细胞,转化为物理能受体。因为现有细胞都是基于化学反应的,那么如果有一种细胞它的运转不是基于化学反应,而是基于物理能呢?不是可以很好解决物质新陈代谢的问题吗?

化学能意味着在吸收和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产生分子级的物质变化。由水和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碳链,或者由碳链变成水和二氧化碳。

而物理能受体意味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过程中,不存在分子级物质变化,只存在简单的电子转移过程。就像电线被通电,点灯发光,电动机运转,手机打电话一样。

不过如果想要实现这点,存在一个巨大的疑问,就是如果真实现这一点,那么生物组织是不是会向硅基生命,或者别的什么基生命靠拢?

是否此时的生命体已经不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这些生命体,而更像是电子生命,或者计算机智能体?

无论未来不确定的疑问有多少,但是至少这是目前科学院能够看到的,最现实最有价值的进化方向。

如果能够实现这点,那么就意味着,生物模块可以完美适应太空生活。只要有能量补充的地方,无论是光、电、核还是别的什么能量,生物模块就可以一直生存下去,完全不用担心物质的问题。

如果用这种生物模块组装出新的宇航器,那么这种宇航器的自持力将是相当强大的。到那时候所有宇航活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人类自身的寿命问题了。

这时完全可以说生物文明最适宜的地方就是太空,因为生物文明可以完美的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只要不停有能量输入,生物文明完全可以将生命交换一直维持下去,而这恰恰是太空远航必备的条件。

12…1318:07:17242。第242章天梯

12…1318:07:17242。第242章天梯

岩崎琢带来的技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休眠维生系统,一个是常温核聚变技术。实际上有了这两样东西,人类已经具备踏出太阳系的能力。

只不过如果想要实现这点,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很可能得不偿失。

比如按照现有条件制造一艘远航飞船,将载人休眠舱送到太阳系外是非常有可能的。只是船上的乘客可能需要在休眠状态度过几百年时间,等他们醒来,只能孤寂的看一眼太阳系外的星空,然后就慢慢等死。

他们所乘坐的飞船只有单程燃料,他们完全没有机会再次返回太阳系,甚至死的时候,连尸体都得一直在宇宙虚空里无尽漂流下去。

基于智慧生命不会做无意义事情的一个基本判断,科学院推测,在岩崎琢所乘坐的宇宙飞船上,应该还有更先进的能量技术和航行技术。

否则除非她是出生在木星或者土星的某个卫星上,或者干脆她就是火星人,不然她不可能活着到达太阳系。

只有找到她乘坐的那搜宇宙飞船的残骸,人类才可能获得真正迈出太阳系的能力。

不过这事太渺茫,完全看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

吴辉曾经采集过岩崎琢的组织细胞,进行了各种方式的研究。他发现,岩崎琢的细胞同样是碳基的,只不过她的遗传信息不是由DNA传递的,而是由一种类似于RNA的线粒体来传递。这种线粒体处在松散状态,分别携带部分遗传信息,往往一颗细胞里存在几百上千粒类似的线粒体,这些线粒体组合起来的话,会组成好几份完全一样的遗传信息。

正因为这种遗传信息的高冗余,所以岩崎琢的遗传稳定性要强过人类很多,因为所有错漏的遗传信息都会被高冗余的备份信息替换掉。

相对来说,她们进行生物进化的难度会高很多,相信她们这个种族从动物状态进化到智慧生命,一定会比人类多花许多倍时间。

??????

在太空发展上,目前日本独领风骚,它凭借自己的先发优势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空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卫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空间站,拥有最多的太空人。并且日本现在已经雄心勃勃的准备进行载人登月计划。

而紧随其后的是逍遥岛,逍遥岛既日本之后,建成了自己的宇宙空间站,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归私人所有的空间站。

而中国姗姗来迟的组装好自己的生物运载火箭,准备奋起直追,在太空上再次获得强大的优势地位。

至于传统的太空强国,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衰落势头。无论他们投入多少,也很难竞争得过采用生物文明体系的中日两国。

现在各国对生物文明的生产力优势、成本优势认识透彻,都明白,这是以后人类主要的发展方向,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自己的生物文明体系。

在海量资金投入下,各国先后搞定自己钛合金生物模块。毕竟说白了,这些国家都是沿着吴辉已经走过的道路再重新走一遍,只要瞄准方向,很容易找对路。

无声无息中,各国沿着吴辉已经走过的路,先后开始进入新一轮太空竞赛之中。

而吴辉在自己的空间站初步建设完成之后,开始了另外一个超大型项目。这是根据熊启明建议,在发射岛启动的一个原先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庞大项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