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月十七日,王景崇集结凤翔、陇县、邠县、泾县、鄜县、黄陵等各地军队,在散关与蜀军展开会战。此时汉军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张虔钊发挥自己经验上的优势沉着迎战,虽然最后重伤败走,但在他的指挥下,蜀军大部得以逃脱。王景崇所部仅斩首千余,俘虏蜀军将士约四百人。
王景崇携大胜之势回军凤翔府,侯益连忙大开城门,亲自在城外迎接。不过王景崇并没有立即入城,而是吩咐军队抢占凤翔府的剩余三个城门。
此时侯益见汉军势大,更害怕王景崇趁机诬陷自己投蜀,根本不敢加以阻拦。等到四门皆被汉军控制,王景崇这才在侯益、董遵诲等人的夹道欢迎下进入凤翔府。
吃喝玩乐庆祝胜利之后,王景崇盘算一下战绩,居然不如与李廷珪交战时的成绩,心中很是郁闷。
他麾下营指挥使赵祚与赵弘殷同属禁军一脉素有交情,听说赵弘殷的儿子赵匡胤曾被董遵诲痛打,心中一直愤愤不平。这次不仅通过赵思绾进谗言,赵祚还亲自出马,对王景崇说那董遵诲所部在凤翔府狐假虎威、败坏了部队的名声。王景崇对董遵诲越发不喜,发往朝廷的战报之上便根本不提董遵诲的名字。
不久,朝廷接到了王景崇发来的战报,对有功将士加以封赏。前不久董遵诲在曹州破解了慕容彦超的阴谋,归德军士气高昂,而他在邺都城内的一战也大涨了汉军的士气,邺都一战比起历史上的记录来提前一个多月结束;而董遵诲所部奋勇杀敌,平定西部叛乱也相对节约了时间。所以刘知远此时虽然卧病在床,却能依旧处理政事,当然,没有历史作对照,他也不知道董遵诲功绩的意义,既然战报上没有董遵诲的名字,也就没有相应的封赏。刘知远很快下诏:任命左卫大将军王景崇兼任凤翔军巡检使,处理凤翔军军政事务;原凤翔军节度使、侍中侯益立即回朝述职,不得有误。
旨意很快就传到了王景崇的案头,不过王景崇并没有立即向外界透露消息,而是将亲信们全部找来,商议此事。
王景崇对大家说道:“陛下让我兼任巡检使一职,处理凤翔军的军政事务,而侯益则入朝述职。也就是说让我顶替了侯益的职位,那侯益岂能没有怨言?如果让他平安回到朝廷,会不会竭力破坏诋毁我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赵思绾虽然刚刚投入王景崇的麾下,不过很是得到王景崇的信任,这样的密会他居然也有资格参加。见大家并没有好的建议,赵思绾压低声音,恶狠狠地说道:“大人,要不我带人把侯益给宰了,就说是蜀军的报复行动!”
王景崇还没有说话,一旁的齐藏珍冷哼一声:“大人刚刚上任,你就将前任节度使给宰了,传到朝廷里面还以为我们要割据一方搞兵变呢!不妥!不妥!”
其实王景崇倒是十分赞同赵思绾的建议,不过齐藏珍说的也有一番道理,他麾下的主力现在还是朝廷的禁军士兵,真要是让朝廷误解,只要皇帝一声令下,王景崇就得束手就擒。
众人议论半天,却毫无所得,王景崇也只能将会议搁浅,拖延两日之后,这才命人将圣旨送到侯益的府上。
侯益看了圣旨,大吃一惊,他有心拒绝,但现在凤翔府的城防工事全在王景崇的掌控之中,他根本没有拒绝的底气。何况据程渥重金买来的消息,王景崇甚至有意斩杀他侯益,以彻底掌控凤翔军,侯益岂能授人于柄呢?!
侯益长叹一声,性命悬于人手的感觉真不好啊,他一面洒下大笔的金钱,结交王景崇麾下的将领;另一方面派出从事程渥,携带重金前往游说王景崇。
不久,程渥就悄悄来到了王景崇的军营之中,但他并没有向王景崇献上重金,而是将这些钱财全部换成了金条,吩咐从人偷偷送给了齐藏珍。对即将就任凤翔军巡检使的王景崇来说,这些金条虽然贵重,却也不足为奇;但对齐藏珍来说,这些金条是他一辈子也挣不来的巨额财产!
齐藏珍立即约见程渥,将前天会议的事情不分巨细一并说出。程渥心中有底,代表侯益表示衷心感谢,并求齐藏珍帮助:一旦王景崇下令诛杀侯益,希望齐藏珍能及时通风报信。
看在金条的份上,再加上王景崇这段时间对赵思绾过于偏爱、有些忽视他这员旧将,齐藏珍欣然答应。
得到了齐藏珍的许诺,程渥这才正大光明地来到了王景崇的帐前,递上名帖求见。
王景崇早就听说程渥是侯益的心腹谋士,见他上门求见,略一犹豫,便下令召见。
程渥走进帐中,对王景崇行礼后,毫不客气地说道:“王将军,最近有不少人告诫我家大人,说您要谋杀他!将军您已经做了高官,享受着荣华富贵,也该知足了!何必还想着谋害别人,想做某些过分的事情呢?!何况我家大人在凤翔府经营许久,关系网盘根错节,手下能人、刺客辈出。如果我家主人真有什么万一,你以为能逃得了瓜葛吗?!”
王景崇万没有想到这程渥敢于当初斥责、警告自己,但他更被程渥话里透露的意思所震动。前日才召开会议,且来的都是他自认的心腹手下,这样居然也能走漏消息,看来这侯益并不简单,而自己的心腹中也有卖主求荣之辈!何况正如程渥所说,侯益在凤翔府经营良久,不仅赚取了大笔的钱财,也营造了巨大的关系网。在这关系网中,利益错综复杂,他王景崇刚刚来到凤翔府,万不可阴沟里翻船啊!
见王景崇沉默不语,程渥也不行礼,就此告辞。回到节度使府邸,他立即向侯益进谏道:“大人,那王景崇如今已经萌生杀意,虽然被我的言辞镇住,但稳妥起见,大人还是快些入朝为好,免得被宵小所乘!”
侯益很是惶恐,便采纳他的意见,立即命令家人收拾东西。第二天一早,便离开凤翔府前往开封。
等到王景崇得知侯益等人离家出城的消息时,已经追之不及。再说昨天被程渥一番声色俱厉的警告,王景崇也不敢下定决心与侯益翻脸。
思来想去,王景崇下令董遵诲率一百士兵前往护送,保护侯益安然返京,顺便提交自己的谢恩奏章。这样一来,既能缓和与侯益的关系,也能打发走这威名日盛的董遵诲。这西北,可是我王景崇的天下,岂能容得其他人扬名?!再说,董遵诲只是被借调来平乱,现在战乱已平,也该回京述职了!
第133章 侍卫亲军新儿郎(上)
董遵诲率领一百士卒火速东进,很快就追上了负责断后的侯益后卫。后卫见董遵诲并无恶意,便以讯号告知侯益缓行,稍后董遵诲便在码头处追上了在此等候的侯益。两人畅谈一番,一起率部乘船,先是沿渭水东进,继而入黄河主河道顺流而下,六天之后,便来到了开封府。(黄河流速取全年全流域平均流速1。5米/秒)
侯益自入宫请罪,而董遵诲在向禁军交卸兵马之后却有些茫然。按理说他的编制在高行周的亲兵营中,而高行周如今调任天雄军指挥使,总部设在邺都。可董遵诲毕竟是奉旨前往西部平叛,虽然他官职卑微无法入宫,但没有皇帝明令撤销前令,他岂敢贸然前往邺都?
但董遵诲又不便前往侍卫亲军步兵都报到,毕竟封赏他加入步兵都的旨意已经取消,何况董遵诲听说赵匡胤如今升任步兵都中的营指挥使,在禁军中也算是后起之秀,正春风得意。如果自己真加入禁军,赵匡胤有可能一笑泯恩仇,但更有可能用尽手段打击报复。董遵诲才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人家的心胸是否宽广之上,再说了哪一个创建新王朝的家伙不是口蜜腹黑?!
董遵诲左右为难,思来想去将下属全部留在驿站之中,自己悄悄前往福旺赌坊寻找王政忠,探听朝廷最近的消息。不过董遵诲没有想到,此时后汉的皇帝刘知远正与侯益谈论到他。
原来侯益入宫以后立即叩首请罪,而刘知远也一反往常姿态,迟迟不叫他起身。等到侯益全身僵直、头冒冷汗的时候,刘知远才让他起身入座。侯益听到命令后全身一松,几乎瘫倒在地,在内侍的帮助下费了好大的气力,这才走到了皇帝的身边,颤微微地坐下。
刘知远这才笑着说道:“你今年也六十二岁了吧?都老大不小,怎么做事还是如此糊涂?!你只比朕大十岁,难道现在就老糊涂了不成?”
侯益挠了挠稀疏的头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老臣有愧啊!”
刘知远轻轻挥手,笑着说道:“若是再为自己辩解,那连说都不要说,朕还不知道你这个老货?朕就纳闷一点,如果蜀军进了凤翔府,你也保不住自己的凤翔军节度使职位。当初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还去招惹那蜀军呢?”
侯益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