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真一接圣旨,一群太监就把赏赐的地契、田契、黄金、绸缎……教到他手里。他把这些东西全都扔给婉儿,婉儿惊讶地见夫君竟然这么信任她心头感动的溢于言表。众人见真哥竟然把一家大小事交给婉儿。心里暗叹这婉儿当家主母的身份是不可动摇了。芊芸也不以为意,原本婉儿就是当家主母,她不须要吃醋,也没有必要吃醋。
“真哥,你不要搬好不好?”柳风扬乞求的走过来。
阿真哪里不知他的那点小肠子拍了拍他的肩道:“放心吧,你那每月八千两我吃定了,虽然皇上看得起我,不过为皇上办事,那只是兼职,在你们山庄里的事才是正差。”阿真笑了笑说道。
众人一听脸色大变。这位爷太牛了吧,为皇上办事只是兼差,普天之下大概就只有这位爷敢这样说了。
柳风扬听了大喜:“真的?”不相信的抓着他的手直问。
“真的,我一有空就办你处理庄内事,放心吧。”阿真无比认真的道。
柳风扬大喜。万分高兴。婉儿幽幽的凝望着夫君。见夫君不搬也叹了口气。既然夫君如此决定她也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寄人篱下了。
“婉儿,这些交给你处理,你没问题吧。”阿真可把一家老小都交给婉儿了,怕婉儿承受不住关心的问着。
“夫君放心,婉儿必尽心竭力免却夫君后顾之忧。”阿真见她如此说,点了点头道:“别太勉强不行要说,别累坏了。”
“大司马、太尉大人,皇上传你们快些进宫。”太监这时开口了。
“进宫?干嘛要进宫?”阿真奇怪的道,公公叹了一口气这大司马真的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听说皇上传唤那是恩旨,可这位大司马却对皇旨避如蛇蝎。
“咱家也不清楚,只是皇上万分着急。像发生了什么大事。”公公不敢透露太多点到为止的说道。
柳晚扬听了一惊,大事可担误不得。拉着阿真也不管他愿不愿意就往门外跑去。
两人奔走了会儿,就进皇宫了。皇上正在御书房内批奏折。听外面的太监报两位到来,大喊快进。两们就一脑桨糊的走书房里了。
“两位爱卿,今早朕接报,昨日石城郡吐蕃大兵攻打罗殿,至昨夜罗殿便被吐蕃大兵一举攻破。”皇上拍着大桌怒吼道。
两人听了大惊,特别是阿真。心里暗寸道:“这郑盈盈搞啥飞机,怎么会攻打罗殿?”
“皇上,我大周刚与吐蕃签订停战,奏报是否属实?”柳晚扬大惊的问。
“罗殿守将覃中亲奏,难道会有假?”皇上怒完用复杂的眼神凝望着阿真。
“林爱卿,朕曾听闻吐蕃女军师与你交好,昨日你大婚……”说着皇上就把话停住。
阿真惊道:“皇上,吐蕃与我大周刚签订停战契约是绝对不会攻打罗殿的。想必这其中有误会。”阿真心里把郑盈盈骂了一千遍,不让老子好过。
“误会?哼,朕倒要听林爱卿你说说,是怎么样的误会令吐蕃攻打我罗殿。”皇上铁青着脸哼道。
阿真头脑里不停的思索道:“照奏报来看,吐蕃攻打罗殿不假,可这攻打罗殿的吐蕃兵未必就是正牌吐蕃军。”阿真赶紧把事情推开打起太极拳。
“难道吐蕃还有正副之说吗?”皇上不信他鬼话,怒问。
“当然有,吐蕃王的弟弟达蒙叛乱逃至大理与大理吐蕃守将达尔巴狼狈为奸,想必攻我罗殿的吐蕃军是这两人所为,罗殿守将覃中必是只见是吐蕃兵,不知里吐蕃内乱胡乱上报。”阿真一瞬间把所有的事情推的一干二净堪称完美。
皇上静了,他是有耳闻吐蕃内乱。只是林阿真这翻说词太过牵强,达蒙与达尔巴正受吐蕃大规模的扫荡,哪里能分得出身攻打大周的城池。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不过见他这么围护吐蕃。想大周最大的敌人是辽国,想到辽国就想到东北万里地,还真不能和吐蕃闹翻。
“即刻拟旨斥责罗殿守将覃中,此事全是吐蕃叛军所为,与吐蕃无关。”皇上缓了缓脸下旨了。
阿真心里一跳,看来混过关了。
“林爱卿,朕可是命你全权决解吐蕃事务,虽是吐蕃叛军所为,仍与你有关。你就立既起程赶赴罗殿吧。”皇上也不让他好过的下令道。
阿真心里一顿,妈的,老子刚结婚呀:“皇上,臣刚新婚恐怕……”很明显的拒绝了。
“朕知爱卿新婚,可事有缓急轻重。爱卿辛苦了,你们退下吧。”明明这事就是你惹出来了,你还想不管,以为他这皇上当假的啊。
阿真见皇上不说话了,低头批着奏折,喃喃低声骂道:“你老母。”
“什么?”皇上耳尖听见了,抬起头来瞪着他。
“没没,臣告退。”阿真吓了一大跳。这皇上的耳朵可以做贼了。陪笑的退出去,抹了抹汗。
皇上见他们退出去了,低笑着摇了摇头,心里叹道:“这林阿真也不知是从哪里蹦出来的,竟然敢骂太皇后,简直就是大胆包天。不过大胆的他喜欢,好用的很,以后有什么烦恼的事全丢给他准没错。”
柳晚扬走出来也替阿真抹了一头冷汗,这小兄弟吃了熊心豹胆了,连太皇后都敢骂,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大理叛乱
第二十七章 《赶赴大理》
阿真一返回庄里,就急着跑向芊芸闺房?一进去见里面空空什么都没有,疑惑的走出来见到婢女就赶紧抓住问:“这是怎么回事?”
婢女见来人是真爷,福着身道:“真爷,芸夫人已搬到南菀了。”
阿真一愣搬到南菀去了呀,不好意思的放开婢女,婢女福了福身就走远了。阿真一刻也不停的向南菀奔去。
远远就听见雪霜那莺黄出谷幽美的读书声。
《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雪霜声声的读书声从婉儿房中传来,阿真听了觉的别扭,匆匆朝婉儿房中走去。刚走到前不远的柳荫旁就见芊芸从隔壁厢房走出来,芊芸见到阿真心里欢喜向她走了过来。
“夫君你回来了。”芊芸走到他身前福着身问道。
“是呀,芸儿。我马上就要赶赴大理。家里就交给你与婉儿了。”阿真握着她纤细的巧手不舍的向她说道。
“夫君要去大理?芸儿陪夫君去吧。”芊芸急急的乞求道。
“大理事急,夫君此去必连夜赶路,芸儿还是不去了。”阿真抚摸着她美丽的颜容心疼的说道。
“是,那芸儿回房帮夫君打理包袱。”阿真没想到这芸儿嫁人从以前的泼辣变的如此温柔可人,心里顿时化成一潭水。
“宝贝,不用了。急赶三日路就到了,夫君带些银两就可以了。”阿真见她要转身回房帮他打理,把她抓进怀里紧紧的抱着她那芊细的身子。闻着从她身子上传来的阵阵幽香。
《礼义居洁,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阿真紧紧抱着纤芸,听婉儿房内雪霜阵阵读书声不停的传出来。微微拉开与芸儿的距离好奇的问:“芸儿这是什么?”
纤芸眼望着房内笑着回答道:“婉儿正在教导雪霜读女诫呢。”
“夫君这雪霜姑娘聪明怜利,婉儿一教就能懂的。比芸儿小时死记硬背高出许多。”芊芸自叹不如。
“怎么?你也读过女诫?”阿真好奇的问道。没想到房内传来的别扭声就是传说中的女诫。
“是的,我与婉儿都是从小读女诫长大的。”芊芸一副理所当然的说。
这古代女人真是被毒害不浅,也不知道这女诫是谁作的,应该要挖出来鞭尸。
“那芸儿念给我听听。”阿真大感好奇,芸儿的声音甜美,读起这女诫不知是什么样一番风味。
“是夫君。妇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芊芸小声的低吟着。和房内的雪霜读出的声音对和着。
果然是从小熟读。
两人也不便打扰房内人,站在外面等待里面的读书声完。才走进去。
阿真走进房内,就见雪霜坐在桌上手捧着书本认真的看着,婉儿坐在旁边绣着手帕。房内一片详和温馨。
两人听见有脚步声进来,抬起头来凝望着,见来人竟是阿真,婉儿放下手中的针线挺着肚子向他走来。雪霜惊怕的放下手中的书本站立着,不知所措。
“婉儿小心,不要起来,快坐下。”阿真一见她肚子都这么大了,心一惊赶紧走过去扶着她坐下。
“夫君怎么来了呢?”婉儿好奇的问道。
“嗯,我受皇上的命,马上就要赶赴大理处理些事,可能要隔几日才能回来。”阿真缓缓的说道。
“那婉儿帮夫君打理包袱。”婉儿听他一说便又要站起来。
阿真头一痛,又把刚才和芊芸说的话又对她说了一遍。
婉儿听了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