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比起以前一年到头死干都吃不饱的日子,现在在坊内,只要努力干活,就可以吃饱穿暖。再加上坊内的工匠时时向他们灌输各种危机感,什么今天堡内又来多少流民了,什么哪里又遭灾了,什么哪个地方又整村逃难了,如果不好好干地话,五寨堡有的是流民工人。
想想以前在家里地苦日子,现在的活总比地里轻松,每月又有保底的五斗月粮,只管让你和家人吃饱。而且干得越多越好,就奖得越多,所以各个工人们,都很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当黄来福进入五寨堡民器坊内,各人只尽埋头紧张干活,没有人东张西望,更有许多人没有注意到黄来福的进入。只有一旁的管事孙天正看到了黄来福等人,忙迎了上来。
在孙天正的带领下,黄来福巡视了五寨堡民器坊各地,干活地场地,食堂等。说实在,这个民器坊有点类似后世地小工厂,很多地方,都很简陋,工人干活时都是在长长的大房间里,席地而坐,东一堆,西一堆,各人都是手工忙碌着。
不过此时地民器坊,在大明晋北地区,算是大作坊了,就算在此时的江南地区,象这种几百人的手工工场,也不是到处都有的。事实上,比起大明各地,大部分是家庭手工作坊,象五寨堡民器坊这种专门的手工工厂,已经算是很先进了。
而食堂,则和各个农场一样,就是一个大大的房间,摆着一些桌椅,由一些军匠家属们在这里经营,卖一些饭菜之类的,还有一些工人的家属也是在这里帮忙,每月挣一些钱花。
饭菜品种还是很多的,有面条,有米饭,有鱼,有肉,有青菜,胡萝卜等。不过黄来福发现了一点,就是相对军匠们,工人们都吃得很节省,尽量不吃肉,多吃饭,菜也只是打些青菜之类的。还有许多工人们出厂回自己租住的地方,和家人一起吃。
至于住房,五寨堡军匠们是在堡内有房子,虽以前是一些破房子,但经过几个月后,已经人人都基本修葺了一番。而一些工人们,则是要租住原五寨堡军户的房子,由于来五寨堡的商贾流民们越来越多,五寨堡的房价已是节节上升。
黄来福在考虑是不是修盖一些工人房舍,让这些工人们,有一些比较便宜的房舍住。而且以后,五寨堡的工厂只会越来越多,这工人房舍的事情,要提上事宜了。就象五寨堡各个农场一样,每个农场,就有一处屯丁房舍,供屯丁们和一些家属们居住,里面不收,或是仅收取少量的费用。
不过显然在堡内,已经没有地方建五寨堡民器坊的工人房舍了,五寨堡人越来越多,地方又太小,看来自己应该将五寨堡民器坊迁移到堡外去,而且以后有工厂,也应该放到堡外去建。
堡外的地方可说是应有尽有,适合建厂,就是有一点,安全问题。五寨堡靠近边塞,万一哪天,蒙古人来抢劫怎么办?除了加强自己的武力之外,看来,城墙,到时也应该扩建了。
看过五寨堡民器坊,黄来福带着满脑子的考虑,在管事孙天正的恭送下,离开了这个五寨堡第一家民用手工工厂,又到了离民器坊不远的五寨堡军匠坊。
这里有军匠军夫二百多人,相对于民器坊较为安静,这里叮当作响,热闹无比。军匠们正在认真打制着一些盔甲兵器。见了黄来福后,刘天禄刘总旗忙迎了上来。
黄来福问起了这个月的工作成绩,刘总旗言道这一个月已经打制盔甲三副,铜把手铳五把,腰刀和长枪共二百把。至于鸟铳,刘总旗偷偷地尝试了一下,一个月下来,经过努力,总算制成了鸟铳一门,试射后,质量不错。
黄来福点了点头,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上记载:“鸟铳原孔甚小,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为止,一月钻光为上。”
依明时的技术,鸟铳,俗称的火绳枪,制作是很不容易的,上面只是钻膛枪管的部份,光这道工序就要一个月。如果考虑枪管锻造,接合,扳机组等处理等其它工序,造一根鸟铳,总共大约要2个月时间。当然,有军匠上千人的话,熟悉的话,专门制鸟铳的话,可以平均月产4支,但是一批的流程至少要一个月才行。
黄来福道:“军器的质量一定要注意,决对不可有任何问题。”
刘总旗恭敬地应是。随后他又诉苦,说是库存的熟铁快用完了。还有制作兵器的各种原料,库存也不多了。
黄来福沉吟起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铁等原料,自然不要想造兵器。不过这铁,去向谁买呢?想想下大明的一些资料,此时大明民间经营铁的风气应该很浓厚。
依大明的铁器买卖制度,明初时,管理较为严格,大部为官营铁冶所,生产的铁绝大部分送往军器局和宝源局及有关官府手工业作坊。但宣德以后,官营铁冶所迅速衰落,大部分都停闭了,到万历时,连大明最大的官营矿冶所,遵化铁厂都破产了,取而代之的,是明中叶后广泛存在的各民营铁冶作坊。
这些民营铁冶作坊,经官府同意后,只要缴纳一定的矿课,就可以开采。也因此大明民间经营铁器的风气极为浓厚,哪里有铁出产,各地商人便用牛运输,运到各地去出售。明中叶后以运铁为生的人很多,许多人因此而发财起家。特别是民间许多家伙还偷税漏税,私自开盗铁矿,因此而暴富的,更是不计其数。
山西的盐、铁、煤等资源丰富,民间铁器的经营,也非常兴盛。
最后黄来福决定,一部分铁料,向义父那边购买,看他有没有库存,一部分,便看看五寨堡商人们,哪个有在经营贩卖。
正文 第55章 腊肉、火腿、加工业
更新时间:2009…3…15 19:07:59 本章字数:3567
“之信,你看如何?”
从五寨堡民器坊和军匠坊出来,黄来福又去各个大畜场看过,他发现,各个畜场的猪羊鸡鸭都已经肥了,可以开始杀了。想起去年的时候,自己和渠源锐曾有约定,猪羊鸡鸭等物,也是卖于渠源锐,加上顺路,当下便来到渠源锐的祁县会馆中。
见黄来福大驾光临,渠源锐自然是喜出望外,忙大开中门相迎,而他的大哥渠良万,也是满脸笑容地站在他的身旁。
这段时间,渠源锐意气风发,周旋于无数的商贾之中,任谁见了,都要笑脸相迎。而这一切,除了当初因自己的眼光,而风险投资成功外,与黄来福的相互亲密合作,也是分不开的,因此,现在的渠源锐,比什么时候更在意与黄来福的关系。也很关心,他和黄来福两个人的合作关系,能不能长久下去。
二人进入祁县会馆,在大厅分宾主坐下,献了茶。寒暄了一阵,黄来福就进入了正题,说起了猪羊之事。
渠源锐听了又是一阵欢喜,从八月中到现在,黄来福卖给他的粮,他通过各地的中间商,已经卖出了大半。轻轻松松地坐在五寨堡,就赚到了数万两白银,回报率百分百,这种成功,让他在各商人之中,成为了一个传奇,任谁谈到他,都是充满了羡慕和嫉妒而关于五寨堡各个畜场的猪羊等物,说实在,渠源锐也是时刻充满了关心,他也知道,很多商人有意无意地向千户宅内游说,希望秋时五寨堡各大畜场的畜生们,能卖于他们,不过千户宅内一直态度暧昧。此时听到黄来福主动谈起此事。渠源锐一颗心,才落了下来。
在渠良万充满嫉妒的眼神中,黄来福和渠源锐细细地盘算起来。黄来福说的可是一套一套,听得渠源锐和渠良万二兄弟一愣一愣的。渠源锐是佩服,渠良万则是对黄来福另眼相看,推翻了渠良万原来心中黄来福只是一粗莽军汉的认识。
黄来福和渠源锐说起了将来五寨堡副食品一条龙加工产业计划。
首先,那个猪,现在五寨堡商贾众多。屯丁众多,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肉食,可以做鲜肉屠宰。不过五寨堡地猪太多了,有几千头,将来可能还有上万头。五寨堡的消费力是有限的,再说了,进入九月后,那些猪都变成大肥猪了,还养在栏中的话。是不划算的。除了母猪外,其它的,都要杀。
大量的猪杀了做什么呢,黄来福认为,可以制成腊肉、熏肉、火腿、培根、罐头等食品。
腊肉、熏肉、火腿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肉质保存方式。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特别是腊肉和熏肉,在中国都有几千年地历史了。腊肉一般是在农历腊月,也就是12月的时候加工。故称腊肉,将肉腌制后再经过烘烤,便可以制成。
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还可以长期保存,大明各地都有各种腊肉制作方法。传统的腊肉虽然是在农历12月制作,不过现在要在九月份,十月份制作,也没什么不可以。
至于熏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