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漫画家之梦(断罪)-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先生瑞先生逐渐也谈到了正在考场里的考生。

“对了,你孩子成绩怎样,准备读哪里?我女儿学文的,读尖子班,模拟考排名全班总是前十。”杨先生问。

“我儿子在一中读书,强项是物理化学,省模拟考儿子物理满分,高考志愿填的是燕京大学。”姓瑞的先生顿了顿,“没想到今年我也做了一回送考父母。特意向单位请了假,这附近的酒店包了房,中午直接在酒店睡个饱,下午就直接进考场考试。他坐车头晕,吸尾气也头晕,身体可没我们那时候结实咯。”

这时,又有几个人坐了过来,一路挪位置还一路搭着话。

“那不是嘛,我们当时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一个大学生多不容易啊。”

“不过要说压力,还是现在的学生比较大点。那时考不上大学还有其他出路,家里压根就没对我有什么期望,哪像现在特意租个房间来陪他考。而现在普及高等教育,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大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压力等各种问题,读的不是重点大学就不好找工作,导致孩子从小学就得处于升学压力中。”

“那压力可大得去了,我那时读书比你们还没有规律,我读小学、中学,都没有经历过一次考试,高考是我第一次正式考试。当时高考要考四门,语文、数学、政治,而物理和化学是合成一科考试。”

“你哪的?”

“南华师大。”

大家三言两语,乍一听全都是老大学生呐,恢复高考时含金量最高的一批大学生……于是,随着家长们的聚散和重组,一种叫“圈子”的东西慢慢形成了。

本不相识的家长们——老人坐成一圈;中等知识分子坐成一圈;高等知识分子坐成一圈。有人谈菜价,有人谈社会变迁,话题逐渐变得泾渭分明。

……

说食谱的——

“语文考试完后你打算买什么给他吃?”

“最近我都在煮黄鳝、鸡汤和老鳖……”

……

也有说自己考试经验的——

“20年前高考跟今天的高考一样都是选拔人才过程。尽管20年前高考录取率比现在要低,但当年考生并不太紧张。而现在,虽然高校扩招了,考生不仅要读大学,还要读本科;不仅要读本科,还要读名校……这让他们背负了太大压力。所以我建议女儿考前看电影放松。

“当年,我参加高考前一天晚上,在家里人没有反对的情况下,还到中山新华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看完电影后,才回家休息。这次女儿高考,我建议她考试前一天晚上去看电影,不过被她否定了,一个劲埋头啃书。结果想得太多晚上失眠,也不知道今天会怎样,只能靠咖啡提神。”

……

说高考制度弊端的——

“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要扩招了,82年以前高考录取人数29万,89年以前每年约40万,但到上年一下就暴增到180万,两年加起来都超过前十年了,再这样下去大学生满地走真的好吗?大学生素质怎么办?师资不够不是白教吗?学生不会白白浪费四年吗?毕业了就业不会更大吗?大部分支付不起大学费用的穷人怎么办?还不如分流到专科学一技之长,大学扩招简直就是在误导民众。”

对于高考扩招的政策,有人发出的质疑声音。但是,没有人想要接着他的话说下去。

毕竟高考扩招的利弊在前年也曾是话题。说来说去,到头来还是由上头直接拍板决定。今后的孩子会生活得幸福呢,还是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问题都有待时间的证明。

某些找不到聊天话题,只是干等着高考结束的家长,反复将头转向校门口。既期待考试快点结束,又想给孩子充足的时间……

10点20分,开考80分钟,离考试结束还有40分钟。

“我的天,有人出来了!”

“谁?”

一众家长纷纷扭头,二中这样的考场不可能有人放弃考试,换而言之也就是有人胸有成竹的完成了试题。

只见守候在门口的记者们迅速反应,一个个扛着摄像机对准了学生,在众家长们转头之时已经形成了个半圆形的包围圈。

第二二八章:恶之花(下加一间)

“对不起,请各位叔叔阿姨让一让,我们要回去准备下午的考试,请不要妨碍我们的复习。”

考场外,被镜头成扇形包围的高考生,正从容不迫的破解着记者包围圈。

礼貌的叫上“叔叔阿姨”,外加两个“请”字,辅以“妨碍高考复习”的超级大高帽。在场的记者霎时间都被震慑住了,礼貌和道义组成的武器令他们犹豫不决。

趁着他们松懈的机会,年幼的高考生赶紧带着同伴突围。再看了一抹鬼魅般人影消失在镜头里的人影,记者们警醒般的想起了自己的职责。

学生赶考时来不及、也不敢拦住学生采访,此时考试完毕哪有那么多忌讳?等待两小时不就为了问那么两个问题嘛,花不了多少时间,更不会影响复习。

反应过来的记者立刻从后面和旁边追上,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更是不负专业之名,但最先追上的还是个只拿了个笔记本的报纸记者。

“两位同学,请问你们也是来高考的吗?”

带着忙乱的脚步和温和的笑容,向梨木打招呼的是一个年轻女记者。

“是的。”听到自己的来意被质疑,梨木一点都没有不高兴,只是带着木子加快了行走的脚步。

“请问你们觉得今年语文考试难吗?”

“不好说,和上年差不多。”

如果说容易,一经报道肯定会被大众学子骂装B,毕竟只有少数学生才有可能拿高分,影响公司在全国的销售可就不好了;如果说困难,考出来的成绩与所说不符合,这就变成了过度的谦虚……

跟在后面的记者同行都快急死了,对这绝对是新手的记者极度鄙视。考题难度因人而异,问点傻缺或无关紧要的人可能会得到确定回答,但眼前这位堪称天才的少年,怎么可能会回答出奇葩的答案来呢?

(……噢,不,她刚才好像还问两人是不是来高考的来着?)

等采访等了一上午,好不容易有个关注点,与其它考场取材小组争的就是个上镜率。给梨木出镜的时间绝不超过30秒,时间本来就短,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让这新记者给浪费掉啊——

“梨木同学,请问你打算就读哪所高校?”

右上角,俗称采访人最好的位置。将霸占最优采访位置的新手记者挤出去,老成的女记者单独询问起梨木有什么宏图大志。

这问题问到了坎子上,昨天晚上没来得及跟芦荟说,今天正好借此媒体来给她传达——自己尊重她读名校的意愿。

“燕京大学!”他顿了下脚步。

“那么,你在考完第一科后有信心吗?据我所知你在数学方面比较出众。”

“我——”梨木面对跟上来的镜头,绽放出令人放心的灿烂笑容,“还是蛮有信心的。”

对于清华北大他当然有自信考上,燕京三大高校都曾给他投来橄榄枝,愿意随时给他提供一个保送名额……没自信是针对国外哈、麻、剑桥而言的,在电话里跟卢荟扯皮只是为了不想跑那么远读书而已。

事实上读哪所学校对梨木来说都一样,现在他没上大学就有了一番自己的事业,在他读不读大学上李秀丽业早已表示出了听之任之的态度。之所以现在决定去燕京读书,其实大体是因为卢荟的规劝。

眨眼间,梨木和记者已经从校门走到的路边。眼看他伸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就要离开,一个只拿着相机的记者冲上来直接就噼啪两记闪光灯。

“稍等一下,请问你们是男女朋友关系吗?”

记者一边朝着打开的车门拍照,一边询问梨木和木子的关系。毋庸置疑,他必然是某个八卦报纸或八卦杂志的记者。

本来两人是同班同学,曾一起去国外拿奖,现在同时赶考又同坐一辆车离场并不值得八卦。但八卦记者清楚记得他们一个住在东边,一个住在西边,共同坐一辆车回去实在觉得奇怪,立马抓住这个只有自己才意识到的新闻焦点询问。

假如不回答,那就是默认;假如回答了,那就继续追问;追问了不回答,那还是默认……八卦小报可没正规新闻媒体那么严格,胡编乱造根本不负责任。

“不是哦——你们不要随便造谣。”

一直没说话的木子开了口。作为这句话的佐证,她赶上来用手勾住梨木的胳膊——

“我是梨木君的未婚妻,现在跟他住一个房间唔……呜呜呜……”听她一开口便觉不妙的梨木,捂着她嘴巴拉开车门一把将她塞入了出租车中。

这句话就像是一个无法让人立刻接受的冷笑话,但木子刚才的确很认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