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狼没有急着靠近,仔细观察了一下飞龙鸟群的觅食路线,悄悄绕到前方,在地上撒了一些跑过白酒的苞米粒,又悄悄的离开了。
六只显然不够,张狼继续在林子里,飞龙可能会出现的地方寻找。
走了不多久,又发现一个飞龙鸟群,这个少了一些只有两只飞龙。
张狼依法泡制,撒上苞米粒,悄悄离开。
等太阳升起的时候,张狼已经找到了十几个飞龙群,看看爬上山顶的太阳,结束了狩猎征程。
沿着刚才的路线,张狼转身往回走……该回去收获自己的猎物了。
第一个狩猎点收获四只,第二个收获六只,第三个收获两只,张狼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收获很大,张狼找了根松木棍子,把醉倒的飞龙绑到棍子上挑着。
十几个狩猎点总共收获了四十多只飞龙,远远超出预期,可见现在山林里飞龙的数量有多少了。
可惜数量再多在中国人的对美食近乎贪婪的欲望之下,也变成了濒危物种。
永远不要低估了中国人的胃口,后世张狼曾经听说过一个消息,说是美国鲤鱼因为没有天敌泛滥成灾,美国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清除鲤鱼带来的危害。
于是网上报纸纷纷宣称,美国不用那么费事,从中国请几个美食家过去,交给美国人怎么吃鱼,绝对能把鲤鱼的繁殖给控制住。
这个倒不是吹牛,记的九十年代,南方小龙虾泛滥,就是有人研究出了麻辣小龙虾这道美食。
结果从此小龙虾不再是灾害,反而变成了农民伯伯口袋里的钞票。
野生的不够吃了,有人开始专门养殖小龙虾,并且借此发家致富。
张狼挑着飞龙下山走进村子,村民们已经吃过早饭准备下地了,看到张狼纷纷热情的和他打招呼。
“狼叔进山了……打这么多飞龙?”
“是啊……上坡?”
“狼叔怎么打这么多飞龙,这玩意可没多少肉。”
“城里的几个朋友要的。”
“城里人要的?狼爷我家还有几只,你一块拿去吧!”
“不用了,这些就够了。”
张狼一边和村民打招呼,一边往家走。
回到家爹娘弟妹都已经吃完饭了,大妹、小树、小河今天都没有出工,趴在炕上复习功课。
张母坐在炕上缝着衣服,不时抬头看看认真做功课的三个儿女,眼角挂着暖暖的笑容。
温馨的画面让张狼心里暖洋洋的,进山的疲惫也为止一轻。
“娘,我爹呢?”
“你爹去你爷家里了。锅里给你留饭了,快去吃吧!”
“哦!”张狼答应一声,到外间屋掀开锅盖一看,一小蝶蒸腊肉、三个苞米面的窝窝和苞米糊糊。
忙活了一早上,张狼早就饿了,把饭拿出来,风卷残云吃了个精光。
“慢点吃,多喝点汤。”
“娘我吃饱了……我去找人,把野猪肉和飞龙送到镇子里。”张狼抹抹嘴对母亲说道。
张狼到村子里转了一圈,喊了十几个小青年,帮忙一块把已经做成咸腊肉的野猪肉和还在醉生梦死的飞龙一块送到镇子上。
村里的老人听说张狼是给城里朋友准备的东西,纷纷从家里拿来各种山货,让他一块给城里朋友送去。
“班长怎么这么多啊?”苏树旺看着被分成一块块的咸腊肉,和堆积成山的各种山珍,吃惊的叫了出来。
“这些东西山里多的是,你自己也留一点,回头再给你娘送回去一些。”张狼给苏树旺交待。
苏树旺家在平原上,不说这样的野味,就连自家养的猪也不舍得吃。
第十五章 村民大会
张狼上次打的野猪一点不剩,全都给童局长他们送去了。
弟妹学习需要补充营养,爹娘身子虚也要补充营养,没有肉怎么行,张狼又进山打了两头野猪,顺手还捡了两只傻狍子。
傻狍子是北方常见的中型鹿类,肩高不到1米,体长95—140厘米,尾长2—4厘米,体重30—40千克。又称矮鹿、野羊,草食动物。
之所以叫傻狍子是因为冬天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头藏到雪地里,以为这样就发现不了它了。
它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性情好奇,当发现敌害已不再追赶了,就会返回原地,去探个究竟。正是这种奇特的习性,使它常常成了野兽的美餐,因此被称为“傻狍子”。
张狼捡的这两只傻狍子也是这样,本来张狼扛着野猪,不想搭理它们了,还非得往张狼身边凑。
张狼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下这搜到手边的猎物。
不过发现两只都是母狍子,而且肚里还都带着崽,张狼没舍得杀死它们,找了个藤条,绑上牵了回来。
张狼准备建养殖场,不光是养猪,狍子这种肉质鲜美的野味也是张狼饲养的目标之一,再过几年养狍子可比养猪利润高多了。
看到张狼又要养狍子,村里一个个都疑惑不解,这东西山里多的是,还用养吗。
山里数量再多,也敌不过人类的胃口,后世狍子都成了濒危物种,到了2000年的时候,国家林业局发布行政命令,任何猎捕狍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严禁猎捕、买卖、食用野生狍子。
这样的话张狼没法说,说了村里人也理解不了,只好解释说,狍子好养,城里人喜欢吃,价格也比猪肉贵。
一听能卖钱,其他的也不用张狼多说了,大家主动找来木头,帮他建了个羊圈。
…………
晚上吃完饭,张狼来到大槐树下,敲响了大铜钟。
这是村里传了上百年,召集村民的办法,不多久,一个个拖家带口的聚到了大槐树下。
这会太阳刚刚落山,天还没有黑透,大槐树下已经点起了火堆,亮起了火把。
孩子吵闹声,女人打骂孩子的声音混做一团,显得乱糟糟的。
张狼走上台,使劲敲了两下铜钟,大声喊道:“各家留下一个代表,其他人都回去,把孩子也都带走!”
这两天张狼已经和三姑父还有四大爷完成了交接,村民也都知道张狼现在是书记兼村长。
都是自家亲戚,谁当村长不是,何况张狼刚上台就给大家发了那么多东西,大家对张狼当书记村长还是充满了期待和支持。
一听一家就让留一个人,女人们也都听话,领着孩子走了。
大槐树下立刻少了五分之四的人,一时还显的有些空荡。
张狼再次敲了一下铜钟,“现在咱们开会,开会前我先说一件事,以后铜钟再响的时候,一家派一个能当家的就行了,不要全家老少都往这凑。”
“知道了!”台下传来一阵稀稀拉拉的答应声。
“秋收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咱们来说一说今年冬天生产安排。”
“冬天生产?”
“狼叔……大冷天的怎么生产啊?生产啥?”
“生产孩子啊……冬天没事不就是抱着婆娘使劲,你不生产孩子生产啥!”
“哈哈……哈哈!”
“生孩子……生孩子可是要罚款的!你有钱使劲生!我可生不起了。”
张狼看着台下乱哄哄的场面,心里一阵无力,怪不得都说宁带千军不带一夫,这村长还真不好当。
“都给我闭嘴!谁他娘的再胡咧咧,我就扣他粮食。”张狼只好使出杀手锏。
一听扣粮食,声音立刻小了许多,中国的老百姓对当官的都有一种敬畏,村长再小也是官。
更何况张狼的辈分在那摆着,威信还是有的。
张狼指着台下大声说道:“谁都不许说话了,想要发言的举手,不举手就说话的,说一句扣十斤粮食。三哥你拿本子记一下,看都是谁说话!”
三哥是张狼二大爷家的,也是村里的会计。
张狼心道老子不会带民夫,可老子会带兵,老子就拿你们当兵训,谁不听话就收拾谁。
你别说老百姓还就吃这套,台下立刻没有说话的了,同时举起十几只手。
“你……狗蛋,有什么话要说?”
“狼叔……你说生产,是不是指搞大棚啊?”
“对,是要搞大棚菜,你先做下,一会我会给大家详细说明。”
“现在开会,第一个事,就是搞大棚蔬菜的事。”
“大家都知道,咱们东北因为气候的原因,冬天最缺的就是蔬菜,只要咱们能在冬天种出蔬菜,就不愁没人要。”
“经过村党委会讨论,咱们村成立大棚生产合作社,大棚的前期投入由村里出,等收获了村里占三成,剩下的七成扣除前期投入后,由社员平均分配。”
一听自家可以得到收获的七成,台下一阵骚动。
“今年先搞三个大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