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世(远洋)-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惟利是图,有钱,就有尊严和地位,有钱就有前途,没钱,啥都没有,连未来都没有。
    贾友牛说:“你们蒙在鼓里,村里早就传开了。实际上这个项目就不该设立,也不该经过村干的手。可话说回来,现在,不经过村干也不行,你们不认识村民。在和村民的第一次接触,就需要村干帮忙组织开会,他们不动,你们也动不了,也就不会认识我们。时间长了,你们自然就会认识的更深。”
    德志说:“所以,以后再设计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长一点的时间,需要充分地了解,再上项目。不能搞速决战,这样真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尹懋说:“是啊。这个宫支书,心思可真深。把我们卖了,我们还傻乎乎地帮着他数钞票呢。”
    贾友牛很想再抽一烟袋锅的土烟,德志看出来,对他说道:“你想抽烟就抽吧,窗户已经打开了。我们没事。”
    贾友牛抬头看看德志,说:“那我就对不住了哦。”
    他一边说着,一边整理着不知道藏在哪里的烟叶来,然后擦了擦火柴,点着了烟叶。然后,他又使劲甩了甩火柴,将没烧完的火柴梗扔到外面地上。德志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用一次性打火机,那多方便啊,又不怕受潮啥的。
    后来心想,那是他们的习惯吧?喜欢用洋火,这个习惯可能延续多年,对于一次性打火机,不太接受,况且有利于环保,真的应该提倡使用火柴,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塑料打火机。洋火才到中国的时候,也不被接受,老百姓一般使用的打火的工具就是火镰,这个东西现在几乎绝迹,就连火柴,都要绝迹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不是喜欢旧东西,而是旧东西有着美好的回忆,不是新东西能代替的了的。有些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除非那人十分无情,对人薄情寡义,也就不存在恋旧了。
    贾友牛讲完这些话,又扯了些别的话题,就要走,他总有忙不完的活儿,农村人,就是要做到眼睛里有活儿,如果发现不了,就存在问题,是挨骂的相。贾友牛显然被他老婆训练好了,不存在偷懒的问题,看看他,就知道男人在世间存活并不容易。他说:“家里的猪还等着喂呢。老婆子一个人又要带娃娃,又要做农活、弄家务,实在忙不过来,我先走了,有空下去坐坐,吃顿便饭啊。”
    尹懋说:“好的,你赶紧回去忙吧。”
    贾友牛吸完这一烟袋锅的烟叶,将余烬在地上磕了一磕,他这个动作做了一辈子,动作十分娴熟,就像演员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闹就闹,说什么就来什么,那是职业习惯,没什么两样,凡事都是熟能生巧,只要你爱这个,就有办法训练出来。他站起来,说:“真希望你们考虑一下贾友虎那十几户人的需要,别的不说了,我就下去了啊。”
    德志说:“你放心吧,我们会认真考虑的,看看还有没有资源。”
    贾友牛笑着走了。贾友牛显然是想着自己的好处,他要是当了村长,也是一样,先满足自己,再顾及他人,或者将他人抛之脑后,都有可能。因为德志在慈善机构,多少还有些建议权,他才这么客气,否则,他也只是应付应付,不是真心。不过,比较而言,村里人还实在些,城里人总是狡猾些,在骗和被骗之间左右游移不定,又是加害人,又是受害人,是综合体、复杂体。
    德志总算明白他为什么喜欢蹲着吸旱烟了。
    

第194章 吸烟纳税
 
    其实很容易理解,贾友牛蹲着吸烟,离地面近,想磕掉烟灰,不用弯腰,不用起身,蹲着,顺手一动,就可以完成,不必那么辛苦。他还有其他村民对吸烟的危害认识的很少,但看到村支书和其他村干都吸烟,他们就吸开了。
    再说,他们家的堂屋一进门的正面墙上基本悬挂或者张贴毛像,主席手里就有烟,连伟大领袖都吸烟,他们更要紧跟脚步,免得掉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烟瘾,在村里,大部分男人都吸烟,也有吸过滤嘴香烟的,大多是年轻或中年人,老年人买烟不容易,就靠自己种点旱烟,晾干了,chayexschayexs。收藏起来,想过瘾的时候,拿出来吸一吸。
    偶尔,像贾友牛这样的村民到乡镇赶场,上车后,就会被司机提醒,不要吸旱烟,可是有些老人健忘,或者没听见等原因,他们不自觉地拿出烟叶来,放入烟袋锅,点着,旁若无人地过瘾,引起其他乘客不满,如果司机不管,乘客就要求退钱下车。司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再一次地提醒老人不要吸烟,这一次动作大了,当然管用。于是车内暂时取得和平和卫生。
    老人们下了车,那就开始猛吸起来,其实,一烟袋锅的烟叶也没多少,吸两口就没了,不知道这个习惯始于何时,终结于何时,反正德志在山区工作期间,见识这样的事太多了。这个事让德志感到特别为难,想到自己没有完成他父亲的心愿,他心里就如同刀铰,要知道,学医是不错的出路,当年鲁迅就是学医,如果鲁迅坚持下来,一直从医,早就致富,而且不用费神费劲地骂人,且能颐养天年,非常快活。倒是弃医从文后,天天为小事闹心,想用笔来唤醒人麻木的心,却宣告失败,人心很难唤醒,总在不断犯错,再改错,再犯错,再改错,如此反复,这还是针对一心向善的人说的。鲁迅的成绩,就是留下了不少著作,名字可以名垂千古,但是,他到底没有唤醒中国人的心,现代人的思想仍然还在旧社会。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鲁迅应该更要重视人们的健康。的健康。
    德志心想,如果他们不吸烟,凭借这好空气,好水,好食物,起码没经过农药化肥添加剂污染的食物,加上不吸烟,多活几年应该没有一点问题。可是,他们偏偏好这一口,那就没办法了。跟着墙上的偶像学,肯定要学吸烟;跟着村干部走,肯定要吸烟;请人帮忙,也需要香烟打头阵,没有烟,不好开口求人,有了烟才胆大,才说得出来。
    德志和尹懋见贾友牛背着背篓回家了,尹懋说:“这样办,你看好不好?”
    德志问:“怎样办?”
    尹懋说:“我们再申请一点钱,帮他们再买一点水管,看起来,这个是新增的项目,没在计划内,但是,确实有这个需要。”
    德志说:“我们明天去看看究竟,再说好吗?”
    尹懋说:“当然,看了心里会更有数,也好计算到底需要多少水管。”
    事情就这样商定,二人当晚话,到第二天一早,德志跟贾友虎打电话说:“今天有空吗?”
    贾友虎说:“有,有好消息吗?”
    德志说:“暂时没有,我们需要去实地看看再说。”
    贾友虎说:“没问题。我马上上来。”
    德志说:“如果水源在你们下边,就不要上来了。免得走回头路,冤枉。”
    贾友虎说:“没关系!山里人,走惯了山路,一天不走,脚板都发痒呢。”
    德志听了,还真是那么回事。习惯了做某事,就一直想做,一天不做,就难受。就像作家,每天都要写点东西,不写,就难受,写了,就快乐,因为作家写的,就是想说的话,内心被充满,就想要倒出来,倒出来最好的媒介就是文字,让想法变成文字,让别人来看,来对照,来分析,就是好的。文字的力量很大,可以打动人心。文字也能存留久远,让后代子孙可以通过文字,来学习前人的事情、前人的为人。模仿前人来行事为人。德志兴趣就在写作,而写作成了德志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融入了德志的生命当中。
    什么事情做习惯了,突然停下来,还真不适应。比如写日记,德志天天写,结果,突然不写了,就很不习惯。搁置时间一长,再回头想写,心里有,却写不出来。正如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就是倒不出来。苦闷之极。
    早晨,是尹懋做饭,吃过早饭,贾友虎果然上来,也背着背篓。背篓是比较好的工具,在农村,没有背篓,就如同人没有手。因为山高坡陡,用扁担挑东西,非常难;很容易碰到筐。背篓在人的背上,不占空间,容易上下货,非常方便。累了,可以用打杵支撑着筐的底部,人站在那里休息,休息完了之后,就可以继续赶路,也不用坐凳子,到处都有山石,那里都能坐,但是,有些石头就是不敢坐。打杵是最好的支撑工具,是可以移动的板凳,深受山民的欢迎。
    德志问:“今天不去理发了?”
    贾友虎说:“最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