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云中一愣,老脸旋即涌上一片红潮,翟光远的确没有说错,他家是县城的,还从来没有去农村工作生活过,顶多是逢年过节走走亲戚,不过是走马观花一般,要论农村工作经验还真的不如翟光远丰富。
武装部长陶谦轻轻地咳嗽一声,笑道:“我看云中镇长也是一片好意嘛,当前我们镇里形势一片大好,自然要抓住机会,紧赶快上,趁机把镇里的各项工作都推上一个新台阶”
他跟金云中两人都是新来的党委委员,对情况并不太了解,说白了只要镇里的成绩上去了,他们就是坐着也能分享成绩,因而他对于金云中如此活跃还是有几分不解,作为同时空降下来的人,金云中吃瘪他自然也要帮他搬个梯子让他下来。
“云中镇长,大家都知道你一片好心,也是为了镇里的工作着想,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农村工作有农村工作的特点,农村工作基本上都是这些村干部们在做,我们只不过跑跑腿负责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而已,要是这些村干部撂了挑子,工作谁来做?”
组织员李铁建呵呵一笑,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烟点上,慢条斯理地看了一眼杨学光。
“村干部不听话就拿下来,干工作就是要能者上不能者下”金云中哼了一声,他之前是城关镇党政办主任,虽然也是炙手可热的部门,不过说到权力那是真没有,书记,镇长在党政办都有他们各自的人,他这个主任也就是个摆设而已,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县委书记的赏识,又到了大洲桥镇这个倍受县市两级领导重视的地方,自然想着要表现一番。
杨学光愕然地张大了嘴巴,这个金云中太张扬了吧,不懂农村工作也就罢了,乖乖地坐在办公室里一张报纸一杯茶等着年底县委组织部来考评的时候分享点成绩也就罢了,偏偏这么外行的话都能说出来
村干部是这么容易调整的,能干上村干部的哪个不是在村里有点威望和人脉的,至不济也是家族势力比较大的那种,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工作还真就没法开展了,积累工,义务工,收农业税等等工作,倘若是换个不懂这些工作诀窍的人去,少不得都要发生很多起冲突
陶谦也是傻眼了,刚才才给金云中搬了梯子,想不到这家伙居然又跳出来,心里不由得苦笑一声,这家伙怎么就这么不安分呢,做好你自己分内的工作不就行了,初来咋到之下最忌讳的就是胡乱插手工作,还会给人一个外行指导内行的无能印象
“云中镇长这话是不错,能者上,不能者下”杨学光呵呵一笑,这个金云中想必也是在城关镇被压抑得久了,是以现在有了机会总想要表现一番,相对于县委办下来的陶谦表现就要好得多。
“不过,云中镇长,你知道农村选出来的村干部有什么特点吗,那就是他们人缘好,有经验,都是村民中的能人,如果他们都撂了挑子,你觉得还会有更好的人选?当然,肯定会有人有这个能力,可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实际事物的人会一下子就能搞好工作?”杨学光看了一眼金云中,又接着说道:“就算是调整班子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有这个时间我们还不如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推广,做做那些村干部的思想工作,等到其它试点村的成绩反馈出来,让村民们来主动推动这个村务公开不是更好?”
李铁建心里暗暗赞许,杨学光现在是越发表现得游刃有余了,性格沉稳老练,没有年轻人掌权初期的那种渴求表现的冲动,做事稳扎稳打,隐约有了大将之风,也难怪向中华如此器重他。
相比较而已,金云中这个已经三十多岁的人比起杨学光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金云中一愣,杨学光把情况已经分析道这么透彻,他如果还不明白,那就真的太不上道了
“对,我赞成镇长的意见,村务公开工作的推广一定要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维持农村的安全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在这基础上慢慢地推开开来,试点的效果出来以后,其他村的村民们自然就会向所在的村子要求,村干部们到时候就算是心有不甘,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翟光远用力地点了点头,他对于杨学光的意见极力赞成。
“我也赞成镇长的意见”党委副书记李明也发话了,虽然他很乐于看到空降来的人跟杨学光叫板,不过在这种大是大非上还是要有自己的立场,毕竟这关系到镇里的全面建设,不能任由他胡来。
“我也赞同镇长的意见,农村工作有它的特殊性,还是步步为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比较好”宣传员韩茹雪也表示了赞同。
陶谦抬头看了一眼金云中,也点了点头:“我也赞成镇长的意见,现在我们镇是全县乃至全市关注的焦点,这个推广工作一定要往细里做,一步都不能差错,不能急于求成”
金云中闻言,脸色立即就一变,他没有想到陶谦居然也站到了杨学光一方去了。
“既然大家意见都这么统一,那就这么决定,逐步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村务公开试点吧”杨秀英淡淡一笑,目光转向杨学光:“那么选哪些个村子试点呢?”
“这关系到全镇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很多相关的工作都要按照这个来开展,大家都说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杨秀英端起水杯,低下头喝水。
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杨学光的身上,村务公开的创举是他想出来的,他肯定心里有了更详细的计划。
“大家都说一说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杨学光虽然心里早已经有了计划,却也要先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免得到时候会有人说他独断专横。
这一次,金云中知趣地低下头,大洲桥镇的情况他并不了解,可不能再丢人现眼了。百度搜索泡书吧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
第一卷 小镇故事 124章既往不咎
“我看是不是在每个镇里的每个片区都选取一个村来试点,这样一来,既能保持影响扩散,又不至于引起震动”
翟光远第一个发表了意见,当然,这个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镇里有十多个村,要想扩大影响力,又不至于引起村干部们的惶恐,现如今哪个村子里村干部没有利用职权私自弄点好处的,村里没有什么收入来源的还好说,那些有矿产资源,有经济来源收入的村子这种现象太普遍了
要让那些村干部同意搞村务公开,可不仅仅是一道命令就能办到的,就算是他们明地里接受了,暗地里搞一套做作假账,还是可以应付的,不过,这样走形式也什么意义
最正确的做法是让试点的结果慢慢的扩散,当其它村的村民们看到试点村的情况以后,回去自然会加以宣扬,相比之下他们就会觉得心里不平衡,当这种不平衡心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然后村民们就会要求村里搞村务公开,最好是到镇里来表达诉求,镇里才方便出面。
“嗯,我看这个主意不错”杨学光点点头,由此可以想见翟光远在工作上是动了心思的,赞许地看了一眼翟光远,笑道:“试点的村选择很重要,但是还是要选有标志性的,最好选择一些比较富裕的村子,具有代表性的那种,当然,还需要征求村民和村干部们的意见,我的意见要在全镇的村里做个详细的调查,你们说呢?”
“我觉得镇长这个提议非常好,村民肯定是都赞成的,但是没有村干部们的配合也做不好这个工作而且挑选的村子也要具有代表性,还是镇长想得周到呀”
组织员李铁建对杨学光的这个提议很是欣赏,杨学光考虑问题很全面,各方面的反应都已经想到了,富裕的村里面挑出一个代表来,肯定更具有说服力贫穷村子的村务关心的人并不多,反正村里也没什么收入,公开不公开没什么差别,富裕的村子就不同了,靠山的卖树,靠水的卖水,突然想到了枯塘村的村务公开,如今公路修通,只要有资金投入那几十里的矿石卖出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那以后枯塘村的收入肯定不少,现在枯塘村都公开了,其它的村的村干部还能有什么意见?
现在看来,这一切似乎是杨学光早就设计好的,李铁建思虑及此,心里愈发的钦佩起杨学光来,年纪轻轻的思路就如此慎密,简直是一环套一环呀
这小子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能混上个县委书记也不是没有可能
“陶部长,你的意见呢?”杨秀英俏脸上浮起一丝笑容,目光转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