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道人生(太极)-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如果没有韩易,何晴都不敢想象自己现在的生活会是怎样?因此,对于韩易流露出来的爱恋,何晴表面淡化,她的心又何尝不是无比的矛盾和纠结。
  和林康的感情在几个月前已经成了过去,那次在玫瑰园的时候亲口听到从林康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话,终于让何晴下定了决心彻底地结束这段感情。林康早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林康,而她何晴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何晴,既然缘分已尽,就坦然分手,又何必徒增烦恼呢!但是和林康之间感情纠葛的结束却并不意味着她就可以马上接受韩易的感情,何晴不是没有感情的女子,相反,她的感情比起许多人来都显得丰富,并且执着,不然的话,她也不会为了一个虚无的承诺而苦苦守候这么多年而无怨无悔。但是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缘于……何晴自认为已经不是完璧之身,所以她觉得自己根本就是配不上韩易。
  或许对于许多都市新女性来说,何晴的这种思想不但迂腐,而且显得可笑,但是身为一个骨子里深埋着传统思想的中国女性,何晴在任何时候考虑亲人总是比自己要多一些。韩易还年轻,他的未来远大,现在的韩易才二十刚出头就已经创下这么大的产业,假以时日,以他在商场上敏锐的嗅觉以及宽广深厚的关系网,他的事业肯定会更加辉煌,从而成为商界一个举足轻重的名人。对此,何晴深信不疑,也正是因为如此,何晴不想等到韩易功成名就的时候,却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人诟病,让对手找到可以攻击他的借口。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至少在商场就是如此,何晴在许多的报刊杂志上都耳濡目染,有所见识。
  如果要有所放弃,还不如就在开始的时候,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幸福的意义也不仅仅是完全的拥有,即便是自己最终成为那个在背后默默给予他支持,然后在他成功的时候能够安静地站在角落里注视他走上高位的人,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毕竟爱情除了获得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是付出。
  就是这么一瞬间,何晴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没关系的。”不等韩易说完,何晴便接了话,伸手捋了捋额头垂下的发丝,然后嫣然一笑道:“其实这样也好,总是要说明白的,让王经理早一天知道,无论是对他还是对我都好。”
  “嗯,说得也是。”韩易赞同地点头,“那这样的话……不如我们先去吃饭,我说过要请你吃饭的,今天一天的车子赶下来,中午也没怎么好好吃上一顿,现在肚子都有些饿扁了。”韩易边说,边还夸张地拍拍肚皮。在何晴面前,韩易并不需要如在常人面前太多做作,因为在他的感觉里,何晴就如他的亲人一般。
  何晴也被韩易略带夸张的动作逗了一下,好看的眼睛弯成了半圆,笑道:“好吧,好吧,先去吃饭,要是饿坏了你这个老板,可就没人给我发工资了。”
  看到何晴露出的开心笑容,韩易顿觉心里安定了许多。原本他还想一鼓作气说出来的有些话,终究没说,他不想破坏此时此刻温馨的气氛。但是他却不知道,何晴比他想得更多,而且还做出了决定。
  ……………………………………………………
  韩易回到松台两天后,顾江到了松台。
  这次过来,顾江并不是单身一人,随行的还有顾江地产的几个人员,其中就包括了顾江地产的财务副经理,一个高级会计师,一个精算师,另外还有工程部的一个项目经理。
  从如此的阵仗可见,顾江此次过来,是已经打算了不会空手而回,而且从他的准备来看,他对于这次的联合也是信心满满,毕竟这次的联合是早就定下来的一个基调,两次的接触过程中,大致的框架已经搭好,这次过来,不过是就一些细节的问题再进行具体的磋商罢了。
  见面热情地寒暄之后,三方没有再多废话便进入了正题,经过再次协商,以嘉义地产为主体,由顾江地产和立信公司分别注资,根据先前达成的初步协议,其中顾江地产所占股份百分之三十,立信公司百分之五十。不过和当初协议有所不同的是,在总资产方面,嘉义地产做了一些小小的变动,原本嘉义地产在北区拍得的两块地,这次也重新被计入了总价值之中,这样一来,嘉义地产所拥有的资产总额就远远超过了当初估价的一亿。




  第四百三十五章 发展之道
  (昨天一个同学的老爸不幸去世,今天要出殡的,按照这里的习俗要守夜,几个同学过来就直接拉走了,没有更新,请大家多原谅,今天两更补偿。)
  嘉义地产当初在松台北区一共拍得两块土地,其中一块是一百十六亩,而另一块是九十亩。由于当时提早知道松台大学城要落户松台的消息,因此金大牙和韩易的目光也就不再执着于在当时看来属于黄金地段的那几块,而是把重点投向了这两块地方。而得到的结果也和他们的想法相同,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几乎是没什么人看好这两块地,所以遇到的竞争也几乎没有。嘉义地产也便很顺利地拍下这两块地,花费的总金额为一亿三千多万。
  当初的价值为一亿三千万的土地,后来*经过大学城项目的催发和有心人的炒作,整个北区的地价曾经在一个多月之内蹭蹭蹭地猛涨了百分之八,后来才放缓涨幅,但最高曾经涨了百分之二十多。土地是一种特殊商品,和股票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基本上都是属于大宗的交易,牵涉金额巨大,百分之八的涨幅算是惊人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两个月前才又缓慢回落。
  不过无论如何,大学城的概念还是对北区以及整个松台的地价是有所影响的,现在那两块地的价值比起当初拍卖时的价格拉来,也已经上涨了大约百分之八左右,有几块公认为比较热门地段比较好的也还保持在十以上,其中就包括了嘉义地产所购买的那两块土地。
  在北区土地价格最高的时节,金大牙其实也动过要脱手的心思,毕竟就几个月的功夫能够赚上好几千万,这可是比辛苦做事甚至是抢银行都来得更快更便利。
  可以说,对于金大牙的提议,韩易也曾经心动过,毕竟对于大学城的整体规划他们从罗海江的嘴里也是有所了解,要真的说大学城大有可为,那也是两说的事情,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捏在政府的手里,先决条件就是要看政府舍不舍得投入了?另有一个就是要看中海市政府有没有意向要借取大学城的机会让松台区趁机上一个台阶,又或者仅仅是把松台区当成一个孵化器,等大学城成长之后就丢开一边,独自当家。
  当初罗海江透露消息给韩易和金大牙两人,也包含了让他们两人提早囤地,然后再转手赚取差价的意味在里面。这是许多高层人士通常要用的手段,尤其是一些红二代三代之类的,更是对此类的操作得心应手。
  相对于最早期的那类红二代开了一些所谓的信息咨询中心,其实就是依靠上层密布的关系网来搞一些特殊的批文,在那个刚开放的年代,全民计划经济刚刚转型之时,很多事都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某些领域的批文自然是不能随便开放。众所周知,在那个时代,如果能够拿到某个领域第一手的批文,就可以很轻易地赚个盆满钵满,所以说,那个时候的许多高官子弟就是靠这个轻易地挖到第一桶金,而后再转型,办起各种实体,从而成就各种商业帝国。
  而进入九十年代,这个门路开始转换,变成了土地资源,包括当时南海和北海的开发热,都是如此。商品经济发展到商品房产的年代,土地在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必然更加增值,这是高层的人早就可以预见的,他们的消息来源更加全面,也更加准确。
  罗海江的背景不简单,对此类事当然也是耳熟能睹,驾轻就熟了,当然了,罗海江现在有了博思科技这个庞然大物在,自然是不再屑于搞这种花路,但是罗海江没兴趣,并不代表他不可以照顾身边的人,尤其是韩易这样关系亲密的小师弟。
  土地转让,可以让韩易和金大牙两人轻松地赚到一大笔,不过相对于长远的发展,细水长流,韩易经过细致考量,和金大牙商议之后,取得了共识,决定还是走土地开发这条道路,毕竟这才是正道,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正道,那种转手打太极推手的事只能是偶尔为之。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土地拍卖之后应付的这一亿三千多万的土地款嘉义地产并没有一次性地全部付清。实际上,嘉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