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想要进入新秀训练营,想要进入职业联盟,甚至想要打上正式比赛……也许他今天不应该跳过训练,日常训练还是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不过,在正式训练之前,他需要先看看自己的个人面板。他现在才想起来,昨晚比赛结束之后,他根本没有时间检查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更严格一点来说,他甚至不知道昨晚玫瑰碗之上,他到底接受了什么任务。
在脑海之中召唤出系统面板,果然一系列“叮叮叮”的响声就传了过来,犹如交响乐、协奏曲,胜利的喜悦第二次席卷而来,每个人都喜欢胜利,谁不是呢?
打开未读信息,此时陆恪才认认真真地阅读了所有任务选项,前后一共有六个任务,任务要求越来越详细,甚至还有传球成功率、抄截数的要求,这是一个进步,同时也是挑战的增强;但喜人的是,他完成了所有六项任务!
第一次传球,完成,基础点数加一;第一次达阵,完成,基础点数加一;五十码传球,完成,基础点数加一;百分之六十五传球成功率,完成,基础点数加一;抄截数为零,完成,基础点数加一;赢得玫瑰碗,完成,基础点数加五。
现在回想起来,倒数第二个传球,洛根在三名球员的包夹之中,强硬地完成接球,这避免了陆恪传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记抄截,不仅完成了任务,还让比赛得以继续进行下去,这绝对是至关重要的。看来,出色的搭档和队友,在橄榄球运动里确实无比重要。
未来的比赛任务只会越来越困难,他不可能每次都顺利地完成所有任务。现阶段还好,任务失败也没有惩罚,如果未来任务失败了还有惩罚,那可就糟糕了,陆恪暂时没有办法预测出惩罚的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于发现未知没有兴趣。
为了完成任务,坚持日常训练任务就是第一步,很好,他又找到了一个今天继续训练的理由;为了完成任务,他还必须不断地增强自己。
现在,他手上一共获得了……十个基础点数!这绝对是一次质的飞跃,此时陆恪才发现,赢得玫瑰碗的任务居然就奖励了五个基础点数,这比之前任何一场比赛都要多,也许,比赛越重要、比赛越困难,奖励就越多。
那么,十个基础点数,这一次他应该如何添加呢?
第058章 天道酬勤
十个基础点数,这是陆恪得到系统之后,一次性收获的最高分数。但看到一片红彤彤的个人信息面板之后,喜悦的情绪就稍稍沉淀了下来,不要说十个基础点数了,一口气给他一百个基础点数,他也能够挥霍一空。
深呼吸一下,陆恪先是仔仔细细地看了看自己的各个技术单项,然后认认真真地思索起来:他到底应该如何取舍呢?
要么,他可以先让自己达到平均水准,将各项技术的分数都加到及格线之上,至少看起来不会那么惨烈;要么,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赛实战感受,继续增强武器库之中的利器,发挥出单个长项的有效作用,就好像八十一分的长传一样。
稍作思考之后,陆恪就做出了决定,选择后者。
理由很简单,且不说各项技术全部达到及格线之上,到底需要多少基础点数;更重要的是,即使他达到了这一目标,他也仅仅只是一个“平均水准”的四分卫,这样的四分卫在联盟里数不胜数,运气好的就在板凳上坐几个赛季,等待自己的机会;运气差的可能很快就被解除合约,退出职业联盟。
与其保守平庸,不如放手一搏。在职业赛场之上,没有人是完美的,综合水准达到平均线的,大多是平庸之辈;相反,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又或者是优缺点明显的,反而可以发挥作用。
对于陆恪来说,先在进入联盟,站稳脚跟;然后再慢慢地寻求机会,将自己的短板一一补全,这才是最行之有效的选择。所以,决定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十个基础点数,陆恪首先添加了五个基础点数在观察视野之上,原本五十五分的技术单项,现在一鼓作气达到了六十分,总算是及格了。昨天最后两档进攻,无论是对场上球员位置的判断,还是对防守球员的预判,他都出现了失误,由此可见观察视野的重要性了。
随后,陆恪又添加了五个基础点数在持球跑动之上,这项技术一鼓作气地来到了六十五分。
单纯的持球跑动,有点类似于跑卫的跑球,四分卫抱着橄榄球,不断移动,寻求更好的接球目标,在必要的情况下,四分卫也可以自己进行跑球,完成推进。但,这个单项技术必须配合闪避能力、推挡能力、过人能力、虚晃能力,才能完成跑球的推进。
陆恪没有着急地为其他几个项目加点,一方面是因为基础点数有限,杯水车薪;另一方面则是聚焦于自己在口袋里的脚步,左右移动以及后撤步等等,配合观察视野,对于全场的状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然后发挥出短传七十分、长传八十一分的能力。
一下,两下……十个基础点数转眼就消耗殆尽,再次看看自己的技能列表,似乎根本察觉不到改变。革命尚未成功,陆恪同志依旧需要继续努力!
将所有的信息都阅读完毕之后,任务面板重新变得清爽起来,只有“日常训练任务,0/14”这一项指标悬挂在那儿。这也意味着,是时候继续开始今天的训练了!
玫瑰碗结束之后,棕熊队放假三天,短短的假期一眨眼就过去了。今天所有队员们都将再次聚集在一起,正式告别大四球员,也正式结束2010年赛季。
对于陆恪来说,过去这三天的假期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清晨,他依旧坚持执行日常训练任务,然后再投入学校的日常学业之中,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看着完成任务的计数一天一天地往上翻,现在是“2/14”,陆恪就再次充满了动力,朝着又一个任务周期的终点狂奔而去。今天是第三天。
沿着熟悉的街道,一路慢跑着前往训练场,拐弯进入直道之后,深呼一口气,陆恪就一鼓作气地开始冲刺,短短一百米的冲刺,肌肉之中隐藏的力量酣畅淋漓地爆发出来,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猛,耳边滑过的呼呼风声让肾上腺素肆意绽放,全力冲刺过后,渐渐放缓脚步,重新回到原有的步调和频率,然后有条不紊地调整着呼吸节奏,让急促的呼吸逐渐拉长,再次进入耐力长跑模式的悠长呼吸状态。
他现在慢慢地开始适应变速跑的节奏和爆发了,接下来,他应该尝试提高效率——缩短万米完成的时间、加快百米冲刺的速度,甚至是缩短两次百米冲刺之间的时间间隔,进一步挑战耐力和爆发力的极限。
今天的万米任务完成之后,陆恪没有马上停下来,而是再次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了更衣室。
乳酸的分泌让肌肉开始酸痛起来,蹬地的力量有所减弱、灼热的呼吸让肺部犹如针刺、着火的喉咙似乎可以品尝到苦涩,就连摆臂的幅度都变得沉重起来……但陆恪还是咬紧牙关,不断挑战着自己的极点,只有突破了这一关,才能更进一步。
进入球员通道之后,放慢了脚步,脚踝和小腿不由一阵发软,衣服早就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脸颊之上汇成溪流的汗水滴答滴答地打湿了地面,浑身上下所有毛孔都打开,酣畅而舒爽,但陆恪的工作依旧没有结束,掐住了自己的左手脉搏,开始默默地计算心跳——
这是为了测试自己的状态,是否达到了真正的极致?额外挑战之后,身体状况是否能够承受?他应该再加大训练量吗?还是继续保持现有的状态?
“咿呀”,办公室门推开关上的声音让陆恪的脚步停了下来,顺着声音看了过去。
赛季已经结束,球队彻底放假,过去三天时间,陆恪进行日常训练时,训练场都没有任何人;那些带球训练都是等下课之后,拖着洛根在公寓旁边的小区运动场完成的。今天是球队重新聚集的日子,但谁会如此早就过来报道呢?
然后陆恪就看到了凯文,凯文·普瑞斯。
这是一个绝对意外的人选。陆恪微微愣了愣,凯文显然也没有预料到,脚步不由停顿了下来,互相投去了视线,一时间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又应该说些什么。
凯文不喜欢陆恪,一直都是如此,他可以列举出无数个不喜欢的理由,比如说小小的一个陪练却把每一场日常训练当做超级碗进行,小题大做;比如说小小的一个替补却觊觎着主力的位置,趁着他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