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勃选择了跑球战术,不是保守,而是调整,让陆恪更多适应一下比赛气氛,由跑卫完成推进,稍稍减轻陆恪的负担——同时,这也是卡佩尼克担任首发四分卫时,球队战术体系的改变,整个进攻组也并不陌生。
二档十五码。
刚刚因为遭遇擒杀而丢掉了五码,现在就必须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了,陆恪还是不紧不慢地开始进行防守阅读。
进入联盟短短十年,休斯顿德州人根本不存在什么历史传承,也始终不算是一支强队,进攻和防守两端都没有太多突出表现,自然也就谈不上进攻强于防守或者防守强于进攻,球队实力还是相对平衡。
但整体而言,休斯顿德州人防守组的累积和实力还是稍稍占优,屡屡掉链子的进攻组也成为了相对瘸腿的部分。上赛季,马特·卲布率领的进攻组突然迎来了全面爆发,这也使得球队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现在站在烛台球场之上与陆恪面对面展开交锋的这支防守组,缺少明星也缺少天才,十一名球员之中,JJ·瓦特是当仁不让的绝对明星球员,连续三年入围职业碗的强势表现,与球场之上兢兢业业的表现相得益彰;角卫乔纳森·约瑟夫和防守端锋安东尼奥·史密斯(Antonio Smith)则是另外两位关键球员。
乔纳森·约瑟夫是2006年的首轮二十四顺位新秀,但是在辛辛那提猛虎之中却表现平平,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2011年转会休斯顿德州人之后,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全面爆发,连续两年入围职业碗。今年休赛期,约瑟夫饱受伤病困扰,前后完成了两次手术;但全部都是小手术,在强制训练营正式开启之前就已经恢复了。
安东尼奥·史密斯则是2004年的第五轮一百三十五顺位球员,在亚利桑那红雀度过了平淡无奇的四个赛季之后,2009年加盟了休斯顿德州人,但表现也没有太过惊艳时刻,更多还是一名角色型的蓝领球员,唯一一次高光表现出现在2011赛季,数次在关键战役之中发挥重要作用,继而得以首次入选职业碗。
约瑟夫和安东尼奥两名球员就可以窥探到休斯顿德州人防守组的整体形势:
这是一支缺少星光也缺少天才的防守组,无论是老将还是新秀都是如此,但每一名球员都是脚踏实地的角色球员,在防守组教练韦德·菲利普斯的调教整合之下,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如果因为这支防守组里没有明星球员就轻视对手,那么进攻组在他们面前势必将栽跟头。
整体来说,韦德·菲利普斯是一位十分擅长突袭四分卫的防守教练,而瓦特和安东尼奥坐镇的防守锋线更是整个防守组的精英团队,这使得他们在前线对抗之中总是能够抢占上风;而线卫、角卫和安全卫的平均实力、单兵实力都相对薄弱,二线防守的捉襟见肘始终是他们的短板。
刚刚第一档攻防的对峙就是如此,韦德·菲利普斯以出其不意的战术变化完成了擒杀,继而为后续的二档防守、三档防守创造更多机会。
现在,面对二档长码数,休斯顿德州人的防守组站位就明显出现了变化。
三名防守锋线位列在前,四名线卫呈现出“凹”字型站位——两名内线卫微微后撤、两名外线卫则从外侧对准了旧金山49人左右两侧的进攻截锋;而两名角卫和两名安全卫则往后拉了约莫十码左右的空间,四个人却一字排开,分别对位旧金山49人的接球团队。
前场依旧是重点,后场则形成对位,同时,跑卫盯防非常严密。
陆恪立刻就回想起了过去三场比赛的状况。
在三连败的比赛里,可以明显地察觉到,哈勃的战术体系受到了诸多掣肘,这并不稀奇,这已经是旧金山49人在哈勃麾下的第三个赛季了,经过超级碗夺冠之后,他们的所有战术体系都已经成为了联盟的研究目标,其他三十一支球队还借鉴了许多战术,这使得哈勃必须不断求变。
但在哈勃求变的过程中,卡佩尼克缺乏足够的阅读以及预判,这使得进攻组无法抢占先机,只能随机应变,战术变化也就被进一步束缚住了手脚,最终的结果就是,对方防守组往往能够提前做出预判,然后进行针对性安排,在防守中占据优势。
眼前状况也是如此。
休斯顿德州人明显已经提前做出了预判:旧金山49人将选择跑球,所以他们还是在前场布下重兵,希望能够将旧金山49人进攻组逼入三档长码数,那么,陆恪应该怎么办呢?
第1280章 战斗号角
防守阅读。
这是每一位四分卫正式开球之前都必须完成的动作,但这一动作到底观察什么呢?
第一,观察场上球员配置;第二,观察防守球员站位;第三,观察防守战术变化。可以简单总结为,以赛前比赛录像反复观看的学习内容为基础,根据实际比赛状况进行阅读和解析,建立起整个攻防对峙的格局,进而解读比赛。如果可以的话,还需要根据实时变化做出提前预判。
这就是所谓的防守阅读!这是站在场边的主教练和站在战术室里的战术总监所无法捕捉到的比赛细节,只有四分卫一个人能够掌控,但却是每一档进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可以直接决定进攻战术的推进效果。
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觉盲点,就如同棋局博弈一般,有些人大局观更加出色,在进攻与防守之中转换自如;有些人则拥有更多直觉,尽管只能看到部分棋局,却能够在攻防之间寻找到正确的空档。四分卫也是如此。
防守阅读防守阅读防守阅读。
每一位四分卫教练在训练过程之中都反反复复地强调这一点,即使四分卫无法看到整个棋局更无法提前做出预判,但至少应该能够对比赛局面做出基本阅读,然后反馈给主教练,继而对进攻战术做出变动——角色球员就是如此。
整个联盟都知道陆恪是一名用脑袋打球的球员,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防守阅读,出色的全局解读能力和优秀的防守预判能力,这使得陆恪能够在攻防对峙之中抢占更多优势,为进攻组的队友们创造更多空间,同时也为哈勃赢得更多战术布局空间。
但陆恪的防守阅读到底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又能够多大程度上影响比赛走向,却是旁观者无法揣测的内容了。
同样,人们对于口袋四分卫和跑动四分卫的区别待遇也体现在了防守阅读之上。
当跑动四分卫选择阅读选项进攻的时候,他们会提前做出对位安排,然后故意留出一名线卫落单,这使得他们的防守阅读就变得简单直白起来,只需要根据这一名落单线卫的移动,临场做出相对应的改变,就可以完成进攻。
如此战术着实太过简单粗暴,适合大学赛场,在职业联盟就显得小儿科了。尽管现在联盟的三大跑动四分卫总是能够取得比赛胜利,但这就好像对战游戏里的一招鲜,屡屡以一次狡猾的特别战术来赢得胜利,着实难以服众。
这也是卡佩尼克和陆恪的区别所在。
当卡佩尼克站在球场之上,他的防守阅读总是太过潦草也太过简单,往往容易错过细节,更加无法做出预判,这使得他不得不更多依赖自己的本能来完成比赛,同时也使得哈勃陷入了束手束脚的窘境,被迫更多地使用阅读选项进攻。
本来,阅读选项进攻能够赢得比赛胜利,这也没有什么,西雅图海鹰和华盛顿红皮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即使被人们吐槽“一招鲜”,但胜利就是胜利;但问题就在于,阅读选项进攻对于地面进攻实力更加依仗,而偏偏旧金山49人的跑卫群远远不能算是联盟顶尖,同时接球团队本赛季也面临着重重困难,最终进攻也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当陆恪站在球场之上,尽管他的手感和移动都还没有完全恢复状态,依旧需要时间适应;但大脑意识却没有任何迟缓,三周缺席根本看不出任何影响,防守阅读的优势就已经提前显现出来了。
二档十五码的进攻,旧金山49人陷入了过去三周的习惯套路,而休斯顿德州人也同样陷入了过去三周的固定印象,如果继续选择地面跑球,陆恪的压力能够减小,但马库斯却很有可能陷入阵地战,推进效果势必难以达到预期。
那么,他是否应该临时更改战术,继续选择传球呢?
三周前和现在,陆恪的战术选择难免出现了些许犹豫和迟疑。但这也仅仅只是片刻而已。
下意识地,陆恪踩了踩左脚,再次活动活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