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与会的众人都赞赏的鼓掌,高建彬挥手制止,继续说道:“第三就是总结去年的种植经验进行推广,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我们的农业改革之路里来。还有不少的群众去年在观望,我们的成果出来之后他们也就着急了,我们不能抛弃他们,适当的加以引导和资金技术上的支持。第四就是加大生猪和蛋鸡的喂养,专门抽调一部分人来负责,这两大类型的产品都是需求量极大的。现在城市里价格不断的上涨,这也是一条好的生财道路。第五就是成立一个专门的蔬菜肉类蛋类的加工销售公司,形成产销一条龙。这样便于管理和集中生产作业。”
开完会后大家惊奇的发现,高书记还真抠门,连顿午饭也不管,这可有别于原来的开会形式。原来开会的时候不但时间长,一开就是两三天,而且吃饭都是下饭店,每次开会都是石桥镇饭店最热闹的时候。村里的人当着面不说,背后都在骂干部们**。高建彬开会简单明了,一二三点说完就散会,也没有那么多的村干部,开会的时候睡觉打呼噜那种丑事发生。大家对于高建彬的思路是一千个一万个支持,这是实实在在为大家谋福利,没有不支持的道理。等到村干部都走了以后,高建彬和镇里的领导们简单吃了点,下午紧接着又召开了全镇经济工作会议,商讨的是新经济园区的工作。
高建彬指出:“我们对于新经济园区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是做好管理和服务,特别突出的是服务工作,我们石桥镇这次能引进这么多的企业,除了环境地理位置优惠政策外,宣传的就是服务,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要成立经济园区管委会行政服务中心,我们经济园区的潜力还有很大,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看了看大家又说:“我们要增加园区的编制,申请县里市里的各个部门进行驻点办公,实现一站式服务。同志们,大家去年的工作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停下我们对新经济园区开发工作的脚步,固步不前是会吃大亏的,企业不同于我们,他们随时都可以撤离,留不留得住那就看我们的力度有多大。”
高建彬点起了烟对着大家道:“该休息的时候我们都已经休息了,我要大家用最快的时间把状态调整过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年的成绩已经过去了,群众也给了我们高度的评价,还有珍贵的信任,我们的工作没有他们的支持能够达到现在的程度吗,很显然,答案就是不可能。我们没有骄傲的本钱,因为我们做的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了是正常的,做不好那就是渎职犯罪,况且我们的党和政府也给予了我们荣誉,还有更多的升职机会,还有理由来推脱吗?”
第一百零二章 高层的看法
( )韩启明也做了发言:“刚才高书记的发言大家都要记在心里,我们大家是党员,是人民的儿子,是人民的公仆,任何时候党员都要铭记我们的根本,那就是人民群众!下一步我们石桥镇党委会出台一系列的考核,对于石桥镇的各级人员制定出奖惩措施,包括我们这些做领导的在内,该上的上该下的就下。”
严兴旺坐在座位上看着韩启明心里很不舒服,看到高建彬的时候心里发虚,上次开完会以后他就请了病假,一直在家里待着没有出门。前些时候海州市检察院反贪局的调查人员秘密接触过他,他也在对方的诱导之下说了一些高建彬的坏话,高建彬是身正不拍影子斜,他现在却是有些不大敢看四周的人。他知道他现在已经是石桥镇所有人的公敌了,一旦泄露出去,在石桥镇他可就是没有办法待了,高建彬不倒的话他直接就是死路一条,他把前途和命运押到了这次的举报上,反正高建彬也想拿掉他,为什么不搏一搏呢?狗急了还会跳墙呢,何况是人呢!
对于严兴旺这种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自私自利的个性决定了他的命运。他也看出来了,大家和他已经形同陌路了,他现在就是个摆设一样。他看着高建彬心里说:“先让你高兴几天,等着检察院的人来了就有你的好看了,到了那里面可就不是你的天下了。”
这个时候罗大志刚刚挂了来自京都的电话,对于自己的职位他还是很有信心的,老领导虽然从位置上退下来了,但是能量还是很大的,保住他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让他头疼的是家里人没有一个给他争气的,尤其是他的老婆和儿子。罗大志是求上进的人,对于钱财享受等并不是太喜欢,但是他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也不喜欢,能躲得过糖衣炮弹的还没有几个。这段时间他一直有些不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种感觉现在十分的强烈,如同芒刺在背一般。前些时候传闻海州市的张文华要接替自己的职务,但是今天老领导给他吃了颗定心丸,春华市的事情现在余波未平,性质十分的恶劣,所以张文华目前上位的机会不大。
虽然就党内来说副部级的干部很多,但是有实权的副部级手下就很重要了,任何人都不会轻易的舍弃这样的力量,这也是罗大志现在最后的依仗,他现在的身份在这个派系中越来越重要了,特别是老领导退休以后,能掌控的力量逐渐在减弱。罗大志现在发愁的是,关键省委书记周国林现在对于他的工作意见很大,这是最致命的,周国林的身份是南江省的核心,堂堂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话语权在南江省相当有力度,可以说是一言九鼎的。一旦中组部想要调整干部,肯定第一个就会征询他的意见,那可就好看了。
在京都的四合院里,一位精神看起来很不错的老人安静的坐在花架下面喝茶,对面坐着一个年纪在五十多岁的人,熟悉官场的人可能都听说过他的名字,国家财政部部长蒋培德。从大门口的武警岗哨看得出来,老人的级别可是相当高的。实际上在院子里还有警卫人员的,都是国家配置的人员。本来张文华上位已经是定局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网络的力量那么大,随着网民的质疑,张文华的晋升之路也就有些变化了。舆论是现在各级政府必须要正视的,因为网络也起到了社会监督的作用,某些时候会对一些事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蒋培德对着这位老人显得很尊敬,虽然老人已经退休了,但是蒋培德能当这个重要的职位,老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蒋培德喝了一口茶,看着老人说道:“刘老,听说李家的那个小子今天去见首长了。”老人的眉头微微一皱,并没有说话,这样的对话里彼此都知道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蒋培德也没有着急说什么,他知道如果有必要的话老人会说话的。等了将近一杯茶的时间,蒋培德申请依旧是那么的自然,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意思。老人看着蒋培德给自己倒茶,这才说道:“李盛华是李家力推的第三代领军人物,这次又要成为京都的市长,自然李家要带他面见天颜,这是对他的一次考验甚至于磨练,作为一个正部级的重要干部,首长会见他也不奇怪。李盛华最厉害的是他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对干部的选拔培训工作,这也是我党经久不变的一项核心工作,我也是很佩服他的一些手段,他可是没有利用李家的权威来达到想要的结果,估计这一点也是他上位的一个优势。”
蒋培德说道:“刘老,京都市的市长可是负责经济建设的,这么大个京都市他是不是有些年轻点了?”老人微微一笑说道:“我党现在的一项重要决策就是大力选拔优秀的青年干部充实到中高层,毕竟以后的工作还要靠他们去做的。人老了经验多,看待问题看得远看得深,忍性是年轻人所不能比的,但是也有劣势,岁月不饶人啊,精力有些不敷使用了。虽然他才三十多岁不到四十,但是人才也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我们要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和条件,有着李家的支持,再加上他的才智和眼光,京都市的经济又是平稳发展的,他这个市长不难干。我也知道李家是要在京都市市长的位置上推他进入政治局,然后再外放。”
从中南海出来的李盛华全身都湿透了,第一次以国家干部的身份觐见一号首长,他紧张的几乎要语无伦次,但是从小在红色家族长大的他,毕竟不是寻常干部可以比拟的,再说首长还没有上位的时候也会偶尔见到他,就是这样的条件还成这个样子。他把担任省委副书记以来的思路和实施情况向首长做了汇报,这是实打实的没有掺杂任何水分的汇报。他这时候才发现,比起他的父亲来他还是差得很远,那种从容不迫的神情,清晰的思路和对事务了然于胸的状态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