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向思来想去,便决定和康桐去猪厂对付一宿,却被薛林阻住。薛林道:“老三,不用麻烦,先前不是说这儿也有知青么,我还没见过呢,现在引我去见见这帮革命兄弟,晚上我、小晚就和女知青挤一屋吧。”
薛向本待再劝,薛林的手却伸了过来,要拎他耳朵,唬得他慌忙应声,又招呼康桐在家准备洗漱的热水。薛向抱了两床新被和枕头,领着薛林、小晚便朝知青所在的西厢房行去。这新被和枕头,都是薛向早知道小晚和小意要来,特意准备的,没想到这会儿却用上了。
行至西厢房的时候,众知青屋内已经熄了灯火,但还能听到私语窃窃,似在开卧谈会,谈的好像还是猪厂的事儿。薛向敲门,通了姓名,屋内马上有了烛影摇红。未几,破旧的木门吱呀一下,便打了开来,开门的却是半披着衣衫的钟跃民。
其余二人也在惶急穿衣,似要隆重迎接他这靠山屯一把手一般。不多会儿,内间的女知青们也穿好衣服走了出来。薛向没料到自己造访竟闹出这般大的动静,颇有些不好意思,冲众人笑笑,便道明来意。
众知青听说是薛向的姐姐和妹妹,哪里还有不欢迎的。当薛林点出自己也是知青身份,一个月前刚回城的时候,众知青全炸了窝,亲热得不得了。女知青拉过薛林和小晚,就叽叽喳喳,问起了京城的新鲜事儿和薛林在南疆的插队生活。薛向和几个男知青寒暄几句,便把被子递给薛林,不料,却被柳眉手快,一把接过。接被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薛向的手掌,被柳眉狠狠挠了一下,立时便起了红印。薛向想起那日竹影幽窗下的荒唐,心跳陡然加快,道句晚安,掉头便出了大门。
第四十七章 大事
薛林、小晚、小意三个到了靠山屯之后,薛向原本悠闲恬淡的日子便彻底终结了。小晚和小意还好说,薛向这个大姐简直就是假小子、孩子王,又喜热闹,且把薛向还当了小孩子。整天吆喝薛向和康桐跟着她晃荡,或进山捕猎,或下水捞鱼,更有甚者,说碧波潭水冰冷,必有异宝,聚齐了不少青壮,还探了回沈不见底的碧波潭。宝贝倒是没捞着,大鱼、王八却捞回一堆,好好祭了回五脏庙,倒也没白忙活。
半个月来,薛向和康桐实在是被这精力旺盛的大姐头给折腾怕了。二人一合计,想出了个主意,取消了靠山屯的娃娃们的暑假,令其复课,把薛林也塞进了临时教师队伍,才算消停下来。
这日,康桐早早地出了门,领着明兵集训去了;小意跟着小家伙挤进了教室听讲;小晚也化作临时讲师。薛向终于有得了空闲,卧身进了窗下,享受起这久违的惬意来。哪知道刚要入梦,叮铃铃,叮铃铃,办公室桌上的电话跳了起来。
薛向翻身入窗,跳上床后,赤着脚,奔向了办公室,抓起电话,报了姓名,那边发声的却是他大伯薛安远。薛安远先是问了三小在靠山屯怎么过的暑假,又问了薛向的工作情况,嘱咐了几句“戒骄戒躁”、“注意工作方式”,方才说到了正题:“老三,我的问题解决了。”薛安远话很短,里面的内容却丰富无比。
“什么位置,恐怕暂时回不了A军吧?另外,老首长出山的事儿怕是差不多了吧?”薛向七窍玲珑心,薛安远一说,他便明白是薛安远复职的事儿,通过复职的事儿,便很容易联想到老首长的事儿恐怕也有了眉目。
电话那头,薛安远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郁闷。他打这个电话,一来是给这个机变百出的侄子一个惊喜,二来,未尝也没有考教之意,也有听听薛向打算的意思。薛安远回家这大半年也没闲着,虽然对曾经A军的老部下的造访拒之门外,可老战友老领导,该走动、能走动的,也都一一造访。老首长那儿,更是来往频繁,没事儿,便踱步至梅园,同关春雷饮酒、比枪,偶尔也陪老首长打打桥牌,对薛向那日造访梅园的言行也有所耳闻。他心里倒是不怎么赞同薛向“分地论”的那套歪理邪说,却到底确信了这个侄子非是一般的毛头小子。更兼薛向曾准确预言过,老人家去后,京中会起风潮,他便待薛向不再似从前那个只会打架的侄子,而是足于谋商的对象。今次,薛安远复出,确是有了为难之选,便起了勘询的心思。哪知道自己刚露了个话头,薛向眨眼就看穿了,一语道破两道玄机,还真是神了。
薛安远心中赞叹,嘴上却又开了口:“老三,A军暂时是回不去了。这次能复起,已是不易,和我一道出去的老头子们,不知道有多少至今赋闲在家。唉,老首长可是使了不少力,听说你小子的‘老东家’安老将军也说了话的,那边才勉强应承。两个选择,一个是进总参作副总,一个是下岭南军区任副司令兼H军的军长,你小子有什么说道?”薛安远显是心情不错,开起了薛向的玩笑,竟比他是安老将军家的长工。
薛安远话罢,薛向脑子里却飞速运转开了:A军地处京畿,那边不让老首长心腹掌握,是在情理之中。岭南军区是时下十二个大军区之一,地处东南,遥控港岛,位置也是重要至极,和总参的副座稍逊一筹,确也不遑多让,且H军也是岭南军区的主力部队,辖下的第七装甲师更是眼下共和国十三个装甲师中最强大的一个,较之A军军长算是升了不止一级,恐怕是那边有意给交换A军给补偿,看来老首长的力度也不小。
薛向思忖已定,道:“大伯,我看还是下岭南吧。”
“嗯……”薛安远拖了拖鼻音,显是大出意外:“怎么?”在他看来,总参副座对老首长将来的帮助更大,毕竟也算是军机核心了。
“大伯,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是老首长需要您在京畿么?那个层级的较量,已极不是咱们能掺和的了。重要的是,他老人家恐怕还是希望您下去掌握部队吧。再说,老首长能让您起复,恐怕他那边已经差不多了。”
薛向的劝解看似有理,其实私心很多,当然,纵是私心也是善意的私心。一来,他熟知历史,老首长行将出山,是不可逆转的,且那次较量也根本用不到薛安远这个层级的将领。二来,二十个月后,对西南某小国的战争行将爆发,那可是一场恶战,国防军死伤惨重。他既然穿越了,总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变些什么,自然就需要薛安远下去掌握部队。他虽然不通兵法战阵,也不明了武器科研,可作为老党史办的老板凳,研究党史,自然不能不研究军史,对自卫反击战中的全程乃至旮角,都知之甚深。且后世铁血网上的众多的马后炮们,对那场旷日持久的恶战,自然讨论出了许多减少损失的点子和见解。若是由他这个穿越客,提前道出,那就切中时弊,必能挽救无数战士们的生命。但这一切,都得要时间,要实践。薛安远下去掌握部队,正好给了他实践的机会。
薛安远闻言,低眉不语,他还是希望留在京城的,一来,老A军是他的老底子,一手带出来的部队,他放不下;二来,他刚和几个孩子团聚,人到晚年,难免有些儿女情长。不过,薛向既已点透,薛安远略一思索,也明白了老首长的良苦用心。老首长之所以给出两个选择,只怕还是替他考虑了家庭因素。
一念至此,薛安远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了,冲着薛向吱唔几声,算是遮应过了这个纠结的问题,又交待薛向好好照顾几个孩子,注意写暑假作业,最后,又说到时派人来接,不待薛向搭话,啪的把电话撂了。老爷子打电话本是来考校的,结果考校没拦住考生,倒把他这个出题的先生给弄尴尬了,情何以堪?
薛向刚放下电话,门外便传来了争吵声。薛向步出门外,一瞧,便见彭春当头在前,身后跟着一大圈人,人群中两个农妇最是显眼。那两个农妇皆是四十出头的模样,都穿着蓝的大布褂子,手里各自提着锄头和钉耙,脸上皆有挠痕,头发散乱,边走还边骂着乡间俚语,词意污秽不堪,旁边的群众也各自扯着一个劝解,二人才没扑到一起。
一看眼前的场面,薛向就头疼。他最怕的就是这种七大姑八大姨,家长理短的麻烦。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他这个村官更是不想往里掺和。可是人家既然来了,他这个大队长自然不能“升堂”都不喊一声,就直接退堂。
哪知道这“案情”一问,薛向便给自己问出个天大的麻烦,也改变了一段历史。
原来,这两个农妇,一个唤作韩彩英,一个唤作陈来翠,两家本是邻居,五年前因为一只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