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的奥斯卡上成为影史
第四部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恐怖电影——同时也是截止到雨果所知道年代里的最后一部,并且一举将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电影剪辑等一共六项提名收入囊中。
即使是在由观众评分的imdb榜单之上,“灵异第六感”也常年位列前两百名之列,游移在一百五十名左右的位置。由此可见人们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灵异第六感”作为一部恐怖电影,创造了一个几乎不可逾越的高峰,也许单纯从专业恐怖片视角或者是专业影迷视角来看,这并不是最出色的恐怖电影,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是在商业和艺术结合方面最成功的作品,几乎是书写了一个恐怖电影的奇迹,在其后二十年之内始终都没有人能够企及,更不要说打破了。
最有趣的是,“灵异第六感”的巨大成功让印度导演m…奈特…沙马兰(m。night。shyamalan)一举成名,这部电影仅仅是奈特的
第二部作品而已——他一手肩负起了编剧和导演的重担,但却引发了难以想象的惊人效应,让他亲身经历了一把美国梦的过山车,一夜之间登顶好莱坞,成为年轻导演之中的佼佼者。这不是有趣的部分,有趣的是接下来的部分。
“灵异第六感”的巨大成功让奈特一举成为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导演,各大电影公司蜂拥而至——就好像雨果依靠“生死时速”和“低俗小说”创造历史之后一样。但奈特接下来的事业曲线却令所有人大跌眼镜,他先是和“灵异第六感”的制作公司博伟影业连续合作了三部电影,“不死劫(unbreakable)”、“天兆(sighs)”、“神秘村(the。village)”,结果三部电影全部票房惨败!虽然三部作品投资都在七千万左右,亏损不大,但却让博伟影业元气大伤,不得不中止了和奈特的合作。
随后,奈特和华纳兄弟合作了“水中女妖(r)”,惨败!又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合作了“灭顶之灾(ing)”,惨败!和派拉蒙合作了“最后的风之子(der)”,让资金链捉襟见肘的派拉蒙差一点申请破产!和环球影业合作了“电梯里的恶魔(devil)”,血本无归!和哥伦比亚影业合作了“重返地球(after。earth)”,大失败,直接终结了威尔…史密斯的“史皇神话”,甚至为了还债不得不点头同意了“我是传奇2(d)”、“机械公敌2”的开拍。
米高梅2005年被索尼收购之后,新线影业也因为业绩不佳合并到了华纳兄弟旗下,此后好莱坞就只有“六大电影公司”,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派拉蒙、哥伦比亚影业、环球影业和迪斯尼。
奈特几乎把好莱坞六大电影制作公司糟蹋了一个遍——博伟影业是隶属于迪斯尼旗下的分公司,特别是后面几部作品,投资都是在一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而回收的票房就连成本线都超不过,损失惨重!于是,业界人士给了奈特一个花名,叫做“坑遍六大”,又叫做“好莱坞终结者”。
这也成为了好莱坞里的一个笑话,人们都在开玩笑说,不知道奈特下一个坑到底会坑到谁;更为神奇的是,奈特前后失败了那么多次,但好莱坞总是会给他投以信任票,他总是可以再次找到投资,于是这才造就了六大电影公司被坑了一个遍的哭笑不得格局。
在雨果所知道的历史轨迹里,奈特在电影产业里暂时偃旗息鼓,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合作了电视剧“黑松镇(s)”,改编自大卫…林奇的经典作品“双峰(twin。peaks)”,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内部评价十分糟糕。
奈特之所以可以坑遍好莱坞六大,几乎是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连续惨败九部作品,估计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灵异第六感”的巨大成功,从这个侧面就可以看出,当初“灵异第六感”以一部恐怖电影的姿态所取得的成功,对于整个好莱坞来说到底有多么强大的冲击力了——居然让六大制片公司纵容了奈特长达二十年时间。
“灵异第六感”是一部十分细腻的作品,其中三个主要角色——马尔科姆、科尔和林恩是当之无愧的绝对核心,角色都十分饱满而立体,内心的转变更是丰富而真实,这使得三个人的演出将成为决定电影成功与否的钥匙。
现在罗伯特就把这部作品放在了雨果面前,希望雨果出演马尔科姆这一角色,这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角色。雨果的脑海里将此前罗伯特的一言一语都串联了起来,不得不对罗伯特的精心算计拍手叫绝,简单来说,罗伯特几乎给了雨果一个无法拒绝的项目,然后就摆明了这是一个圈套,就看雨果是否愿意跳进来了。
这一份睿智,让雨果都忍不住想要为他鼓掌。
1979心甘情愿
罗伯特一边解说着“灵异第六感”的剧本思想,一边细细地观察着雨果的表情变化。在罗伯特看来,他已经算无遗策了,按照预期,雨果现在应该对剧本充满了好奇才对,但罗伯特却察觉到雨果有一会的走神,虽然很快就回过神来,但回神之后,雨果的眼神里却有一丝丝玩味。
罗伯特不太理解。
在他看来,他的确是使用了计谋,而且从头到尾也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图。雨果不应该因此而不开心,相反雨果还应该因为又有一个出色的剧本而开心、兴奋才对,毕竟一直以来,雨果都是如此——剧本至上,不是吗?而且,他之所以谋划如此详细,就是因为雨果值得,否则他根本不会多花任何一点时间,这就是雨果的价值体现,不是吗?
罗伯特的确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但他却忽略了一点,人终究不是机器,如果人的情感程度能够像电脑指令一般,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那么事情也就不会那么复杂了。
“所以,你觉得怎么样?”罗伯特没有再继续思考下去,决定主动出击。
雨果微微挑起了眉毛,微笑地说到,“我以为你已经知道我的答案了。”这句反讽让罗伯特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他却没有介意雨果的语气问题,而是镇定地说到,“站在我的立场上,我已经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了。但决定终究还是要由你来做,不是吗?”
潜台词就是在说,如果雨果要任性得拒绝“灵异第六感”。忽略这个剧本本身的优势,仅仅只是因为罗伯特的算计太过精巧以至于让雨果不舒服了,那么罗伯特也无能为力。因为在好莱坞,因为任性而错过机会、因为任性而毁掉事业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远的不说,彻底销声匿迹的麦考利…卡尔金就是例子。
雨果现在反而不觉得生气了,他忽然有种十分怪异的感觉。就好像他正在与机器人交谈一般。不是说罗伯特冷冰冰得不近人情,相反。其实罗伯特给人感觉一直都是如沐春风,那种进退得宜、谈吐恰当的优雅,给雨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恰恰就是因为罗伯特那几乎完美的得体,再加上步步精准的计算。就好像是一台运转完好的电脑一般。
这个想法让雨果愣了愣,随即嘴角就勾勒起了一抹笑容,好奇地反问到,“你为什么觉得我一定会对这个剧本感兴趣?”雨果微微歪了歪头,满怀兴趣地看着罗伯特,“你为什么觉得我就是男主角最合适的人选?”
罗伯特似乎对这个问题也早就有所准备了,“这个问题不应该由我来回答,因为我对剧本的解读和你对剧本的关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位置。我认为。你需要阅读完剧本之后,由你自己来做决定。当然,我希望你能够和我达成一致。加入到这个项目之中,让这个精彩的故事搬上大屏幕。”
精准,还是精准。
罗伯特在最需要说服雨果的时候,却选择了退后一步,把主动权交给了雨果。如果不是雨果刚才有了那么奇异的想法,他现在就完完全全被罗伯特牵着鼻子走了。不仅察觉不出罗伯特是以退为进,反而还会以为自己重新掌握了主动权而沾沾自喜。
就连心态的变化。罗伯特都计算得如此精细。雨果的瞳孔不由微微张大,眼底闪过一丝惊讶和无奈,只觉得喉咙里堵了一团棉花,但最后还是化作了无力的笑容,轻轻地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当然,当然如此。”
雨果承认,即使如此,他还是想要看看“灵异第六感”的剧本,因为他的确对这部作品十分感兴趣。不是因为角色,而是因为电影里对情感羁绊的描写,确实戳中了他内心柔软的部分——罗伯特的算计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