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笔跟纸!”周景明又紧接着补充道。
胡玉楼先是一愣,随即连忙点头道,“有有有!我马上让人拿过来!”
周景明是部里面树立的典型,胡玉楼对于他的许多事迹也是有所耳闻,不论是VR6发动机项目,还是缸内直喷技术的发明,全都是这个年轻人想出来的,看他现在的样子,说不定真的能够解决这件事呢!
很快地,胡玉楼的秘书就拿着卷尺以及纸笔跑了过来,周景明拿过东西之后,也不多说,直接就走到车子跟前,开始测量车轮的直径轮胎的宽度,然后一边测量一边迅速的做着记录。
随后,周景明也顾不上什么形象,直接就钻到车底下,测量汽车中部距离地面的间隙以及另外几个相关的参数。
所有的人,包括郑同亚在内,都是有些疑惑的看着忙来忙去的周景明,想要看看下一步周景明会怎么做。
“胡厂长,这位同志是?”郑同亚十分好奇的问道。他之前来过二汽很多次了,都没有见过周景明这个人。
“这位是上汽的同志,叫周景明,来这里是有事找我商谈的。”胡玉楼回答道。
胡玉楼虽然在回答郑同亚的问题,但是眼睛却一直盯着周景明,周景明如此大张旗鼓的做派,肯定是有方案了,否则也不至于这样子。
很快地,周景明就一身尘土地从车底下钻了出来,纸上面也记录了好几个数据。
“胡厂长,这辆车的接近角具体是多大?”周景明顾不上一身的灰尘,头也不抬的问道。
“38度!”胡玉楼立马就报出了数据。
“离去角呢?”周景明继续问道。
“30度!”
“最小转弯半径?”
“18米!”
“挂钩牵引力系数呢?”
…………
周景明每问出一个参数,胡玉楼都能十分笃定的给出答案,对这款车的技术状态,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周景明所问的这些参数,不论是接近角,还是牵引力系数,都是汽车通过性的主要评价指标。
“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胡玉楼问道。
周景明摇了摇头,没有再继续说话,而是手中拿着笔,认真的在思索着,同时不时地在上满写着什么,兴许是站着计算太累了,周景明干脆就趴在车子的前盖上,整个操场上,只有纸跟笔摩擦发出的沙沙沙的声音。
一页纸、两页纸……
一分钟、两分钟……
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着周景明,胡玉楼更是急的来回的走动……
“呼……”终于,在所有人都快等不急的时候,周景明终于长吁一口,然后看着胡玉楼说道,“我刚刚算了一下,临时措施就是增大车轮的直径,至于后续的永久措施,或许还需要更改一下相关部件的结构。”
第317章。0312章 完美解决
“增大车轮的直径?”
周景明这么一说,胡玉楼等人当时就愣住了,搞了半天,这就是周景明的解决措施?
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些?
“小周同志,你说解决车辆通过性不足的临时措施,就是简单的增大车轮直径,有什么理论依据吗?”胡玉楼好奇的问道。以他的知识储备来看,并不清楚通过性跟车轮直径的具体关系。
既然增大车轮直径可以的话,那为什么不是增大车轮的宽度呢,是不是也是一样的道理?
周景明笑了笑,然后拿起手中写满验算过程的草稿纸说道,“车辆的通过性设计,是有粗多的理论依据的,我刚刚问胡厂长接近角、牵引力系数这些参数,就是为了验证通过性的设计到底符不符合要求。”
“那你的结果是?”胡玉楼盯着他问道。
“通过性有两种指标,一种是支承通过性,另一种则是几何通过性,支承通过性的设计参数是完全满足行军要求的,不论是牵引力系数,还是牵引效率,都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问题就出在几何通过性上。”
说着,周景明将纸翻到了第二页,“根据刚刚这位解放军同志描述的现象来看,军车在遇到山地路况而产生的通过性不足现象,是由于顶起失效引起的,从车辆的牵引挂钩力来分析,地面土壤的切应力和剪切变形……”
接下来,周景明便从汽车理论的角度,详细的解释了为什么增大车轮直径,就能使得车辆的通过性得到改善的理由,最初的时候,胡玉楼以及王援朝等人还能听得明白,但是越往后,就越觉得迷糊,感觉跟听天书没什么区别。
“……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来,增大车轮的直径,比增加车轮宽度更有利于减小压实阻力,而压实阻力的减小,将会对车辆的通过性,有很大的改善。”周景明指着一个看起来十分复杂的公式说道。
胡玉楼恍然,周景明的回答解释了为什么会是增大车轮直径而不是增大轮胎宽度的原因,逻辑清晰,推理缜密,没有丝毫的破绽!
想到这里,胡玉楼忍不住多看了周景明一眼。
“你说的这些只是笼统的解释了如何增大汽车通过性,又如何证明,对于减少车辆的顶起失效也有作用呢?”胡玉楼继续问道。
“再看这个。”周景明笑了笑,似乎早就会预料到胡玉楼会问这个问题,“车辆的顶起失效以及触头失效,都是有着障碍的极限条件的。这款军车之所以在山地路况中无法通过,就是因为边境的路况条件,已经超出了车辆设计的极限条件。”
说着,周景明又象征性的在纸上画了简图,“这个代表车轮直径,这个代表地隙直径,可以理解为车辆在通过高地时候的场景,同志,能问一下边境那里的土坡,高度都有多少吗?”
郑同亚想了想,然后就把大概的数字告诉了周景明,虽然周景明说的东西他也听不懂,但就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不明觉厉!
“……经过一系列的推算,可以看得出,发生顶起失效的条件就是这个,跟车辆的轴距,车轮的直径都有着紧密的关系,代入相关的数据,就能得出,以目前汽车的参数,是没办法完成通过这么高土坡的任务的,而轴距这些条件,短时间内无法做出改变,唯一能够变动的,就是车轮直径了。”
当然,从直观上来说,车轮直径的变大,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离地间隙,但也并不是说,车轮直径增大,离地间隙就一定会跟着变大,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理论作为支承的。
胡玉楼再次陷入了沉思,周景明刚刚给出的推理过程,他大概听明白了,确实很有道理,而且实施起来,也并不困难,毕竟相比较车架的轴距,车轮的轮胎是可以定制的。
这一点,作为临时措施,的确很简单!
“那要不就按照这位同志说的,换一个大一点的车轮试一试吧,如果行的话,就先按照这个方案来,不行的话,再另找办法?”郑同亚看向了胡玉楼问道。
“好!那我们就试一试!”胡玉楼当即就点头道,“小周同志,麻烦你给出一个具体的车轮直径参数,我今晚就让人连夜打造出来。”
“就按照这两个数据,分别打造四对轮胎以及轮毂。”周景明很快就把数据给了胡玉楼。
二汽这边,是有着一整套的零部件供应商的,胡玉楼很快就将这个任务安排了下去,并且下了死命令,明天晚上之前,一定要把满足要求的东西拿过来,没有合适的模具,就是用手敲打,也要做出来!
军车通过性不足这件事,暂且就告一段落了,晚上的时候,胡玉楼在工厂的招待所,好好的招待了周景明以及郑同亚等人,对于周景明今天的表现,胡玉楼也是给予了高度的赞赏,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给出如此缜密的理论推导,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美美的睡上一觉之后,第二天上午,几个人刚刚吃完午饭,胡玉楼的秘书就来通知他们,轮毂以及轮胎都已经准备好了!
因为事态紧急,胡玉楼不敢耽搁,当即就带着郑同亚等人来到了操场上,并且指挥工人将这辆东风铁甲的车轮给更换了下来。
“找一个地形跟中越边境差不多的地方,做一下实验就可以了。”车轮换好之后,周景明说道。
“这种地方好找,十堰最不缺的就是山地了。”胡玉楼笑着回答道。
一行人坐上车之后,车子很快就被开到了距离二汽不远的一个山地,下车之后,胡玉楼问向郑同亚,“郑同志,这里的地形,跟你们在边境那里遇到的,相差很大吗?”
郑同亚摇了摇头,“比我们遇到的地形还要复杂呢。”
“那就在这里做一下通过性试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