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1979-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和招呼他们进屋,然后一人给泡了一杯茶。
  不一会儿,刘大壮和陈永强等人都来了。
  李志爷俩也来了。
  “比你爸还高了。”李和一时想不起来这孩子的名字了。
  李志提醒道,“大昂,跟你叔晚上多喝,没你叔,你读个狗屁书。”
  他也一直感念李和借钱给他让孩子读书。
  “孩子自己争气罢了,和我有什么关系。”李和才清楚叫李昂,“坐,你在哪读书呢?”
  “郑大。”李昂很腼腆。
  李和笑着道,“有出息。”
  能考进郑大是很不容易的。
  后来实行211大学工程,郑大成为了荷兰唯一的一所211院校。
  当然,还是因为“一省一校”的布局才进的。
  这对一个人口大省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不但只有一所211院校,连一所985院校都没有!
  俗话说,“政策是火车头”,有了政策的导向,发展会大大加快。
  作为一个落后地区,作为第一人口大省,作为东西南北交会的中原地带,作为民族传承的祖根之乡,荷兰理应得到更多的政策眷顾。
  看到的反而是政策的冷淡。
  荷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但荷兰做出的贡献和国家给荷兰的政策倾斜不成比例。
  荷兰有一亿人口,一直人才辈出,三国时,蜀吴联手,也未能胜取以荷兰为中心的猛将贤士如云的魏国,确非等闲之地。
  在中国历史上,荷兰多次处于帝王文化的顶端。
  解放后,占全国人口十三分之一的荷兰一直没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唯一能拿出的手的焦作工学院还被搬迁到了首都和徐州,改成了中国矿大。
  这正常吗?
  如今却没有相配套的大学,对于荷兰的学子来说太吃亏了。
  所以不要问荷兰的学生有多苦逼,荷兰每万人中只有0。757人拥有进入‘985’高校的资格,全国倒数第三。
  京大在荷兰招生60个人,平均每14000人才能拥有一个指标,而首都考生考生上京大的概率是荷兰的46倍多。
  自主命题以后,李和曾经亲自做过荷兰卷,简直要替这些学生怀疑人生。
  李冬出现在李和面前的时候,李和差点没认出来,吃的五大三粗,“哥,你回了啊。”
  他毫不客气的朝着李和的肩膀重重的拍了一下。
  “坐。”李和虽然不高兴,可啥也没说,还是客气的给了一根烟,“你这什么时候回来的,听说在粮站了?”
  “哥,哥,抽我的,中华。”李冬大着嗓门,给旁边人都散了一圈的烟,然后才转回头对李和道,“去年回来的,粮站大事没有,天天小事一堆,反正落不了快活。”
  一张大桌子,满满的人,实在坐不下了,李和就下来了,让李隆上桌陪酒。
  李隆这两年的酒量算出来了,一斤白酒喝的跟玩似得。
  李和上厨房端菜,见李燕也在厨房帮忙,就笑问,“燕子,高三了吧。”
  “恩。”李燕一直都是个腼腆的姑娘。
  “怎么说?有信心没有,有什么事,跟哥说。”
  李燕点点头,“知道了,哥。”
  “行。”李和想了想,也没给承诺,如果她到时候真的想继续上学,他会尽力帮着给他找个大学上,实在不行跟老四一样出国都没问题。
  何老西和吴驼子现在戒烟戒酒,随意扒了点饭,早早的从桌子上下来了,却又把李和给拉了上去。
  刘传奇对李和道,“你看着吧,咱们都已经一人喝了有四瓶啤酒,你可不能熊!”
  “你老大,你开口,我得敬你!”李和笑着开了瓶啤酒,杯子倒满后,就朝着刘传奇举了起来。
  这顿饭一直从从五点钟吃到夜里八九点。
  十个人,喝了八箱子啤酒。
  李和喝的眼都睁不开了。


第0452章 父子
  他把众人送走,随意洗了下,躺床上啥都不管了,收拾厨房自然有王玉兰和段梅婆媳俩,何况李燕那丫头也懂事,也一直在帮着刷锅洗碗。
  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窗户口外面树上的蝉鸣,田地里的蛙叫声,这交响曲真是“和谐”,他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可是房间里的蚊子嗡嗡声,让他烦躁,床前明月光,蚊子很嚣张,他的巴掌挥个不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咬得又疼又痒。
  堂堂一米七的高大身躯,被叮脚心真的好么,他猜这一定是个鼠目寸光的蚊子!
  突然啪嗒一下,他拍自己脸上了,脸颊被蚊子咬了,这下真的恼死了。
  这是嫌脸上痘不够多?
  腾地一下坐起来,把电风扇开到了最大的档位!
  虽然蚊子还是要喝他的血,但他要让它们抗着大风飞过来喝,累死它们,必须让它们知道不付出就没回报!
  再说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这么高,喝也喝死他们!
  “点个蚊香,能费多大个事?”李兆坤拉开灯,送了一盘蚊香过来。
  “放那吧。”李和确定自己没有喝醉,可是就是感觉哪里不对?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父爱?“有事?”
  李兆坤放下蚊香,却还没有走,点了烟,对着屋子房梁打量。
  李和心生疑虑。
  李兆坤喝了不少酒,看起来还很精神,他深知责任重大,能不能从儿子手里捞点进项,就看怎么说话了。说话声音放得更低了些,“没事。”
  声音虽然低,眼中却发着点平日里所没有的光。
  这点光里喊着急切,兴奋,还有点骄傲。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为自己曾经都不待见的儿子而骄傲了起来。
  我——一个横草不拈竖草不动的人——会有这样的一个儿子,我还怕什么?
  他曾经有过干事业的希望,不管怎么说,横竖都要解决吃喝上的迫切问题,即使他有赚钱的诚心,财神爷的庙没有少拜。可是无能为力,一辈子东逛西逛,对生活依然不能自主,像失去舵的孤舟,在淮河里飘荡。
  他曾经在李庄有过热情的讲演,表示一定要出人头地。
  嘴里尽管花哨,心中却是缺少一股子心气。他说什么,与相信什么,完全是两码事。他懒他知道,在他心里,活着理当吃好喝好,闹酒、打牌,奢华舒适。
  从年轻到老,他都开始埋怨,这天,这地没给他机会。
  天幸的是,他两个儿子还算争气,他能去享几年清福了。
  老李家发迹后,他开始有点派头了,总觉得整个洪河桥公社没有比他好的。甚至曾经的好基友王老鼠,他隐隐都有点瞧不上了。
  他所结交的朋友有不少都是所谓的场面人物,王老鼠这些人曾经就是他所认为的场面人物,每当他与这些人物在一起打牌、吃酒、鬼混,他总以为他的朋友中必定有一两个会发迹,那么他就会跟着沾光。
  和这些朋友在一起,他的模样和做事风格一定够格,绝对不寒碜,一些圈子都想办法融进去,哪怕低一头都不甚介意,与会赌会喝一样,这都是交际的需要。
  现在呢,他不会这样想了,公社书记见着了他,都得给他敬烟。连县委书记,他现在都敢直入公堂的去拜访,王老鼠这些人哪里还能容得了他眼里?
  如果他心里有遗憾的话,那就是他儿子没有做官。大儿媳妇去年回来的派头,让他记忆犹新,来拜访的领导络绎不绝,据他四闺女说,这些都是市教委及县教委的领导。
  他虽然与有荣焉,可是绝对不会去沾媳妇的光,这点脸面他是绝对要的。
  那么,假设,他的儿子要是做官了呢?
  他岂不是又多了一些可以展览的东西,而更提高些自己的身份吗?
  这些当然不是妄想,何军副市长曾经跟他说过,你儿子要做官,那比副市长还大。
  乖乖,比副市长还大!
  做副市长他老子,这个绝对可以有!
  “真的没事?”李和觉得哪里不对劲。
  李兆坤第一次关心起来了儿子的事业,一根烟还没吸完,又点起来了第二根烟,问,“你就没什么进步的想法?”
  “什么意思?”李和摸不清他老子这思路,也坐在床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李兆坤清了清嗓子道,“小览他妈大小都是个官了,你咋什么都不是呢?”
  “你怎么想问这个了?”李和受宠若,他爹能把问题升华到这个高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说李冬,一个初中都没上完,人家还大小是个粮站干部呢,天天拽的二五八万,我意思是你这大学生呢,怎么也比他强吧?”李兆坤由衷的不喜欢自己这个侄子,他也是见过县长、市长的人,也没有这么大的架子啊!
  “我做生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