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手交叠在翘着的二郎腿上,慢条斯理的道,“咱们家就一个闺女,可比儿子还稀罕,她大哥二哥从小那我们是往死里打,就这丫头我和她老子一个手指头都没戳过。好在她争气,学习比俩哥哥用功的多,我们庄上就她一个女孩子考上了大学,剩下的虽然不是什么睁眼瞎,可是也差不多。不说她是百里挑一,可从来不跌份,这些年来说亲的,没一百也有八十,又是允诺房子,又是允诺车子,还说什么让她过去就当什么老板娘,咱们哪怕再穷,可也没有见钱眼开的道理,这不都拖着嘛,好嘛,这丫头居然自顾自的谈起来了,还是外地的,我跟她老子愁归愁,可做老人的不好反对,谁让俩人对眼了呢。”
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确,有房有车有什么了不起!
我闺女就是闭着眼睛挑,都能找到这样的人家,何必找你这样的外地乡下人!
还是个没学历的!
“哎,做父母的心思可不都一样嘛。”三婶笑眯眯的,她不傻,听得明白话里的意思,她更不是善茬,要不然就不能在与婆婆的多年斗争中保持不败之地,没有三两三,哪里敢随便做老李家的媳妇,唯一的例外就是老大媳妇王玉兰,因为老大不过日子,老太太心疼的多,基本不会硬杠,至于她和老二家媳妇就没有这个待遇了,老太太横挑挑鼻子竖挑眼,得由着跪接跪送才对。
她挑着眉毛道,“这乡下人跟乡下人是不一样,要说前十年,我们过得谁都不如,平常看人家蒸个大白馒头都羡慕不得了,哪里像咱们逢年过节才舍得蒸一锅,那日子现在想想就不是人能过得。不过,老话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不能说大富大贵,可两家宾馆,一个饭店,六处门面,加上两家厂子在收股息,还是够生活的。越老越没什么能耐,孩子都看不上,这不我家老大丫头大学毕业以后,自己做着自己生意,前天去店里看了,哪怕雇着十来个人,孩子自己照样忙得脚不沾地,我们老的帮不上忙,只能心疼着。这小的吧,家里老儿子,总归是惯着一点,小时候淘里淘气的,看着都是没辙的,可说长大就长大,居然一个人能把300多平的超市搞的有模有样,加上自己就四个人,一天到晚把自己累的不成样子。”
她说的没有丝毫的停顿,实在是因为这些话在心里酝酿已久,只是没地说,方圆几里地,都晓得她家是跟着李兆坤家大儿子起家的,无理由的显摆倒是落人笑话,再说,要是传到李兆坤耳朵里,说不准还得遭白眼,李兆坤都没有她们富!
此刻,离乡八百里地,没有相熟的人,还不是由着她得瑟!
至于李和,她就忽略了,因为她相信,在这种场合,她这个大侄子是能理解的!
被这么一阵抢白,彭家的人一时哑口无言,李和为了缓解气氛,笑着道,“彭家婶子,彭叔叔,你看看这样行不行,大小定这些礼一个都不能缺,俩孩子都是刚出社会,手里都没积攒,咱们大人都得帮衬一把,口袋里得有点压身钱,彭月,李阔,老人不小气,给你们10万,怎么样?”
说是给小俩口的压身钱,实际上是给彭家的彩礼钱,至于彭家让不让彭月带回来,那就是另外一个事了,但是他话得这么说。
这是他和李兆辉一早就商定的数。
在偏远农村给个三千五千是差不多的数,但是在沿海或者一些大城市,一万是起步,五六万不算多。
要是真抬死杠说这是封建陋习,除非貌比潘安或者能说会道,真能遇到眼瞎的姑娘,要不然打光棍的概率还是挺高的。
李阔看看彭月,彭月看着自己父母。
彭地华咳了一下道,“来,亲家,咱俩碰一杯。”
“我一口干,你随意。”李兆辉高兴的站起身碰杯,彭地华这是同意了。
“你这站着算什么,搞的我都不好意思坐着了。”彭地华也跟着起身了,李家的出手阔绰程度,超出了她们俩口子的预期,所以此刻答应的自然是毫不犹豫。
这顿饭吃到三点钟,李燕开着一辆车,董浩开着一辆车,一起往李阔的新房去,喝杯茶的同时再商量婚礼的具体细节。
“这里以前自新路以东到陶然亭一带是乱葬岗子,生意最好的就是旁边的棺材铺。”
李阔的小区在陶然亭公园的对面,正儿八经的二环位置,环境好,学区好,房型好,但是彭地华还是挑剔了一下,“前面的过街楼,我以前往城里送碳,常走,一到下雨,全堵着,人都没法过去。”
李阔道,“菜市街口要改造,过街楼全部拆,到时候环境就好一点了。”
这房子是他姐姐李燕给他的,而他自己还欠着李和一屁股债务呢,自然没有能力买新房。
三婶自然见不到儿子受这种委屈,老丈人都不行,插话道,“我虽然是乡下妇女,没什么见识,可我听说,这城里很多人都是等着公家分房的,一个月拿着六七百的工资,也不是说能买房就能买房的吧?”
“我们都还年轻,时间长着呢,要是真不满意,我们自己挣钱,自己再买一套。”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话的彭月这个时候不得不调和一下。
“你懂什么。”彭月被自己老娘白了一眼。
大定小定商量好以后,自然是择日子,一致同意在十一这天结婚,最后的分歧出现在举办的场地上,彭地华要求在他们本地,而李家要求回乡下,他们娶媳妇,自然要大办!
第1089章 分歧
他李兆辉可就这么一个儿子!
儿子娶媳妇这么大的事情,他肯定不能迁就,再说,他现在好歹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是在场面上混的,要是就这么随便了,人家指不定怎么挑他理呢!
所以,对李家来说,没有丝毫妥协的可能!
“我可也就这么一个女儿。”彭地华更不会退让,他俩儿子结婚的那会,限于经济条件,都是办的很潦草,在外面人情往来多年,只见出去,不见进来,要是不趁着嫁闺女回点本,以后就更加的没有指望了。
这很现实。
“要不然这样吧。”这么简单的事情弄得不可开交,让李和无奈,他建议道,“虽然两地比较远,但还是可以各办各的。”
“十一当天能跑个来回?”李兆辉这次不怎么支持侄子的意见,要是在老家,两家同时办那是常态,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可是这两家相距千儿八百里地,除非开飞机才有本事当天倒腾个来回。
李和道,“何必要在同一天办,咱们明年十一老家办了,反正回头两口子都要回门,这边女方的亲戚再另行办就是了。”
李兆辉刚高兴的要点头,却不想又被彭地华给否定来了,“国庆节统共就放两天假,我这边亲戚也就十一才有点时间,好嘛,你那边办完了,临了我这边亲戚聚不齐,像什么样子,这不白扯嘛。”
“实在不行,就婚期提前,春节就结婚,节前在老家办,节后回来这里办,不用等到明年十一。”既然协调不了,李和只能出这么一个注意了,此刻既没有五一小长假,十一大长假,只能这么整了。
“提前?”
两家人都有点愣,本来商量好的是明年结婚呢。
李兆辉摸摸胡子道,“离春节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可有点紧啊。”
“紧什么紧,能有多少事?”三婶自然想早点把媳妇娶进门,好了了自己心愿,“无非是通知下家里亲戚朋友,再镇上买点菜,家里杀两头猪,能费什么事?”
“那就春节吧。”彭地华想想就同意了,眼前姑娘已经和人家挪一起非法同居了!
所以早比晚好,万一生米弄成熟饭,他的面子就难看了。
最终两家还是愉快的决定了。
那么,放大小定就要提前,李阔又不得不开起了李和的捷达,送上聘金、喜饼、茶叶,又带着彭月去买了三套衣服,金银首饰。
眼看婚期要到跟前,李兆辉老俩口慌里慌张的要往老家赶,李和给买了一些东西,又亲自送上了火车。
从火车站回来,李和去了一趟公司,无风无雪,有点阴冷,但是太阳正好,把人整的懒洋洋的,所以即使是在冬季,大街上依然熙熙攘攘,没人愿意辜负这好天气。
凭着他在京城混两辈子的经验,他练就一个本领,就是他的一对招子可以在人头攒动中分得清本地人和外地人。
外地人大多匆忙,急急慌慌,这两年,外地人进京不像以前需要开村、乡、县三级证明,所以人越来越多,搞科研的浦江人多,当领导的南方人多,开饭馆的川粤人多,这些年盖了多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