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证利润最大化。
而在国内市场,一代二代的差别不大,而增加产能比产品更新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李建点了点头,
“廖主任,这可是头等大事,你就帮帮忙吧,小何勇,你跟我来,我去找人给你办入学,就当做先奖励你哥哥了,不过何超,我跟你说,女朋友的事情你可得抓紧,要不然小心我让你弟弟退学。”
开着玩笑,李建带着何勇跑去找了老段,老段在人脉方面可比李建跟李红军强太多了,好歹人家也是处级的专业干部,这一会儿答应出去的电话机也得有几百台,还能不赚点好处回来。
一听李建说让何勇上学的事儿,老段当即拍了胸脯,当着李建的面抓起来了电话,两分钟就搞定了。
“好了,明天就能去上学,不过去之前得带一台电话机去,至于钱你不用担心,市场价三千块,咱给县里给的是两千,这个我说是回报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其他局都是给的两千五,至于什么学校医院企业,我们定价都是跟私人购买一样,三千块,这部电话他们不用咱们便宜,还多加了一百块。”
老段仿佛回到了自己当团长的年代,春风得意啊,好像自从转业到地方之后,除了刚开始那一年收录机厂还算吃香,有不少人拿着各种各样的条子来找他买东西,往后可就是他求着人家帮忙卖产品了,而且当年跟现在这种规模可没办法比,连他部队的老首长,都辗转找到他办公室的电话打过来,就是要几台电话机,要知道那可是在省城和京城的老领导啊。
“好,何勇,快谢谢段厂长,然后你就去跟你哥说一声,明天我放他一天假。”
李建把何勇打发走,拉着老段出了他的办公室,把那些还围着老段的人晾在一边,
“段书记,我们的人手不够啊,你看您老是不是再加加担子,帮我们招点合适的工人回来?”
李建把抱着隔壁,眼巴巴的看着段铜山,这没办法,他是研究员,不是企业家,所以没什么招人的经验,而且从这一个月的经验来看,他对这个年代的企业管理,也确实不是很擅长,拿产能不足这件事情来说,他首先想的就是改进设备,而到现在才想起来招人。
这都经历过后世那种工业密集化产生的后果,提高产能最快的方法是上生产线,而不是招那么多工人,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可比招工人培训要快得多,而且质量也更容易控制。
段铜山摸了摸下巴上并不存在的胡须,皱起了眉头,
“小李啊,其实从别的工厂招人,他们虽然是熟练工,但是你知道,他们都混成老油条了,偷懒耍猾,而且人家原本都是企业里管养老的,我们去招,他们不一定愿意来,反正我们现在的生产并没有什么太专业的,就是操作这些机器,外带手工焊接,不如你招一些新手来。”
“招新手来,那还要从头培训,而且这些人我们不了解,良莠不齐,万一是些地痞混混,不是浪费我们工作么。”
李建觉得这个想法不妥,招一些其他工厂的熟练工人,大不了多给钱就行了,后世那些国企里的人才,很多不都是被所谓的合资独资企业用高薪给挖走了,这说明,只要有钱,人才也不是问题啊。
“我们专门挑那些人品能保证的不就行了,绝对听话听命令,让你一声令下,刀山火海都跟你冲。”
老段笑了,笑容看在李建眼睛里,觉得很危险,这老头看起来是早就打好主意了啊。
老段这么说,有纪律性,能保证人品,不是部队的是哪儿?
记得,百万大裁军似乎要开始了啊,难道老段说的是这件事情?
“那段叔你帮我参谋参谋,上哪儿去找这么多人去啊?”
既然老段想卖关子,李建也就打蛇顺棍上,反正杂事还是要交给老段他们来解决的,适当的时候突出下属的能力,似乎也是一种领导艺术。
“这事儿你就交给我吧,保准你满意。”
老段打了包票,李建又跟他商量了细节,三十多个工人无所谓,但是招多了之后,这个规章制度的建立,工人之间按照技术水平划分等级,加班加点应该如何补偿,开发出有利于生产的工作模式或者新发明创造应该如何奖励,这一聊又是几个小时过去,直到老妈袁开春拎着扫帚挨个办公室的找到这儿来,李建才赶紧跟着老妈去吃饭。
袁开春一个人忙活不过来三十多个人的饭,李建又从老廖的嘴巴里听说段铜山的妻子也没有工作,便让李红军出面,把老段的妻子王爱兰请来给袁开春帮忙,也算缓解一下老段家里的生活压力。
这会儿王爱兰看到袁开春提着李建的耳朵走进来,连忙过来阻拦,
“她姨啊,别介,别介,这耳朵不能扭,我们村里一个孩子不听话,他妈妈扭耳朵,结果那孩子聋了,耳朵那么精细,经不得乱扭。”
这一刻,李建从来没觉得自己把王爱兰请来帮忙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第二十七章看望
刚吃过饭,李红军骑着三轮车回来了,袁开春连忙给他盛上一碗饭,又倒了上尖的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放在他面前,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儿啊,那天你抽空回学校去看看吧,我来之前有个小姑娘上咱家找你,好像是你们班的学习委员,说李老师病了,想组织班里同学去看看,我觉得你们老师挺好,你想请多久就放你多久,回头买点东西过去看看吧。”
“嗯,那我等会儿就去,估计是听说我没参加考试急的,这也怪我,跟那个什么邱志鸿聊的时间太久,结果耽误了数学考试,要不然让她高兴高兴还不是挺简单的。”
李建已经吃完,留在晨光厂也没什么作用,叫上刚吃过饭的何超,让他骑三轮车送自己去长途车站。
刚一出门,猛的拍了一下脑袋,自己还是情商有点低啊,人情来往水平比老段差太远,看老师总得买点东西,父亲刚才不还是提醒过。
“算了,送她一部电话吧,请假这么长时间也怪不好意思的。”
李建跑回仓库,找到老段,跟他说了一声,又在出货单上签了字之后,领了一部电话机出来。
当然,装电话机的包装箱子,就是用的李红军厂里制造的瓦楞纸,而李红军觉得送去印刷厂单独印几个商标上去太贵,就这样用光秃秃的纸箱子装着电话,让人想不到里面装着这么贵重的东西。
“贷款下来,如果剩下钱的话,得抽回一部分给造纸厂里买一台小型的喷码机,或者印刷机,早知道自己要买,当时何必让印刷厂赚我们的纸呢。”
坐在何超身后,李建有点心疼那些送给印刷厂的纸。
赶上长途车抛锚,换了一辆车之后赶到春江一中已经是下午五点,临近放学的时间,李建一路小跑着跑回教室,已经累的气喘吁吁。
还没等进门,就听见教室里面乱哄哄的,似乎在争吵着什么。
“不等了,他常年不来,这次的事儿就是因为他,还等什么,再说了,他来了能出几个钱,扣bi一个。”
这是班长董建的声音。
“对啊,你看他那豆芽菜的样儿,能出什么钱买东西,我估计能拿五块钱出来就不错了,班长,要不你帮他垫上算了,你不是出了五百块么,买什么东西看李老师买不到,。”
董建的跟班赵冰跟着起哄,果然他一说董建出五百块,让这些只拿着十块二十块准备一起买东西的学生一片哗然。
“我的天啊,五百块,董建家真有钱。”
“就是,人家爸是厂长,你能比的了么,哎,我这十块钱都不好意思交了,可我也不能再回家去要了啊,要也来不及了。”
一群同学在下面议论,无不是羡慕的样子,这样的效果让李建很满意。
林晓丹看到这样的情况,只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刚才就是她力主在等李建一会儿的,也就是她中午放弃休息和看书,骑着自行车跑到李建家里,告诉的李红军。
她觉得,这个时候李建不去,会让别人觉得李建太没有人情味了。
“李建同学一定回来的,我中午跟他爸爸说过了,而且你们想想,李老师是因为李建才生病的,这不正说明了她对李建看重么,所以我觉得我们再等李建一下比较好,哪怕他什么东西都不拿,让李老师看到我们全班六十个同学都到了,也会很高兴。”
“是啊,李建不去考试又不是他自己不想去,是江州一中怕我们超过他们,李建各科都能拿满分的事儿也不知道是谁传到江州去的,哼!”
林晓丹身后也是一位住校的女生,名字叫崔娜,跟林晓丹一样学习比较刻苦,看董建这样的纨绔子弟还不如木讷的李建顺眼。
“什么江州一种捣鬼,你们还真拿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