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持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复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上面说得复杂,说简单一些,那就是:如果要制出杂交水稻并且大规模的播种,必需通过“保持系”给“不育系”生产出大量杂交种子,再通过“恢复系”给“不育系”恢复正常,让其自交结实,进而便能够生产出优良杂交水稻。
  “简化其中一道程序,还请莫白先生指点。”
  “三系杂交水稻的话,我觉得可以简化其中的保持系,如果不需要通过保持系,只需要不育系与恢复系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杂交水稻种子,是否也能生产出大量的杂交水稻。”
  这可不是莫白瞎吹。
  这种技术可是前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石明松”推出来的更为先进的杂交水稻技术。
  只是可惜,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前世2013年得奖的石明松,其实早在1989年就已逝世了。
  但石明松逝世,可他留下来的更为先进的杂交水稻技术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不用保持系?”
  看着莫白说出的一个观点,坐在电脑面前的袁老一愣。
  而同样,愣住的不只是袁老,还有一些在边上看热闹的朋友。
  袁老亲自上微博,这可是很难见的。
  更为难见的是,莫白竟然与袁先生讨论起了杂交水稻技术。
  而且,看起来讨论的好像有模有样,至少看起来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我靠,大白不会真要去搞科研了吧。”
  “尼玛,这一大堆术语,我看都看不懂。”
  “牛叉,竟然能与袁老先生谈论科研技术,这个逼装得我服。”
  “装逼小王子这是要逆天了。”
  “那是,没有点真本事,全靠忽悠怎么能行。”
  一众粉丝看客止不住的又是佩服起来。
  他喵的。
  这个莫白的脑瓜子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什么都会呀。
  你说其他一些文化艺术方面的会很正常,现在,连科研技术都懂了。
  别不好,未来拿下诺贝尔科学奖出来吧。
  不过,与之相反,对于一直盯着的其他一些科研人士来说,他们却是直接笑道。
  “怎么可能。”
  “袁老,别与那个叫莫白的瞎聊了,他就是在瞎扯。”
  “是呀,说他完全不懂杂交水稻技术太过,但最多他就懂一些杂交水稻的理论。而且理论也不扎实,杂交水稻三系法技术是全球领先,也是全球最为严谨,最为安全的杂交水稻技术。没有保持系,怎么能给不育系制种,没有大量的杂交水稻种子,又怎么可能大规模的种植?”
  边上的小梅脱口而出就说道。
  “这完全没道理呀。”
  “袁老,这家伙以为搞科研是写小说,随便一个脑洞就可以。”
  “可悲的是,这一些不明真相的脑残粉还以为莫白说得很有道理。”
  办公室内,众人气愤不已。
  如果不是袁先生在这,他们恐怕又是几十个人一起将莫白再轮一遍。
  只是,他们殊不知。
  在他们无比气愤的时候,坐在一边的袁老却是仔细的在品味着莫白说的这一番话。
  过了好一会儿,袁老突然眼前一亮,说出了一句令所有人都震惊的话:“有道理。”
  “很有道理。”
  “莫白先生,您在哪,我想亲自见您一面。”
  说着,袁老先生便站了起来。


第443章 与袁老一起下田
  “莫白先生,您在哪,我想亲自见您一面。”
  看着袁老在微博上发出来的这句话,一众粉丝目瞪口呆。
  “我去,连袁老都止不住激动的想见莫白了。”
  “大白,我的白,你到底刚才说的是什么?”
  “大白,难道,你真要完成你的超级水稻计划?”
  “宇宙第一稻,宇宙第一稻。”
  哪怕就连办公室,以及其他的一众科研人士,这会儿,也是全体惊呆。
  如果说刚才他们还在说莫白这是在瞎说,但是,当袁老亲自说出要见一见莫白之时,这一些人士却是全体闭嘴。
  笑话。
  杂交水稻里面所有的研究员,恐怕也比不上袁老先生十分之一。
  连袁老都这么激动,你还有胆子说莫白不懂杂交水稻么,那简直是太不将袁先生放在眼里了。
  “袁老先生太客气了,怎么能让您来见我这个小辈,应该是我去见您才是。”
  莫白当然知道袁老震惊的原因。
  身为全球最为顶尖的杂交水稻研究专家,袁老绝对从刚才自己说出的这一番话里面得到启发。
  “不行,不行,我应该去见您。”
  袁老立即摇头说道。
  “不行不行,袁老您这样说,那就是折小子的寿了。”
  “好吧,我在北湖省杂交水稻科研基地。”
  没办法,最终袁老只好同意让莫白来见自己。
  “好的,袁老先生,明天见。”
  与袁老约定好,莫白没有停下,而是恶补了一众杂交水稻理论。
  前世莫白虽然对于杂交水稻有一些了解,但毕竟了解有限,面对着像袁老这样的大家,莫白生怕不小心弄出了笑话。
  还好以现在莫白的智商,各种理论知识只是一看便已全部消化。
  再结合前世“石明松”先生的理论,莫白已然信心十足。
  第二天,莫白直接乘坐飞机,来到了北湖省杂交水稻科研基地。
  北湖省地处南方,古代属楚,几千年来都是种植水稻的重要地区。杂交水稻虽然是科研,但研究的却是人们日常食用的口粮,所以整个的科研机构却是建立在郊区几千亩稻田的农村里。
  当莫白来到科研基地之时,袁老却是亲自站在入门口等候。
  一见莫白来到,便已亲自迎接。
  “莫白先生,昨天你说要来,没想到今天就来了,实在是令袁某感动。”
  “袁老先生说哪的话,早就想请袁老先生指点。”
  “哈哈哈,莫白先生,您这一趟来,我可是请您指点的。”
  “袁老先生过谦了,其实我就是脑洞有些大,总是有一些胡思乱想,这才在微博上胡言乱语了几句。”
  “科学的创新正需要你这种脑洞,而往往有的时候我们花费一辈子的时间,还不如与您一样,换一个思路。最近几十年我们杂交水稻技术停步不前,我看呐,我们也是到了换换思路的时候。来来来,莫白先生,一路劳累,先到住处休息一会。”
  “不不不,不累,袁老先生,我们还是去农田里吧。”
  “啊……”
  袁老有些惊讶,但却心中一喜。
  做了一辈子的研究,其实他也讨厌那种客套阿谀奉承。
  有这么多时间,还不如脱了鞋跑去地里看看。
  之前没见莫白之前,虽然袁老对于莫白也很尊敬,知其是一位文学大家,便做好了礼数。本以为刚见面就要与其高谈几个小时,甚至袁老还特地背了几首诗,想与莫白拉近一点距离,不想,莫白竟然这么直接的亲自下地。
  “袁老,难道您还想与我闲聊几个小时呀,或者,您还想与我讨论诗词歌赋什么的?”
  莫白向袁老开了一句玩笑说道。
  “哈哈哈,莫白先生,有趣,有趣。我倒是很想与您谈一谈诗词歌赋,但我就是种田的,种了一辈子田,哪里有什么水平讨论诗词歌赋。既然莫白先生这么有兴趣,我们就一起去。”
  “行。不过,袁老先生,您还是叫我莫白吧。以您的岁数,做我的爷爷都有剩,再叫我莫白先生,我都不好意思了。”
  “这有什么,您在文学上的成就,我就是叫你莫白先生也没有什么。”
  “这可不能这么说,我们现在不谈文学,只谈种地,在种地方面,我不是先生,我是学生,您才是先生。”
  “果然是大文学家,有理有理,那既然如此,我就叫你莫白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只是一会儿便到了一处农地里。
  这会儿正是播种的时候,农地里已经有科研人员正在田里插秧。
  当然,也有一些秧苗还绿油油的长在水田里,微风一吹,好不神清气爽。
  “呼,这里的空气真好。”
  深呼吸一口气,莫白感慨说道。
  “可不是,我现在80多岁身体还这么好,就因为我常年呆在农地里。这里空气新鲜,一年四季几乎没有任何污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