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8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
  “活的久才有可能提到诺贝尔奖啊,你看看前面的这些人,等二十年都算少的,长的有等三四十年的。要是到了我这个年纪再做出成果,等20年的话,都要七十岁了,等40年就得90岁了。”刘院长感慨一声,道:“好多人的研究啊,就是到了三四十年以后,才看得出重要性,到时候,要是人死了,诺贝尔奖可不发给死人。你比如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是多重要的发现,他要是能活到80岁,肯定能拿到诺贝尔奖。”
  杨锐沉默几秒钟,在刘院长期望的眼神中,道:“我会坚持活到80岁的。”
  “真希望我能活着看到你拿诺贝尔奖啊。”刘院长畅想未来。
  到那个时候,刘院长也只不过110岁而已。
  杨锐默默的想:长生不老果然是人类的共同期望啊。
  刘院长却不觉得自己活到110岁的愿望有什么问题,确实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因此,刘院长再次重重的拍拍杨锐的肩膀,鼓励道:“一定要保重身体。”
  “是。”
  “你是来找蔡教授的?蔡教授最近可是忙了。”
  杨锐心道:您总算说入正题了。他点头道:“听说了。”
  “你有啥想法没?”
  杨锐奇怪的问:“应该有想法?”
  “你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就不想添置一点新东西?学部这次把PCR的项目取消了,经费可是蔡教授和伍研究员分配的。”
  杨锐眼睛一下子亮了,问:“能分配什么?”
  “你能用的不多。”刘院长话锋一转,却是道:“给离子通道实验室开点别的小项目倒是可能。”
  杨锐这下子明白了,连忙感谢刘院长。
  等后者回到办公室里面,杨锐敲响蔡教授的门。
  寒暄过后,蔡教授果不其然的提出可供分享的资源。
  满满两页纸的仪器列表,让杨锐突然有些感动:“我随便选?”
  “想什么呢,给你挑几样。”蔡教授说着硬话,却是很给杨锐实惠,长长的两页纸,被勾选掉的仪器很少。
  “还有这么多?”杨锐也看出来,问:“才开始选?”
  “给你留着呢。这件事情上,怎么说你都是受了委屈。老伍也是这个意思。”
  “那我就不客气了。”没有研究员会闲自己实验室里的仪器多。就国内目前的环境,研究室主任用旧的进口货和新的国产货,核心研究员用旧的国产货和八手进口货,科研汪用没坏的仪器,或者坏的不够彻底的仪器,就是这样的科研体系,支撑着中国走了60年,从中非的水平,超过北非,超过南非。
  对于已经做出了世界级成果的杨锐来说,他现在固然需要继续在科研前沿爬行,但也需要有人在后面推,来提供助力了。
  科研界不是象牙塔,也不是好莱坞大电影,孤胆英雄是走不远的。
  蔡教授现在提供给杨锐仪器,也是给杨锐一个暗示和提醒。
  以杨锐目前的成绩,蔡教授是不会直接说你该怎么做的,杨锐若是不听,或者不想听而听了,两个人都会不愉快。
  但就蔡教授的经验来看,越早开始培植门人门生的学者,日后的成就便越大。
  那些根系如榕树一般的学者,就算只能做出一般性的成就,但到老的时候,他的门人门生也有可能将他推上更高的舞台,说不定就把诺贝尔奖当终身成就奖给发了。而有若浮萍的学者,或者更糟,那些成长期间与整个树林争抢养料的,就算是能做出世界性的成就,拿到诺贝尔奖的机会也是无比的渺茫。
  有资格拿诺贝尔奖的学术成果是很多的,要说都是有人操纵,那太阴谋论了一些,但人的因素仍然是很重要的因素。
  就根子上来说,蔡教授其实与刘院长的想法一致,并不看好杨锐拿诺贝尔奖至少最近一些年不太可能拿到,但要是广植从人的话,机会总会大一些,至少,时间也会提前。
  “首先,这个蛋白质纯化系统,我拿走了。”杨锐一眼选中了里面最贵的大型仪器,用眼神看向蔡教授。
  蔡教授神色不变,道:“看中就勾,勾好了,我给你去要。”
  杨锐这下子放心了,手下飞快的画出六个勾,想想又画了一个,才还给蔡教授。
  
861。第861章 分肥
  
  “蛋白质纯化仪,七成新,当前价格是22万。液氮罐是17万,台式冻干机是26万,生物安全柜是31万……总共算下来,小两百万。挺有眼光。”蔡教授对照着一张有价格的表格,默算了一遍说。
  就算是常做实验的研究员,也说不出各种研究设备的价格,因为设备型号不同,生产商不同,价格也不同。同样的蛋白质纯化仪,就有50万的,也就20万的。如果不是特别关心的话,根本了解不到。
  在这一点上,研究者与医生有些相像,大家都想用更好更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但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他们将时间放在仪器和设备的跟踪上,了解价格以及商品底价更是不可能。正因为如此,药厂和设备公司,都会派出专门人员,帮助医生和研究员去了解它们。
  尽管如此,研究员和医生也就是能做到了解而已,在80年代的国内,没有设备公司的销售员,做研究而不知道仪器价格的再正常不过。
  杨锐也做不到全挑贵的,只是大略确定而已。
  听到蔡教授的话,杨锐就笑两声,问:“不会太多?”
  “100多万多什么。”蔡教授很大气的道:“要不是实验室大部分都是中科院出的钱,再多分些给你也没什么。”
  “这些也不是咱们出的钱吧。”
  “这些经费是PCR项目的经费,PCR的项目不是你的?”
  “PCR的项目是华锐的。”
  “管它是谁的,我做主分给你了,学部也通过了,你到时候写两篇文章,用一下这几台仪器,就没什么了。”蔡教授稍停,又道:“查院长把中科院的经费给败的差不多了,学部再给他们分两个资金量比较大的项目,让他们缓一缓。但仪器总得分给咱们,对不对。”
  杨锐不禁笑了起来。
  政治分肥,概莫如是。
  学部不仅仅是中科院的学部,如蔡教授这样的学部委员,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乃至于权力,一招权柄到手,自然要重新调整分配规则。
  杨锐是纯纯的北大嫡系,自然是获得分肥的一员。
  这种事儿,杨锐向来是不赞成不反对的。要是世界上有一种更好的制度方法取代了它,在略损利益的情况下,杨锐大约也是赞成的,可惜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更好的制度。
  站在了赢的一边,自然应该获得比较肥美的部分,否则,谁还跟着你干。
  蔡教授要褒奖杨锐,同时,他也需要杨锐的支持。
  当然,杨锐更需要蔡教授的支持。
  “多谢蔡教授,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春节都没怎么休息,我回去就督促他们发表论文。”杨锐笑呵呵的做保证。
  “你发表论文我相信,仪器给你也合适。”蔡教授说着又道:“不用太着急,三五个月内发表都够了,级别发高一点最重要。”
  “放心吧,JMC最少的。”杨锐把影响因子4。0的大期刊说的就像是自己家的后花园似的。
  要是换个普通点的教授过来,蔡教授都得说他吹牛,甚至普通点的大牛,也不敢说SCI4。0的期刊想上就上。
  然而,杨锐的确是想上就上的。
  对此,北大生物系的教授们不得不服气,蔡教授也一样服气。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如今那么多人,都屈居于杨锐之下,后者发表文章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学术界,说什么都是虚的,文章成果是最有说服力的。
  不管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主任是什么人,进到这间实验室里就能发表论文,这样的认识只要有了,永远都不会没有人来。
  蔡教授签了张条子给杨锐,道:“你拿给办公室,到时候,让他们给你安排仪器。”
  “好嘞。”
  杨锐心情很是不错。
  将近200万的经费,就是他读研的时候,也是不少了。
  要是按照平均数来说的话,国内研究生每年能开销的经费只有1。7万,200万能养100个硕士生一年了,要是将研一打基础的时间去掉,200万足够负担50名硕士生全部三年的开销了。
  而在85年的现在,200万的仪器就更厉害了。
  作为国内大牛的唐集中教授的实验室,一年的经费开销也就是一百多万元,虽然他的实验室少不了有历年的积累,可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也是有不少积累了。
  杨锐现在只要将这些仪器送回去,离子通道实验室对科研汪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