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边建明试刀,众人也只是表示“严重关切”而已。
  边建明不知道实验室里的环境如何,只看杨锐表情严肃,不禁万分纠结。总算他不是冲动之人,问了一句:“报道怎样,不报道怎样?”
  “报道,你就要服从命令,从今天开始刷烧瓶试管,打扫卫生,直到我满意为止,之前轮值的学生,也可以节省时间,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果不报道……”杨锐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不报道,你就可以开始买回家的车票了,我会向院系说明情况,结束你的交流。”
  “凭什么!”边建明又气又急。灰溜溜的回家太惨了,万一被人使坏,在档案上写一笔,以后的毕业分配都要受影响,没有哪个单位愿意要这种风光出去,倒霉回来的学生。但天天洗烧瓶试管也不是个事,边建明的老爹是河东大学的教授,他进学校的实验室,也就洗了几天的试管意思意思,就脱离了出来,尽管如此,边建明也还记得洗烧瓶试管有多无聊,有多辛苦……
  杨锐却不管边建明怎么想,他甚至用不着回答边建明,顺手从实验台拿起一个秒表,调整了一下,道:“我给你30秒考虑,你是选择报道还是不报道?”
  秒表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像是背景音似的,刹那间凝固了整间实验室。
  边建明的表情扭曲,杨锐的表情肃然,实验室诸人亦是不由自主的屏息凝视。
  “咔哒。”
  “咔哒。”
  “我报道。”边建明不是莽夫,也不敢真的和杨锐对着干,在痛苦的思考后,边建明做出决定。
  紧接着,边建明又看了姚悦和她手里的随身听一眼,转头道:“我报道,留下,但我会向组织汇报的。”
  杨锐无所谓的点点头,道:“每天早晨8点以前,要洗好白天要用的玻璃器皿,如果当天用的试管烧瓶比较多,你就要在中午补齐,晚上要做实验也是一样。不允许出现实验室缺少干净的玻璃器皿的情况。另外,器皿清洁必须是高标准的,管壁不能挂珠是最基本要求。能用毛刷洗的玻璃管,不能用毛刷的,能不能用洗涤剂的,都要分清楚。”
  “一天洗三次,我哪里有时间上课?”
  “那是你的事。”杨锐指了一下院子的耳房,又道:“你以后就去那边,没事别让我看见,没好事,知道吗?”
  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边建明咬牙切齿的低下头,须臾,又道:“我会向组织汇报的。”
  杨锐甩甩手,像是赶苍蝇似的。
  ……
  
580。第580章 分配
  
  “基因测序的项目要继续下去,正好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咱们开个短会。”杨锐乘热打铁,将人召集了起来。
  本来想说点什么的姚悦和姚乐只好闭口不言。
  边建明也没有走,就站在远一点的地方,看杨锐说什么。
  “咱们实验室的人员增加了,这一点可喜可贺。”杨锐把架势端起来,倒也似模似样的,道:“人员增加了,经费增加了,实验项目和成果也应该增加起来,所以,接下来,我想把实验室里的项目重新进行划分,组成两个半组。”
  “两个半组?”几个人听到杨锐这样的词语,似乎都没有注意到他要重新实验室项目这一重大改变。
  事实上,所有人都注意到了杨锐要重新划分实验室项目,只是没有人站出来做出头鸟而已,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如果是在工厂里,缺乏威信的干部的任何命令改变,都有可能激起工人们的强烈反对,但在实验室里,知识分子一般都不会做正面对抗。
  杨锐通过边建明稍微磨了一下刀,借着稍微升级了一点的威信,道:“先说两个组。第一组是相互作用蛋白组,由许正平教授领导,他的两名学生继续给他做助手。第二组,基因测序组,这一组由我负责,苏先凯、范振龙,你们俩你给我辅助,姚悦也加到这个组里来。”
  “是。”姚悦脆生生的回了一句,让沉闷的实验室内稍微恢复了一点生机。
  范振龙迫不及待的问:“剩下的半个组呢?”
  “剩下半个组,我们从文献积累开始做,也就是先做理论储备,暂时不开展项目。同样的,这个组仍然由我来负责,苏先凯和范振龙,你们俩也加入这个组,自己找空闲来搜集资料,做项目准备,谁先做出让我满意的实验计划,谁就负责这个项目。”杨锐画出一只诱人的大饼。
  做科研的,一旦脱离了学生状态,就会迫切的追求独立领导项目。对于科研人来说,独立领导项目也是一个标准,是狗和人的分界线。没有独立领导项目以前,参与的项目再庞大,经费再多,那也是master的项目,是老板的成就,虽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做的再好,也不过是一条经验丰富的工作犬而已。
  独立领导项目意味着项目荣辱皆源于己,项目的规模尚在其次,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
  苏先凯和范振龙千里迢迢的来面试,费尽周折的进入杨锐的实验室,目的就是为了能有所成就。他们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什么项目。”
  “克隆。暂时来说,是基因克隆。”杨锐给出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词语。
  范振龙和苏先凯一下子脸现犹豫。
  这个项目可是有点太大了。
  项目从来都不是越大越好的,只有年少无知的孩子才整天幻想着登陆火星,而做科研的人,想想这个过程中的无数课题,头都要炸裂掉。
  光是一句“吃什么”,大概就能让生物学家们忙活十几二十年的时间,细化再细化,就问一颗白菜在火星的生长期的变化,都能让一间世界顶级的植物实验室疯掉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休眠期……光是研究其中一个生长期,仿佛都能发表几十篇《science》的感觉,然而,现实是一篇都没有,因为根本没人研究出结果来!太他娘的难了!
  而对一个项目组来说,设定这样一个巨大的目标,又有什么成就感可言?项目组最在乎的资金来源,往往也是耐心有限的。
  不管项目组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机构、民间组织还是个人,正常人类的长线忍耐时间都是以年计算的,而火星计划这样的东西,以十年计算都属于好大喜功如果没有巨大的规模的话,任何类似的项目,都得在狂热的期待冷却以后慢慢枯萎。
  克隆是生物科学中的一大分支,而且是前沿课题中热门中的热门,这也意味着它会有庞大的拥趸,会有数不清的科研竞争……
  苏先凯和范振龙互相看看各自的小身板,不自信的情绪瞬间弥漫。
  许正平也道:“相互作用蛋白、基因测序和克隆,这三个课题都是生物前沿的大课题了,以咱们实验室的现状,我觉得着重追求一个,就已经非常难了,同时进行三个……”
  他不用把话说完,后面的话,杨锐脑补了“呵呵”。
  当然,许正平说的再正确不过了。
  对正常人,正常的实验室来说,一个项目深入进去,都要困难的拔不出来,同时做三个项目,根本是浪费资源。
  但对杨锐来说,深入一个项目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特别深入的课题,他的脑海中并没有相关的资料杨锐当年也泛泛的看过很多资料,翻过很多专著,就像是绝大多数研究生那样。可要就某一个项目深入下去,继而深入到世界顶级的程度,不是非常热门的点,杨锐不可能说是看全了。
  假如没有脑海中的资料,杨锐并不认为自己能比国内一流的实验室有多少优势若是不能连续建立优势,资源也会越来越少,那他的实验室就会从良性循环变成恶性循环,最终死掉都有可能。
  相反,如果杨锐能够建立足够强的优势,却可以反过来吸引优质小牛乃至普通牛加盟,这个时候,就再次进入杨锐的节奏了。他或许缺乏某个研究方向的深层知识,但他随便在脑海中找一篇《会议纪要》之类的东西,就能抓出海量的小牛大牛大们的名字,最终,他的实验室达到国内一流实验室的水平,他就有机会收集国内一流的专家,他的实验室达到国际顶级实验室,他就有机会收集国际顶级的专家,这样的模式,才是属于杨锐的模式。
  所以,即使许正平说的话符合常理,对自己有着充分认识的杨锐也不会采纳他的意见,而是委婉的坚持道:“相互作用蛋白的项目组依旧是咱们实验室的主要方向。但基因测序这个方向,我也不想放弃,我个人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克隆基因的小组,除了买书就不用什么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