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能直接给倒了啊,我们所也买了进口的移液器的,这些枪头也是进口的吧,像你这样用,一天就能用掉上百个枪头,一个月下来,枪头就得花几十美元,这怎么行。你应该先分类,用之前就考虑,这个溶液能不能去除,能去除的枪头放在一起,不能去除的使用枪头就要集中使用,你刚才做的这些,都是能去除的溶液,取上来清洗杀菌消毒,再用几次都没问题的。”王晓芸说着伸手,道:“给我双手套,我帮你捡起来。”
“我自己来,我自己来。”魏振学被说的心虚了,伸手抽了一只CPE手套戴上,又在CPE手套外面,戴上一双乳胶手套,再翻起垃圾桶,将里面的枪头全捡了出来,问:“现在怎么分类?”
王晓芸用看二货的表情看魏振学,道:“你戴手套戴两只是什么意思?还有,你把新新的乳胶手套伸到垃圾桶里,那还能用吗?”
魏振学茫然道:“实验室里都这样啊。”
“都戴两个手套?两个手套有啥用?”王晓芸看他这么浪费,都要狂躁了。
正好涂宪从后面过来,听他们说话的声音大了,忙跑过来解释道:“戴两个手套是为了方便,你看,里面的塑料手套比较松,防护性和方便性都不好,乳胶手套虽然方便,但太薄了,又不防汗,同时戴两个,一个是增加防护性,一个也是方便,老魏,你给演示一下。”
“哦,就是脱起来方便呗。”魏振学说着,揪住里面的CPE手套,一下子将两个手套给脱了下来。
乳胶手套就是医生常用的手套,有弹性但比手小,半透明且轻薄,能够紧紧的裹在人的手上,非常便于操作,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不过,就像是很多医生会戴两层手套一样,实验室里只戴一层的乳胶手套也会不安全,一旦刺破,任何能令蛋白质改性的药水,都会让人受伤。
另一方面,戴着手套工作容易出汗,本就轻薄的乳胶手套的韧性还会进一步的降低,不止工作时增加危险,脱的时候还能麻烦。
在杨锐读研的时代,不是精确操作的时候,大家都习惯了戴两个手套,用完一翻一扔,非常方便。
王晓芸却是看的耳垂都要翻起来了:“一次用两个手套,就是为了脱的时候方便?”
“真的方便,你试试……”魏振学被王晓芸的表情给震慑了,小意的递上手套。
……
365。第365章 炸毛
“我不用试,谁不知道乳胶手套脱起来麻烦,带两个手套就是方便也不值得……咦,还真的方便。”王晓芸一边说话,一边被魏振学戴上了两层手套,又拖了下来。
乳胶手套的贴合性好,也使得穿脱它的时候格外麻烦,王晓芸他们以前用乳胶手套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的将乳胶手套脱下来,还要尽量保证手套的形状,以方便下次使用。
但在乳胶手套里面再戴一个塑料手套,脱穿的时候就方便多了。魏振学都是随手一拉,就将之给蜕了下来。
王晓芸抢在他前面,捏住乳胶手套,说:“还能用,别浪费。你们老板是外国人也不能这样啊,节省一点不好?”
涂宪咳嗽两声,说:“晓芸,乳胶手套本来就不扔的。”
“哦,你们也重复利用的?”王晓芸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
魏振学粗着嗓子道:“乳胶手套一般用两三次,里面的塑料手套就不要了。”
接着,就见他将乳胶手套从塑料手套上扯下来,然后将后者扔进垃圾桶。
王晓芸顿时炸毛了,吼道:“这才用了几秒钟啊。”
“那也是被污染了。”魏振学接着缩缩脖子,说:“塑料手套便宜的很。”
“便宜也不能乱丢……算了,你们的实验室,随便你们吧。”王晓芸说着,干脆扭头不去看魏振学和他身边的垃圾桶了。
追在后面的贺全贵望着王晓芸,莫名的看到了学生会纪律部同学站在食堂里的背影。
魏振学捻起一只塑料手套,满脸的疑惑。他以前没有在高级实验室里呆过,仅仅以煤科院的水平来幻想北京的高等实验室,自然觉得他们吃饭的碗都是铝合金的,又哪里知道,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日子都过的如此艰难。
实验室的塑料手套和饭店里吃猪蹄的手套类似,只是稍微精致一些,厚度和材料要好一些,搓起来略有磨砂感,但也是标准的消耗品,买的时候都是几千只起的。
华锐实验室里买的手套更方便,都是类似抽纸的手套盒,用的时候就抽一只,用完丢掉。
当然,这种方式方便是方便了,手套的消耗速度也快了,就好像抽纸往往比卷纸用的快一样。
80年代的工业生产水平毕竟没有先进到21世纪的程度,普通的实验室里,也不会为了方便一下子,就跑去买抽取式的手套盒,毕竟,他们不方便的地方多了。
倒是杨锐一方面出于习惯,一方面出于理念的不同,最重要的是手里的资金充裕,这让他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现在的华锐实验室的规模并不大,算上何成、李学工这样的兼职助手,也就是不到10人的规模,任何消耗品在这样的实验室里用,都不会显的太贵。
此外,华锐实验室的预期收益也比国内乃至国外的普通实验室强多了,即使是第一阶段的论文,若是制药公司想以此为基础盈利的话,也要支付上百万美元,仅此一项,就足够华锐实验室以奢侈的方式运行许久。
投入巨大而少有利润的实验室是研究不出新东西的实验室,但在世界上,除了政府委托官僚们运行的实验室以外,总有一些实验室是盈利的,比如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还有借手机市场而繁荣昌盛的高通实验室,更早期的爱迪生的实验,以及诺贝尔的实验室,也都是超盈利实验室的代表。半导体行业和制药业也都是半实验室化的,一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半导体工厂往往只有几十上百名员工,其中拥有PHD头衔的数量怕是比一个大学的还多。新锐药品更是完全依靠实验室来开发的,后世的五百强企业中,制药公司的核心几乎都是实验室。
不过,和其他行业的金字塔比起来,科技行业的金字塔更尖锐更残酷,一家实验室是超盈利的,那与之相对的,同一个领域的研究机构自然都是负盈利的,在科研竞赛中失败一次还可以,失败两次三次的,要么争取更多的冤大头的投入,要么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活,继续竞争下去,若是还不能翻身,多数就此死掉了。
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死掉的实验室都比活下来的多。
想象研究同一个领域的实验室汇集起来,就等于是一个班级,假如一个班级只有第一名能得到表扬,而连续两年不能受到表扬就要被淘汰,这样的班级将会是何等的残酷。
更残酷的是班级里的成员还在不停的轮换,不断的有名校学生转学进来,或者有新人申请入学……
80年代的中国实验室能幸存下来,也多亏了勤俭持家的传统,以及较低的人员流动率。否则,优秀的研究员被挖走,科研竞争无以为继,实验室很快就会衰败掉。
而在杨锐读研的时代,科研人员的流动率加大,所谓的千人计划,或者长江学者等等,都等于是不得已的反挖人计划……
王晓芸没有经历过残酷的科研竞争,或者说,她和同时代的中国科研人员都没有经历过高流动性的科研时代,这使得国内科研机构,也从来没有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意识,落在30年以后,高端科研精英才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分离一双手套,如果是研究正在紧张阶段,他们宁愿自己贴钱去买各种消耗品,但是,一旦研究完成,不能提供补偿和补贴的研究结构会被立刻踢开,各地有的是挥舞着金元的实验室嗷嗷待哺。
涂宪向魏振学和贺全贵笑了笑,三步并做两步的追上王晓芸,笑道:“别生气嘛,他们也是被惯坏了。杨锐还是个年轻人,用香港老板的钱,花钱如流水,但他的确有做出东西来,比如这一次的论文,算起来,总共也就花了几十万,国内的实验室,一年下来,什么成果都没有,也要花个十几万不是?”
“每个人都这么用实验耗材?”王晓芸低头问。
涂宪想了一下,不安的道:“差不多吧。”
“一天用一百多个枪头这么浪费也没人管?”
“没这么夸张,一般情况,一个人一天也就用几十个。”
“手套一次戴两个,用了就扔,不限制?”
“也不能随便浪费,今天是给你做演示,平时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