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话也没用,这件事,我们主任非常重视,严命我一定要拿出一个方案来。我建议你自己交代问题,主动取得当事人的谅解……现在是严打期间,学校也会严肃对待职务犯罪……”
“犯罪?这怎么就是犯罪了?”
“你不想事情闹大,就要严肃对待此事,行了,我能说的就是这些了,主任还在里面等你呢,你好好想想,跟我进来。”
孟亮呆呆的站起来,脑液都凝固了似的。
啥情况啊!
……
320。第320章 猜
大学的教导处对孟亮并无直接的管理权,但主任的一腔怒火也是威力巨大。
“对学生打击报复,利用职权安排学生做没有必要的繁重劳动,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你好好想一想,我会建议学校对你进行通报批评,取消接下来几年的评先评优的。”
主任的话历历在目,孟亮用固体脑液装着主任的话,离开行政楼,重新热身融化了脑液,才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心里是又恨又怕。
和学生一样,老师得到通报批评也是很麻烦的。
首先是丢人,一名老师会多年在一所学校工作,工作上的业绩不一定会被大家看到,生活中的尴尬是一定要被人指指点点的。落一个打击报复,利用职权的通报批评,不知要被老师学生们指指点点多久。
精神损伤之外,是现实的损失,被通报批评的干部数年内的评职称与升职将冻结。对于官员来说,不能晋升简直要命,对于普通教师来说,不能评职称也让上班变的索然无味了。
与学校的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级对应,图书馆也有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四级,虽然没有“教授”的名头显赫,但图书馆员们也是有追求的。如果是本科毕业的老师,两年助理馆员,五年馆员,十三年副研究员,十八年研究员,三十年底定江山……
如果中间有一个步骤被打乱了,后面的步骤自然也要受到影响。
孟亮原本只是不爽杨锐的态度,想要治治他而已,这样的事情,一年总会发生许多次,这一次竟然得到如此的结果,孟亮有种异样的愤怒,就像是过年的时候,顺手逗弄要被杀掉的公鸡的时候,竟被啄了眼睛,以至于要在医院过年……
“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吧。”孟亮找到了李鑫,要他出面。
孟亮和李鑫是中学同学,不过,真正让孟亮愿意给李鑫帮忙的原因,是李鑫有一个做司长的老爹,现在出了问题,自然要找李鑫出面。
李鑫中学毕业以后就是知青到大学再研究生的路线,如今也是刚刚工作,不解的问:“北大是副省级的学校吧?那你们教导处的处长至少也是个副处级,就这么怕高教司?人家说什么就做什么”
“处级。”
“啥?”
“教导处处长是处级。”
李鑫气的:“处级有啥用?我说,咱们说的是一个事吗?”
“我知道你意思。”孟亮叹口气道:“我给你打歌比方,你去过街上的歌舞厅吧?我们高校就是歌舞厅,教务处的处长就是经理,高教司呢,就是在歌舞厅里混的流氓团伙,你说,我们北大就算是最大的歌舞厅,又能怎么样?流氓打电话来了,经理能不听他的?”
李鑫哑然。
“我给你说,流氓找人麻烦的时候,肯定不止找一个人,现在是我,接下来就是你了,你得找你爸出面。”孟亮用警告的语气又说。
李鑫想了一会,问:“我说什么?”
“就说高教司的事啊,这都通报批评了,他总有认识的人吧……”
“我爸是民政部的,找谁说这个事?给谁说?”李鑫反问:“你一个北大图书馆的人,让北大的教务处给处分了,你让民政部的司长出来给你说情?怎么说?给谁说?”
孟亮被蒙住了,懦懦道:“那不能我就白捞一个通报批评吧。”
“要不然呢?”李鑫才不管他。
“我这是帮你。”孟亮不服气的说了一句,又把刚才的话头接上来,道:“再说,杨锐找了高教司的人整我,不可能就整我算了,他又不认识我,最后还得找上你。”
“我又不在你们学校,他还能找到中丝来?”李鑫说着还真有点心虚,景存诚就是中丝的副总,要整他是很容易的,到时候说不得还真得请出自己老爹来。
孟亮不知道杨锐还有这样的背景,尽其所能的猜测道:“你不要考我们学校吗?杨锐连教务处的人都能影响到,你就不怕他给你使坏?”
李鑫这才想到学校的问题,皱眉道:“高教司能影响教授?”
“谁知道呢?厉教授答应你没有?”
“还没有。”
“那你得问问了,说不好会怎么样。有时候就是答应了,也会反悔的不是?”孟亮自己生发着,越说越兴奋,道:“这种最讨厌了,你考完了,他反悔了,到时候你能怎么样?他说不定许诺你明年再考,你想做他的博士生,就不敢多说什么……”
“我知道了,我问问看。”李鑫被说的有点不安稳了。
孟亮追着道:“最好找你爸说说。”
“知道了。”
“顺便说说我的事。”
“知道了!”
李鑫回家以后,左想右想,确实无法安心下来,于是收拾了一下,从老爹的柜子里提了两瓶酒两条烟,准备去攻占山头。
厉教授在北大也是极有名的,作为首批招收博士生的教授,自然也是极厉害的,李鑫的手榴弹与盒子炮也只能作为助攻。
于是,李鑫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
“今年参加考试的同学很多,最后的结果很难预料……”厉教授给李鑫说的话,已经完全变了。
李鑫挣扎了一会,怏怏的回到家里。
这一次,他找了老爹,将情况说了,道:“杨锐肯定是找了高教司的人,给厉教授放了话,说什么结果难料,我看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让高教司的人影响厉教授?有必要吗?”李老爹想不透这点,道:“厉教授能和******说得上话,他认识高教司的司长?就为了这事?”
“爸,这不是小事吧。”
“怎么不是小事?厉教授的博士生不能考了,那就考别的教授的,为了这种事找高教司的司长?呵呵,司长有那么廉价吗?”同为司长的李老爹讽刺的笑了两声。
李鑫摇头道:“我想考厉教授的博士生,不是你说考厉教授的博士生比较好吗?”
“当初让你考厉教授的博士生,是看重厉教授在轻工业方面的权威,他有资格参与轻工业政策的制定,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上海交大的王教授不是也很好?他的意见也是有机会直达天听的……”
“那不就让杨锐得逞了?爸,你就不能出面说一下?”
“你爸就这么不值钱?”李老爹摆手道:“不值当,这种事情,你得学着自己处理。话说回来,我去找厉教授,也不能保证你就能读博,否则,我直接找他不就行了?你爸值钱也没这么值钱。”
李鑫被老爹的车轱辘话转的无奈,但也算是领会了精神,开始准备申请其他教授的博士生。
同一时间,杨锐开始寻找李鑫的论文。
他想看看,中学闹革命,成年当知青的研究生,究竟能写出多少东西。
……
321。第321章 造假
在中国,学术不端是个比政治腐败还普遍的问题。将科研经费用于日常开支,已经属于潜规则的一种了,而且不像是政治腐败,管理和监督学术开支的机构极少。
院士邹承鲁曾经列举了一位学术界人士,说这位先生在30年间发表了1500篇论文,平均每周一篇,其人就是什么事也不干,专门抄论文,也来不及,真令人不可思议。
外国人也不会更有道德,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员对英国1986年至2005年间进行的21项学术不端行为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七分之一的研究员知道同事有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比如伪造科研成果,大约46%的科学家报告说,自己某些同事在学术研究中的行为“值得质疑”,比如“有选择性地”报告研究数据、迫于研究资助方的压力修改研究结论等。
日本的美女研究员更是出名,制造假数据和图像的论文险些去评选诺贝尔奖,是个想骗学术经费,又不慎遍过头的例子。
当然,80年代初的中国学术界管理的就更松了。亩产万斤的卫星故事还没有过去多久呢,为了“科学进步”,为了节省时间和研究经费,研究员迫于政治人物的压力伪造科学结果也是常见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