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珊摇头:“最好的策略,还是考更高分才对吧。”
  杨锐哑然,本能的想要反驳,又放弃了,道:“算了,你如果能考更高分,当然更好。”
  对这么一个要强的女孩子,他觉得还是等高考结束以后,再仔细谈话比较好。
  刘珊少有的辩驳了杨锐,像是得胜的将军似的,昂首挺胸的回到教室,然后勾勾小拇指,叫道:“小黄,去外面听杨锐讲话。”
  黄仁条件反射的放下笔,出了教室门,才喊道:“我什么时候变成小黄了?”
  教室里一阵欢快的狗叫声,狐狸进村了似的。
  ……
  
227。第227章 平衡志愿
  
  听说杨锐要去北京,想去北京的锐学组成员骤增。
  大家都是年轻人,又以锐学组的名义聚在了一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快乐又令人羡慕的生活,以小圈子为基础的对外冲突,也增加了锐学组成员间的凝聚力,在这个动辄需要坐火车三四天的时代,成员们显然倾向于聚在一起。
  当然,北京的确是一个好地方,去这里上学总是不错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北京的各大高校在河东省的录取名额有限,分数较高。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北京大学都在河东省录取学生,其次,即使是在河东省录取学生的北京诸大学,名额也相对有限,大部分学校的录取人数在30人以下,分摊到文理科和各个专业以后,每个专业仅仅一两个人。
  这是报考北京各大学,也是报考外地大学最主要的麻烦风险。
  因为录取人数太少,往届的录取分数线只能作为参考,最终决定能不能录取的,还是其他的报考人。
  如果报考的人太多,录取分数毫无疑问会飙到天际去,相反,如果报考的人极少,乃至于只有一个,那报考人只要超过了一本或二本的限制线,就必然会被录取,此人的分数高低,也就变成了本年度的录取分数,属于爆冷的性质。
  在这一点上,公务员考试比高考报志愿来的更直接也更清晰,而两者的性质却是相同的。公务员考试会提前公布报考的人数,以及报考和录取的比例,也是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报考所带来的波动。
  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当录取比例低到几十乃至数百比一的时候,解决爆冷的问题容易,解决过热的问题就难了。
  杨锐将实验室交给魏振学和姚悦管理,抽出时间来,一个个的记录鸿睿班学生的志愿。
  60多人混在一起,报考北京的就有40多人,重复报考到同一个学校的,竟而有12人之多。
  尽管已在预料之中,杨锐还是略显挠头。
  校内平衡志愿是学校经常做的事,尤其是重点中学的班主任,最麻烦也必须做的事,便是平衡志愿。
  平衡志愿的理由很简单,一个学校的录取名额有限,同一个学校的人报的多了,都会有人必然被刷掉,更别说一个省的若干中学。
  鸿睿班现在报考最多的是北京商学院,共有6人报考。这所大学,既不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也不是名牌院校,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同时选择,一方面是它的分数在二本中较低,另一方面,则是它直属国内贸易部的身份。
  这年月,学生的工作都是依靠学校来分配的,而学校得到的名额与它的身份息息相关。
  北京商学院是国内贸易部下属的唯一一所大学,分配到商业系统中的机会便要多一些,而且,因为是北京的本科大学生,商学院的学生往往能够进入市级以上的商业机构,在这个年代,此类工作的待遇和福利都是相当诱人的。
  另一方面,对北京本地的学生来说,国内贸易部却不是很有吸引力的部委,因为北京的学生希望留在北京,而国内贸易部的分配往往是在外地,即使是省会城市,也会觉得吃亏。
  北京商学院自己也了解这种意向,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也有意识的倾向外地学生,使得河东省的录取名额相对其他学校,有数倍的提高。
  当然,数倍的提高,也不过是80多个名额,落在理工科,仅仅是40余个,每个专业仍然只有三四个。
  鸿睿班报考北京商学院的6个人,有两个人报在了同一个专业,另外四人也不能说是安全。
  从这次报名上,杨锐嗅到了危险。
  虽然不是正式的报考志愿,学生们的选择面也相对狭窄,但众人要是一窝蜂的奔向北京,撞车的几率仍然是不小的。
  “要谈话喽。”杨锐合上册子,自言自语的念了一句。
  实验室里正在埋头苦干的姚悦听到了声音,抬头问:“要帮忙吗?”
  “不用,这次是为了学校的事。”
  “什么事?”姚悦秉承着大学生的好奇。
  “总之,不是我愿意做的事。”杨锐出了实验室,在冷风里吹了一会,直抵校长室,找到赵丹年,道:“校长,必须得您出面了。”
  “你又想出新招了?”赵丹年的气色不错,头发都变黑了似的。
  杨锐将报考志愿的事说了,又道:“平衡志愿的工作,我觉得非校长您不可了。”
  赵丹年听的胡子一跳一跳的,等杨锐说完了,不爽的道:“报考志愿,不是高考结束以后的事吗?”
  “学生们是考后报,咱们得考前就帮他们考虑好不是?”杨锐一副老师的做派:“另外,我想把咱们同学选择的志愿,和省里其他学校讨论一下,等高考结束了,这就不方便了。”
  除了校内平衡志愿,校外平衡志愿也是存在的,不过,这也就是仅止80年代的好事了。
  这年月,能够有大量学生考得上大学的中学,屈指可数。就河东省来说,平江市一中,二中和三中,再加几所企业中学,就是所有能有双位数大学生的中学了。
  至于地区,通常只有一中或二中才能列在表里。
  县镇就更少了,除了少数一两个高考强县,普通的县一中,都可以不做考虑。
  如此一来,真正能够参与高考竞争的中学,也就是二十所左右。
  在小升初,初升高都需要考试的年代里,这二十所中学,就差不多垄断了一半的名额。
  而二十多个单位,完全可以组成一个小圈子互相讨论同一个问题了。
  全国高考录取大约30万人,这其中,本科的名额不到15万,分摊到30多个省,每个省只有不到5000人能考得上本科。
  5000人的一半,再分摊到二十所中学,平均125人,也就是说,一所中学如果能有100人考得上本科,就是妥妥的重点中学了。
  再划分文理的话,一所重点中学被录取的理科生,平均也就是50人左右,与西堡中学鸿睿班的人数相当。
  杨锐觉得,此时的鸿睿班,理所应当的应该参与到平衡志愿的圈子里去。
  赵丹年却被他的大胆给惊住了,许久方道:“杨锐,你又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这个难题,只有您才能解。”杨锐恭维着校长。
  赵丹年叹气:“我豁出一张老脸去,和他们说一说报考志愿的事,倒是可以,但你的鸿睿班,今年要是考砸了,我的老脸可就捡不回来了。”
  “您若是害臊,就把咱们的报考志愿表丢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琢磨去,软的来不了,就来硬的呗。”杨锐很大度的样子。
  赵丹年一口否定:“把咱们的高考志愿表丢给他们,光让他们研究咱们,我能干这种事?”
  “那您是答应了?”
  “你都做到这一步了,我不答应也不行了。”赵丹年敲敲桌子,将杨锐拿来的志愿表看了又看,突然喜滋滋的问:“你估计,能考上多少人?”
  “您觉得呢?”
  “就预考的成绩,能有二十个?”赵丹年尽可能的叫了一个大数字,他是看着鸿睿班一步步起来的,这个数字,是在他认为合理的基础上,加上了美好的愿望。
  杨锐撇撇嘴,却道:“要论分数,肯定不止这个数字,但最终能有多少人被录取,还得看您的。”
  “这可是你说的!”
  “是我说的。”
  “那你看好了。”赵丹年仿佛年轻了几岁似的,脸上都泛着油光,心中不停的念经:西堡中学考上大学生了,西堡中学考上大学生了……
  ……
  
228。第228章 预定录取
  
  赵丹年从学校的账目里支取了50块钱,又从家里拿了50块钱,就出门串联去了。
  公帐支取的50块钱,是准备用来买车票的,因为有票就能报销,算是个名目。他自己的50块钱是用来吃饭的,因为是在省内跑,全省粮票就能用,这倒不是一个大问题。
  在临考还有一个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