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中国人的身份,竞争诺贝尔奖原本就不容易,如果我再报道的话,对他不够公平。”银格索尔说过再道:“PCR的技术非常厉害,我相信将对犯罪行为进行沉重打击,唔……虽然我知道诺贝尔奖水平的成果都会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以社会的角度来看,杨锐的发明将发挥相当积极的作用,我认为他应该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
“你这家伙……”
办公室里的编辑们并不奇怪银格索尔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原本就是一个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人,只不过,他的观点终究只是他的观点而已。
“其他的报社,是不会放过这条新闻的。”有人轻声回应银格索尔。
“我们是《瑞典日报》。”银格索尔说过,就埋头工作起来。
第二天,银格索尔特意翻找了一圈其他十几家报纸的标题,没有找到与杨锐相关的消息。
银格索尔松了一口气,当然,他并不认为那是其他十几家报纸更有节操。
“大家都在等待马尔勒案的结果吧。”想到此处,银格索尔也坐不住了,出门喊了一名相熟的记者,就一起前往斯德哥尔摩警察局。
他们到的很早,报了名字之后,就被领到了会客厅,不长时间,就开始有同行走了进来。
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会客厅里竟然就有了三十多名记者,有超过20个报纸或杂志的工作人员出现。
银格索尔略显吃惊,低下头看书都有些静不下心来。
不过,虽然有三十多人坐在房间里,但并没有人会说话和聊天。
闲谈或者寒暄之类的事情,瑞典人是很少做的,事实上,沉默是瑞典人与瑞典人之间最常见的状态。
在某些瑞典居民的家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前,各自用刀叉处理红肉,却只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发出来,就像是看僵尸片一样骇人。
公共场所内的寂静更是瑞典的基本行为习惯,哪怕是记者们也不例外。
这样的场景,或许会让某些外国人感觉尴尬,但在瑞典人看来,这种疏远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关系,没事聊两句是令人无法忍受的行为。
当然,谋杀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寂静的小镇中连续发生三起谋杀案,更加令瑞典社会震动。
这也是如此多的媒体关心马尔勒案的缘故。
瑞典的新闻报道崇尚深入和严谨,尽管很难做到,但严肃媒体总是少不了对马尔勒案连篇累牍的分析,因此,大部分的瑞典人,其实都已经持有“案件可能无法侦破”,“或许要等凶手下一次作案才有机会”的心态,斯德哥尔摩警方愿意才用PCR做尝试,也是受到了重重压力后的选择。
不过,几天前的PCR仪测试,以及警官们对马尔勒镇的样本采集,并没有吸引如此多的媒体,特别是高端媒体。
也是有了朗费罗案等小案件的发酵,媒体们才渐渐的将注意力转向PCR仪的破案结果。
“各位,请跟我们来。”一名警官推开了会议室的门,低声说了一句。
“结果出来了吗?”
“即将抓捕,你们可以来同步等待。”警官和颜悦色的回答。
……
第1313章 核心部件(第二更)
银格索尔与众记者走进会议室,一眼就看到了杨锐。
杨锐静静地坐在长条会议桌左侧的第一个拐角处,看不出有什么科学家的风范来。
事实上,他身着暗色条纹西装,略显鲜艳的领带和亮晶晶的袖口,展示出一丝不同于政客的活跃性,整体来看,银格索尔宁愿相信杨锐是一名商业银行的高级经理,而非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天才。
“各位请就坐。”舍伍德与许多记者都认识,并且与两名老资格的记者行了拥抱和贴面礼虽然内心冷漠外表冷酷,但瑞典人的见面礼却是表面热情无比的,从这一点来看,他们确实很有维京海盗的文化派。
“舍伍德局长,已经确认马尔勒案的凶手了吗?”问话的记者坐在银格索尔的斜对面,他的胸牌上写着《纳克人报》的字样。
与《瑞典日报》不同,《纳克人报》是区域性的大报,虽然在斯德哥尔摩也有出售,但销量很小,它们总体上是服务于所在地区的,银格索尔基本没有与之接触过,只知道他们是一周发行六次的晨报。与类似的周日停刊的报纸一样,《纳克人报》是依靠订户活着的报纸,换言之,它的当地属性很强,而全国属性很弱,斯德哥尔摩发生的事,通常对纳克人报吸引力匮乏。
但是,马尔勒案的影响力显然不止于斯德哥尔摩一地,或者说,它的严重性已经不仅仅是一件谋杀案了。
瑞典的大多数城镇都是类似马尔勒一样的,安静、平淡又冷漠。邻居与邻居之间相隔几十上百米的距离,朋友与朋友之间隔着半米的距离,瑞典人喜欢这样的生活,希望维持这样的生活,并不觉得这样的环境,就应该出现不能侦破的连环凶杀案。
马尔勒案表面上看起来是连环凶杀案,但瑞典人乃至于北欧人关心的重点,其实在于“我们的生活状态”。
银格索尔想到此处,立即将“我们的生活状态”几个词记录了下来,并在后面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瑞典人的生活状态是否能够继续呢?
银格索尔暗暗想,我们可不希望瑞典像是美国一样,变成一个警察国家,或者像是法国一样,变成一个低效率的国家。
然而,瑞典人是否有能力维持这样的生活状态呢?
银格索尔主持《瑞典日报》的社会版,他知道这样的问题并不新鲜,瑞典人时不时的就会自我怀疑似的讨论一下。
但是,这个不新鲜的问题,其实正正说明了瑞典人所担心的东西。
“通过杨锐先生提供的PCR仪,我们已经确定了马尔勒案的凶手。”舍伍德局长的话,打断了银格索尔的思绪。
只见舍伍德局长两手轻压,阻止了有些混乱的询问现场,道:“我们暂时还不能告知大家,他的名字,我们正在向法官申请搜查令和逮捕令,在得到法官的批准之后,我们才能公布嫌疑人的身份。”
“是一名凶手还是多名凶手?”纳克人报的记者再次发言。
“我们暂时只确认了一名凶手,但并不否定多名凶手的可能。”舍伍德回答的很小心。
“武器呢,你们找到了武器吗?”
“还没有。”
“凶手是男性吗?”
“暂时还不能透露。”
“你刚才说了他,是男性吧。”纳克人报的记者层层追问。地方报纸就是这样,他们不做那些人尽皆知的大新闻,更不会将名人的行踪变成资源,事实上,他们总是喜欢抠住当地新闻的细节,并用与众不同的细节来满足订户。否则,如果只是大而化之的大新闻,读者们很快就要流失去大报了。
舍伍德局长被追问的有些狼狈,勉强的笑了一下,道:“我刚才说过了,有关嫌疑犯的身份,要等法官同意之后,才能告知大家。现在请大家进来,我只是希望一旦逮捕令和搜查令生效,能够让大家立即知道相关的细节。”
他这段话说的大义凛然,实际上,却是在杨锐坚持下,做出的决定。
舍伍德局长约莫能猜出杨锐的心思,但越是如此,他反而越是配合。
就算诺贝尔奖是在瑞典颁布的,瑞典得到的诺贝尔奖也是凤毛麟角,舍伍德局长还是很愿意与杨锐这样的科学家打交道的,有能力竞争诺贝尔奖的学者,那就是真的有能力。
另一方面,杨锐愿意注意到瑞典媒体,舍伍德局长也是心中暗爽,这是一种不能名言的民族自尊和爱国情绪,它们促使舍伍德局长下定决心。
银格索尔注意到舍伍德局长两次谈到“逮捕令”和“搜查令”,微微皱眉道:“舍伍德局长,法官是否有可能否决你们的申请,我是说逮捕令和搜查令。如果否决的话,你们是否有备用方案?”
舍伍德局长迟疑了一下,道:“我们期待情况向好的方面去。”
杨锐听着他的外交辞令,稍稍抬眉。
如果是在后世的话,警察拿到DNA证据,一个案子基本就算是妥了。辛普森杀妻案之所以检方败诉,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辛普森的律师要求摒弃DNA证据,并得到了法庭的支持。
不管怎么说,在后世的司法环境下,DAN证据是妥妥的证据之王,是通行法庭的证据。
然而,86年的世界尚未形成这样的认识。
如果瑞典法庭不信任PCR仪,斯德哥尔摩警察局的行动,很可能就会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