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1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瓷胎竹编,又称细丝工艺品,是蜀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由于世道艰辛,技艺几经绝传,五十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生产。瓷胎竹编产品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
  孟子涛对于这种传统手工艺品也有所了解,知道想要制作一件精美的瓷胎竹编,很费功夫。
  比如,“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这是瓷胎竹编这个行当的老话,说的就是竹编原料的“金贵”。一根合适的竹子,只选中断最长的两三节来拉丝。这样的竹丝才能细如发丝,便于编织。
  而这些竹丝都要靠手艺人用排针顺着篾片一根一根的抽出来。同时,在抽丝之前,一根慈竹还要经过刮青、锯节、破片、烤色、定色、刮片、冲刀等十几道繁琐工序,才能抽出保证粗细韧度均匀的竹丝。可见其工艺之复杂。
  正在制作瓷胎竹编的是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他抬起头,看向正在走过来的孟子涛,等孟子涛走进之后,他问道:“你找谁?”
  “请问你是李伦乔师傅吧?”孟子涛问道。
  “我就是,你有什么事情吗?”李伦乔问道。
  孟子涛说道:“我想向你打听一下你堂姐李梅的事情。”
  “你是警察吗?”李伦乔问道。
  孟子涛不想多费口舌解释,说道:“想必你应该从警察那里得到你堂姐是被谋杀的消息了吧。”
  李伦乔点了点头:“你……算了,等我把这点做好,咱们再说吧。”
  “好。”
  孟子涛看着柔韧无骨的竹丝顺着瓷胎在李伦乔的手中上下翻飞,熟练的动作应该不是几年之功。
  片刻之后,李伦乔完成了工序,嘴里说道:“让你久等了,这是一个细致活,马虎不得。通常一个高90厘米的瓷胎竹编花瓶需要的工期需要20天,即使一个高30厘米的花瓶也需要2天时间。”
  孟子涛笑着表示理解:“李师傅你这个手艺应该有不少年了吧?”
  李伦乔微微一笑道:“我早从十五岁开始跟我父亲学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二十六个年头了。”
  孟子涛笑道:“难怪我觉得你的手艺已经是大师级的水准了。”
  “哈哈,不是我自夸,一般我做出来的东西,大家都抢着要。”
  李伦乔哈哈一笑,接着又摇头叹息道;“瓷胎竹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学的人少,做得人也少,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干这行,这门手艺再这么下去,我觉得就要进入历史啦!”
  “这么好的手艺,难道就没有人跟你学吗?”孟子涛问道。
  李伦乔神色有些黯然:“现在的人没有几个能吃苦啦,想要找到几个合格的徒弟不容易呀!说实在的,要是有年轻人愿意跟我学,而且能够吃得下苦,我就算手把手免费教也是愿意的。”
  孟子涛说:“其实你可以在城里开一个工作室,把产品放到网上卖,平时教授弟子,我觉得应该没问题的。”
  李伦乔摇了摇头:“瓷胎竹编成品的好坏,第一步竹料的选择就很关键。必须采用背阴面的慈竹,这种竹子竹节长,纤维柔韧,是最好的竹编原料,而真正能够做到与瓷胎‘严丝合缝’的还必须是两到三年的成竹,因为这样的竹料才有足够的韧性。所以我时常都要到山里去转悠,找合适的竹料用于瓷胎竹编。”
  孟子涛明白话中的意思,这样一来,工作室开在城市里就有问题了,但在农村教授,生源又有问题,毕竟就算宣传的好,也得有人愿意来农村学习,就算愿意来,住宿生活也是一个问题。
  “李师傅,容我想一想,这事总会两全其美的办法。”
  “谢谢你,像你这样的热心肠,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李伦乔语气真诚,孟子涛能听得出他不是在反讽,于是笑道:“其实我也只是想让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爸,你在跟谁说话呢?”
  这时,从屋里面传来一个声音,孟子涛看过去,说话的是个睡眼朦胧的年轻人。
  孟子涛连忙告了声罪,随即拿出自己的名片。
  “孟子涛,你是做古玩生意的?”李伦乔有些诧异,他原本还以为孟子涛是警察,没想到居然是做古玩生意的。
  孟子涛笑道:“我另一个身份是警方的顾问。”
  李伦乔恍然地点了点头,这个身份到也说的过去。
  正在这个时候,那个年轻人突然跑了过去,一脸惊喜地看着孟子涛道:“你是孟老师?”
  “你个瓜娃子,一惊一乍做什么!”李伦乔没好气地说道。
  年轻人激动地说:“爸,这是孟老师啊,鉴宝节目里的寻宝人。”
  李伦乔一愣,马上反应过来了,热情地跟孟子涛握着手:“抱歉,那个电视我只看了一点,刚才没有认出你来,不过你在节目里的讲解非常生动啊,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你!”
  孟子涛笑着表示不用客气。
  “爸,你愣着干嘛,请孟老师进屋里来啊。”年轻人说道。
  “就你话多!”李伦乔瞪了儿子一眼,随即客气地邀请孟子涛进屋。
  请孟子涛入座之后,年轻人非常热情地给孟子涛端茶倒水。
  “孟老师,您喝茶。”
  “好。”
  孟子涛笑着点了点头,喝了一口茶,只觉得茶香四溢,不禁道了一声好茶,年轻人顿时喜笑颜开。
  “孟老师,我叫李伟。”年轻人开口道。
  “你好。”
  孟子涛看着他的表情,直接说道:“如果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好了,没关系的。”
  李伟顿时一喜:“孟老师,请您稍等片刻,我去把东西拿过来。”
  李伦乔瞪了儿子一眼,随即苦笑道:“也不知道上辈子作了什么孽,生了个这么个儿子,让他读书吧,读不好,让他跟我学手艺,他又怕吃苦,让他去工作,结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孟子涛笑道:“可能还年轻吧,等过几年心定了就好了。”


第一千二十四章 可能
  李伦乔苦笑道:“说到底是我婆娘去的早,他小时候我忙于养家糊口,没有给他好的教育。希望等两年,他能够懂事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种事情孟子涛也不好多说,正好这个时候李伟拿着东西回来了,到也省得气氛变得尴尬。
  李伟把东西放到孟子涛面前,一脸期待地说:“孟老师,这是我昨天去古玩市场买的东西,您看看对不对?”
  李伟拿出来的是一件鎏金关公像,做工粗糙,人物造型呆板,毫无生气,拙而不朴,典而不雅,徒有其形而缺乏神采,与真的古代作品相去甚远,一看就知道是一件假冒伪劣产品。
  看了一会,孟子涛抬起头来,问道:“这个造像你是在哪买的?”
  “送仙桥的一个小摊上。”
  “你为什么会选择这尊关公像?”孟子涛又问道。
  李伟说:“我之前听一位专家说过,收藏除了讲究收藏精品,还讲究收藏一些奇特的物件,说不定就会捡漏了。”
  孟子涛摇了摇头:“器形古怪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当代人为了迷惑不懂行的买家制作出来的,不要说东西不真,连一点美学都没有。我说句实话你不要生气,古玩市场上,就是因为抱着你这样观点的人太多,才会让一些人有了可趁之机。”
  听到这里,李伟哪还不明白孟子涛的意思:“您的意思是说,这玩意是个假货?可是卖东西的明明告诉我,这是五代的东西,还说如果不对,让我去找他!”
  孟子涛心里觉得有些好笑,说实话,小贩的话能信,母猪都会上树了。
  “你如果现在去找他,我保证你已经找不到他了,就算找到了,他也不会承认东西是在他那买的。”孟子涛说道。
  李伟怒道:“他敢,我不砸了他的摊子!”
  “动不动就打打杀杀,像什么话!”李伦乔怒斥道。
  “我买了假货,还不能找他算账啊!”李伟咬牙切齿地说道。
  李伦乔哼了一声:“就算我对古玩买卖不了解,也知道这行买了东西不能退的规矩,你去找人退,会退给你吗?”
  李伟语气弱了下来:“这可都是新世纪了,这样的规矩也得改了改了吧。”
  孟子涛说:“现在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但这条规矩在古玩行业还是普遍存在的,你可以找他退货,能不能退掉咱们另说,别人知道了你买东西退货,一般的肯定不会再跟你做生意了。”
  李伟有些委屈地说:“那我就只能吃亏了?”
  李伦乔给儿子泼起了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