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子涛笑着表示没关系,而且说实在的,他还挺佩服魏沙南的,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想着把作品还回去。
“孟老师,您稍等片刻,我再去拿幅书法作品过来。”
魏沙南还没等孟子涛反应过来,就起身转回了房间,孟子涛喊都来不及喊他。
魏存实呵呵一笑:“孟老师,你就随他吧,他这人脾气就是这样,说难听一点,不撞南墙不回头。”
既然这样,孟子涛也就不再多言了。
闲聊了片刻,魏沙南又回来了,这回他并没有拿书法作品回来,而是拿了一块墨。
这块墨呈椭圆形,边缘凸起,内识金回纹一周,中心楷书阴文填金“御制文渊阁诗:四库搜罗书浩繁,构成层阁待诸园。伋言凡事豫则立,谢赋沿波讨以源。泉写细渠落沼渚,林依曲径护庭门。宁图美景增游赏,见道因文个里存。臣彭元瑞敬书。”另面模印并彩绘风景图。此锭墨应为四库文阁诗集锦墨其中的一件。
魏沙南笑呵呵地说:“我思来想去,送一幅书法作品给您,价值太高的我送不起,但太低的话,对您来说也没多少意义,想着还是送您一块墨吧,希望您的书法水平节节高,用它书写更多的不朽篇章。”
这块文渊阁墨属清代宫廷制墨,质量是没得说的,现在的价值应该在一万五左右,因此,对孟子涛来说差不多合适,也没怎么推辞,就客气地收了下来。
“有道是礼尚往来,我就用它写幅作品给您吧。”孟子涛笑着说道。
“那不是我占大便宜了吗?”魏沙南有些不好意思。
“对我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孟子涛笑着表示没事,让魏沙南准备好纸和砚。
半个小时后,在魏沙南陶醉的目光中,孟子涛用草书写下了千古名篇《满江红》,这也是魏沙南自己选择的诗词。
“名不虚传,真是名不虚传!”魏沙南看着桌上的书法作品,激动的有些不能自己。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敲门,片刻后,红光满面的汪华光进来了,一看到孟子涛,他就对着孟子涛连连表示感谢,孟子涛也客气了一番。
魏存实看着汪华光手里在拎着一只袋子,袋子里居然还有什么活物在活动着,便好奇地问道:“汪叔,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啊?”
“喏,就是这玩意。”却见汪华光从袋子里掏出了一只幼鸟。
魏存实对平常的鸟类并不陌生,一眼就认了出来:“呃,这不是胡不拉吗?”
胡不拉就是常见鸟类伯劳的别称,这是一种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
伯劳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常栖于树顶,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复返回树枝;常将猎获物挂在带刺的树上,在树刺的帮助下,将其杀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称其为屠夫鸟。
魏沙南开口道:“这不会是你去树上掏的吧。”
“你才无聊到去树上掏这种鸟呢!”
汪华光瞥了他一眼,接着说道:“这是你们楼下一群小孩抓到的,我看要被他们弄死了,就问他们要了过来。”
第八百六十章 伯劳
魏沙南盯着汪华光手里的伯劳看了看,说道:“这只伯劳看起来还真快不行了,这么一点大,你知道怎么养吗?”
汪华光说:“伯劳吃鲜肉和小虫子就行了,你这有没有生肉啊?”
“还有点生牛肉。”老太太说道。
汪华光说:“去拿一点过来,只要能吃就死不了。”
片刻后,老太太拿了一点牛肉过来,汪华光拿着喂手里的伯劳幼鸟,但一点反应都没有,看起来就要死了差不多。
“你看,我说不行了吧。”魏沙南说道。
汪华光没好气地说:“你怎么老是喜欢说丧气话,再说了,或许是它还不熟悉环境的关系,饿极了就会吃了呢。”
说话的时候,他又把小肉条放到幼鸟嘴边,结果还是死活不吃,而且耷拉着脑袋,情况看起来越来越差了。
见此情形,孟子涛伸过手去,想要检查一下,是否有什么伤,没想到,等他的手快要接触到伯劳幼鸟时,它居然“叽叽叽”地叫了起来,张大了嘴巴想要吃东西。
大家见了感觉既惊奇,又诧异。
汪华光惊诧之余,就把手里的肉条放进伯劳的嘴里,没想到刚靠近一点,伯劳幼鸟就闭上了嘴巴,死活不吃。
魏沙南哈哈笑了起来:“哈哈,老汪,你这是亏心事做多了,连鸟都不喜欢你啊。”
“屁,你才亏心事做多了呢,有本事你来喂啊。”
“我来喂就我来喂。”
魏沙南觉得只是幼鸟不喜欢汪华光的味道,然而事实证明,他也喂不了,而且不但是他,现场除了孟子涛之外,其他人都试过了,都喂不了。
最后换孟子涛,他拿了肉条一靠近幼鸟,幼鸟就朝着天,张大嘴“叽叽”叫唤要食吃。
孟子涛喂了它几根小肉条,这才令它吃饱,而之后却见它撅起屁股“噗”的一下拉屎了,之后就安稳下来了。
“玛得,好心喂你你不吃,拉屎到这么随便了。”汪华光笑骂了一句。
大家都会心一笑。
汪华光接着说道:“孟老师,看来这只小伯劳和你有缘,你要不要养?”
孟子涛看着眼前这只羽毛还没长齐的小鸟,心里也挺喜欢,再加上伯劳也挺好养的,于是便同意了。
魏沙南叫老伴拿来一只纸盒子,里面稍微垫一些东西,把伯劳幼鸟放了进去。
暂时安置好幼鸟,汪华光说起了正事:“孟老师,再次谢谢您,要不是您的话,我被骗的那笔钱肯定本不回来了。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还请您务必收下。”
说话的时候,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只鼻烟壶,递给了孟子涛。
孟子涛定睛一看,这是一只鼻烟壶,材质看起来应该是玉髓。
玉髓其实是一种石英,与人们熟知的玛瑙是同种矿物。有条带状构造的隐晶质石英就是玛瑙,没有条带状构造、颜色均一的隐晶质石英就是玉髓。
这鼻烟壶身以带皮玉髓雕琢而成,材质光鲜谅解,透亮清澈,器形规矩圆润,掏膛精致。作者巧妙利用材质天然皮色巧雕猴、鹿、蜜蜂、喜鹊组成的一组吉祥纹饰,寓意“加官进禄”。纹饰色泽古雅明艳,灵动非凡。此壶精巧雅致,取材精良,雕琢精湛,寓意吉祥,高贵典雅。
孟子涛猜测这只鼻烟壶应该是清代高官巨贾人家常携之物,虽说雕刻水平不错,但一来材质并不出众,二来也没有留下名家的名讳,市场价值并不怎么高,大概也就大几千。
鼻烟壶价值不高,再加上盛情难却,孟子涛客气一番之后,也就收下了。
其实,汪华光还真有点担心孟子涛觉得他的谢礼不够,见孟子涛收下,他也放心了,于是又向孟子涛了解了一下详情。
孟子涛又把先前说的复述了一遍,听得汪华光胆战心惊,要知道,他先前还有上门去找铁皮要回他的钱的念头,幸亏没有去,不然被打一顿还算好的,要是身体成了马蜂窝,那就太冤了。
大家正聊着天,汪华光接到了一个电话,片刻后,他拿着电话对孟子涛问道:“孟老师,我有位朋友想过来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不知您方便吗?”
一般情况下,孟子涛都是抱着与人为善的念头,微笑着说:“没什么不方便的,让他来吧。”
“谢谢。”
等汪华光打完电话返回原位后,魏沙南便问道:“谁呀?”
汪华光回道:“彭延明,就是我先前说的那个想要淳化金钱的朋友。他打电话问我被骗的事情,我告诉他托了孟老师的帮忙已经没事了,他就跟我说,有个问题,想要来请教一下孟老师。”
魏沙南又问:“他怎么知道你被骗的事?”
汪华光有些生气:“还不是我家那老娘们,知道了我被骗,就觉得和彭延明有关,自作主张去找彭延明探口风。”
就这么闲聊了一会,彭延明赶到了,他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身上带着书生气质,第一印象感觉不错。
汪华光为大家做了介绍,又相互寒暄片刻后,谈起了正事。
彭延明把带来的东西拿了出来,却是一件相当精美的瓷器,一件青花笔船。
笔船是用来盛放毛笔的文房用具。以木、牙、玉质材料制作。多作长方形,口沿外撇,圈足,内设笔搁,毛笔书写之后,放到笔船里,也就不会污染桌面了。
彭延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