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重生记_六月浩雪-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氏考虑到玉熙的实际情况,建议玉熙买田产:“我的意思是最好置办田产,田产旱涝保收。”
  玉熙也更趋向买田产,田产虽然收益不高,但胜在稳妥,而且年年都有。若是到时候开杂货铺子,庄子上的东西也有销路。想到这里,玉熙灵光一闪,说道:“伯母,若是买田产,我想最好是带有山林的。到时候在山上种果树,做了果脯拿去杂货铺卖。”
  秋氏并不看好玉熙的想法,不过山林的价格都不贵,买一两座山林也没什么问题:“若是要带山林的田产,那位置可能会比较偏僻。”京城附近肯定是没有了,要有也都给人家占了去。
  田产不如店铺,地段偏一些也没关系。玉熙点头道:“可以的。”
  玉熙要置产这么大的事,肯定瞒不过老夫人。秋氏干脆带了玉熙去见了老夫人,将这件事说了。
  老夫人听到宁氏留下一万两银子,神色微动。不过她的异样没人看得出来:“你什么时候知道银子的事?”
  玉熙说道:“今天才知道的。”
  老夫人问的问题都是在点子上:“为什么方妈妈以前不说?现在才说?”
  玉熙将跟秋氏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老夫人也从中找不着破绽。因为不是要她拿钱出来给玉熙置办产业,老夫人自然没什么意见:“既然四丫头你有这个成算,老大媳妇你帮着她看看哪里有田产可买。”玉熙手头上的东西将来都得当成嫁妆,东西越多,将来嫁妆越丰厚,国公府的名头也好听。
  人都出去,老夫人这才放下手里的佛珠,与身边的罗妈妈说道:“去问问申婆子,四姑娘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
  罗妈妈心头一凛:“老夫人认为这钱不是宁氏留给四姑娘的?”
  老夫人很肯定地说道:“宁氏嫁妆总共也才两万多两,当时宁家出事急需银子打点,宁氏的田产铺子卖的价格都不高,就算她给四丫头留了银钱,能留下三四千两就很不错了,怎么可能留下这么大笔的钱。”老夫人倒没怀疑这些钱是玉熙赚的。只是玉熙当初开包子铺当过首饰,所以她怀疑这些钱也是玉熙当首饰当得。
  罗妈妈却觉得这银子是宁氏留下的:“老夫人,一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若这银子是姑娘当首饰得的,那首饰不得都当光了。这么大的事,申妈妈不可能不知道。”这么大的时候,申妈妈知道,肯定会第一时间过来告诉她的。
  老夫人也是有这个顾虑,当时才没吭声:“去问问。”
  罗妈妈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老夫人,申婆子说登记在册的首饰全都完好无损地锁在匣子里。”
  老夫人又转动起了佛珠,问道:“最近四姑娘有什么异常?”
  罗妈妈摇头道:“这段时间四姑娘除了时常说觉得疲惫,其他没任何异常。”疲惫那是因为用功过度,这不算异常。
  老夫人疑惑了:“莫非还真是宁氏留下来的。”老夫人再如何精明,也不可能想到这钱是玉熙赚的。
  罗妈妈说道:“老夫人,宁氏也是个当娘的,不可能不给自己儿女留一点钱财。我觉得这钱应该是宁氏留下来的。”一来众人不可能想到这钱是玉熙赚的,二来玉熙找的借口也合情合理。
  老夫人想着宁氏宁愿将这笔钱给一个老妈子管着,也不让她保管,这等于是说宁氏相信一个老妈子也不相信她了,这让老夫人心里头就不舒服她有多喜欢玉熙的亲娘蒋氏,就有多讨厌宁氏。不过人已经死了,再追究这些也没什么意思。


第50章 置产(2)


  墨菊虽然没什么心眼,但胜在忠心。她觉得申妈妈行为很异常,立即将这件事告诉了玉熙。
  玉熙大致猜测到申妈妈是为的什么事:“以后申妈妈让你做什么,你都照做,私底下告诉我就成。”之前玉熙觉得放申妈妈在身边没什么,可现在玉熙却很厌恶。这种无时无刻不都是活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没有一点自由的生活,让她很不舒服。得想个法子,在不得罪老夫人的前提下将申妈妈弄走。
  向管事在外磨练了许多年,行事很谨慎。他得了秋氏的吩咐,并没直接去看店铺,而是先去了解这店铺主家出了什么事。这一打听,还真打听出一些事来。
  玉熙听说向管事两千六百两就将铺子谈下来,觉得不可思议:“不能吧?”四千两的店铺,向管事竟然两千六百两就谈下来?玉熙觉得这有些不正常。
  向管事说道:“姑娘不知道,这店铺的主家得罪了衙门的人,他的店铺一般人不敢买。”有权有势的人看不上那地界的商铺,稍微有点钱的人都有自己的消息来源,知道东家得罪衙门的人肯定不会买,以免被迁怒了。
  玉熙有些担心地说道:“这店家得罪的是谁?若是得罪的人来头不小,这店铺就不要了。”她可不愿意惹事。
  向管事笑着道:“不是什么大事,这店铺买下来就是我们的了,对方不敢动歪心思。姑娘,其实这铺子若是没这档子事,三千两三四百两银子就能买下来了。我们出这个价,并不算低的。”一般人不敢买这店铺,可不代表国公府不敢买。
  玉熙见状放心了:“辛苦向管事了。”
  向管事却是个心有成算的:“四姑娘,我听说买下这店铺准备开个杂货铺?若是姑娘没有合适的人,我这里倒是有一个。”
  向阳推荐的这个人是他的妻弟,姓孟,今年十五岁。
  玉熙对这个年龄倒没什么不满的,她开的的杂货铺规模也不大,只要对方机灵能管好铺子就成:“既然是向管事推荐的,定然是有其过人之处。只是我这杂货铺不大,就怕屈才了?”
  向管事笑着说道:“他也就在绸缎铺里学了两年,稚嫩得很。也就有方妈妈在一旁看着我才敢开这个口。”
  玉熙自然愿意给向管事这个面子。
  走的时候,玉熙让红珊给了向管事二十两银子:“这两日让向管事劳累了,这点钱拿去买酒喝。”
  向管事接了打赏就出了国公府,回家就将这件事告诉他妻子孟氏,让她将这件事告诉岳家。
  孟氏有些不大安心,这杂货铺又不大,让她弟弟去能做出什么名堂出来呀!
  向阳说道:“你眼皮子怎么就这么浅,就盯着眼前这三瓜两枣。杂货铺是小,可你也不想想四姑娘现在是跟着宋先生学习,以后前程还能差了?现在三弟跟着她,以后四姑娘发达了还能不重用三弟?”他如今能管着绸缎铺子,除了他自己有能力之外,最主要还是他娘是夫人的心腹,要不然再有能力也轮不着他。
  孟氏还是有些忧心:“三弟都十五岁了,这马上就到说亲的年龄,这不上不下,亲事怎么办?”四姑娘发达那至少得十年以后了,这十年他弟弟若是一直守着杂货铺,等于也是耽搁了。
  向阳见状只能将话说透:“只要你三弟好好干,入了四姑娘的眼,媳妇的事不用发愁。”见孟氏面露惊疑,向阳说道:“四姑娘是个聪慧的,只是她根基浅,在府邸里行事不方便。若是三弟做得好,四姑娘肯定会拉拢住他的。你不记得了,四姑娘身边两贴身大丫鬟年龄再过两年就到了婚配的年龄了。”要想拉拢人心,将身边的丫鬟许配出去是最好的法子。
  孟氏眼睛一下亮了,可惜她现在很少去内院,对墨菊跟墨桃这两个丫鬟没什么印象。
  向阳给她泼了冷水:“若是三弟入不了姑娘的眼,什么都白搭。”这意思是让孟氏劝说他小舅子好好干。
  傍晚时分玉熙就拿到了房契。握着这房契,玉熙心里欢喜不已。这是她的产业,她也有属于自己的产业,真好。
  说起来也是玉熙运气好,几天后秋氏打听到忠勇侯府吕家准备卖一处田产,那田产连带了一片山林,正好符合玉熙的要求。
  秋氏与玉熙说道:“那庄子离京城也不远,走两个时辰左右就到了。我觉得可以买下来。”
  玉熙疑惑地问道:“伯母,这么好的产业,吕家的人为什么会卖?”田产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东西,一般人家都不会卖的。
  秋氏既然准备买这些田产,肯定也要打听清楚了,说道:“吕家跟皇商李家搭上了线,准备跟李家人一起做生意。据说摊子铺得很大,需要的本钱多,所以准备卖一些产业套现,这也是赶上了。”
  玉熙对外面的行情不熟,问道:“这个李家是什么背景呀?都让吕家卖田卖地了?”若不是确定跟着李家能赚大钱,吕家绝对不会卖这些可以传家的产业。
  秋氏说道:“李家的当家夫人是宋尚书宋的庶妹。”等于是说,李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