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核反应的时候能够产生许多高能粒子,这些高能粒子移动速度非常快,我们当初用反应堆加热推进剂就是为了让推进剂的热运动速度增大从而获得推力,而这里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高速运动物质。而且这些高能粒子是离子态的,从而可以使用磁场来控制它们的**方向。
这就是离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国防科工委的同志互相看了一眼,又笑着说:“这种发动机太昂贵了,可不是我们现在造得起的。”
对于核动力的利用方式有3种:
1、利用核反应堆的热能
2、直接利用来自反应堆的高能粒子
3、利用核弹爆炸
既然前面两种都不是,那么便只能是第三种了,利用核弹爆炸的能量了。
第三种方式是一个大胆而疯狂的方式,不再是利用受控的核反应,而是利用核爆炸来推动飞船,这已经不是一种发动机了,它被称为核脉冲火箭(nuclear pulse rocket)。这种飞船将携带大量的低当量原子弹,一颗颗地抛在身后,然后引爆,飞船后面安装一个推进盘,吸收爆炸的冲击波推动飞船前进。
这种看似天方夜谭的方式却是被美国政府实实在在考虑过的计划,这个在1955年被以猎户座计划 (Project Orion)命名的项目,希望建造一个简单,承载大,而且在资金上能够建造得起的飞船。
原子弹并非直接作用于推进盘上,在释放放出原子弹后,接着再释放出一些由塑料制成的固体圆盘(当时倾向于聚乙烯),当飞船驶出一定距离,原子弹将在飞船后面200英尺处爆炸,蒸发掉塑料圆盘。将其转化成高热的等离子浆。由于塑料盘位于原子弹和飞船之间,等离子浆中相当部分将会追上飞船,撞击太空飞船尾部巨大的金属推进盘,从而推动太空飞船高速行驶。理论上比冲量可以达到1万到1百万秒。
当然这个计划夭折了。这个计划会夭折是因为两点:一、对于推进盘承受的压力进行计算发现,瞬间的推力将过于巨大从而超过人体承受能力。这一点很好解决,只要在宇宙飞船的推进盘和前部船体之间安装了一个震动吸收系统,脉冲能量将被暂时储存在吸收系统中然后逐步释放出来,这样不至于因为爆炸的冲击而导致剧烈的震荡,能够比较平稳地飞行。
不过第二个问题才是大问题,也是在座所有人都不愿意提的问题。
整个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换气扇在嗡嗡响着。
王科长是政治部的科长,所以在科学上不是那么精通,他根本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全都不说话。更加不知道他今天本来是为了鼓舞士气卖的关子,今天不仅没有效果,似乎反而起了反效果。
按照他的计划,现在本来是大家踊跃发言,询问核动力发动机的问题。然后他再说出这核动力反重力装置,让大家惊叹一下国家的科技技实力,从而让士气上升,更好地工作。这个政治手段他以前就用过,可是今天不知怎么,不仅无效,反而僵了下来。
这一僵持。完全打乱了王科长的讲话步骤,下面爱国敬业的话,他根本无法说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站了出来,说道:“王科长,我们知道国家想发展,但是不能这样发展啊!原子弹爆炸会有核辐射,一旦把它加装到飞行器上,由于大气的流动,这核辐射将会扩散,必将污染整个地球的环境。”
老科学家认真地说道。倒把王科长听得一愣一愣的。什么引爆原子弹,他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事。
“对不起,看来我的准备工作没做好。”王科长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直觉告诉他,他似乎把什么事搞错了。他立即道歉不说,更是立即把文件下发了下去。“大家看看,这才是大家将要做的事。”
文件上写的正是关于反重力装置的事。“什么?国家已经开发出反重力装置了。”看了的人立即激动地站了起来。
“是,不然这里为什么要叫反重力研究所。”王科长皱皱眉说,“这次找大家来,便是想让大家看看,能不能由核动力发动机代替普通的发动机。”
原来是这样,那位表示反对的老科学家老脸一红,他根本不知道这次是给反动力装置找一种核动力,他还以为是那种常规的核动力发动机,这都要怪王科长没有说清。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全怪王科长,现在科学发展得很快,就是他们科学家之间,也常常发生搞错科学概念的事,更不必说他只是一个政治部的科长了。
虽然出了这么一个小插曲,但是还好,总算是把工作安排下去了。“同志们要记住,这是国家的机密,除了这里的人,绝对不允许透露给其他人知道。”
出了前面的乱子,王科长是什么鼓励的话都说不出来。“唉!没想到从军队调到科工委工作,竟然这么累,还是军队好啊!”
从军工委调到科工委,总是需要一个适应期。今天会出这样的乱子,他显然是把军队上的作风拿到这里来用了。军人和科学家不一样,哪怕这些科学家是国家的人,也绝对和军人不一样。今天他是初次知道了,他不禁暗自庆幸,他没有说出“保家为国”来。在他给军队开动员会时,他只要一激动,便会喊上一些口号。
他喊了口号之后,军队自有应接的一套。就像有人喊“同志们辛苦了”。下面便会接“为人民服务”一样。
不过好在他没喊,因为这来的都是科学家。如果在他们面前喊这些,绝对是会爆一个大冷场。
不说第一次主持工作的王科长,来自京海研究所的投影陈乐正在签一份保证书。大体意思,便是让人保密,即使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家人,都不能泄密。
这份保证书对其他人来说,也许很容易,可是到了陈乐手中,他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保密就是不让别人知道,可是他和投影本来就是一个人,投影知道的事,他没有理由会不知道。拿着那份保证书,陈乐也没想到,这字还没签上,他就违规了。
“陈乐研究员,你怎么还没签字?”只发了会愣,人群便走*了。
投影陈乐四处看了看,诺大个会议室里,就只有他和王科长了。“哦,签签,这就签好了。”
虽然已经违规了,但是还是得签。看着自己签上了大名,陈乐心想:反正有这个投影在,正好借他脱身。只要他表现地掌握了这项技术,我应该就不需要留在这儿了。否则,这自己对自己,做起事来,也别扭。
陈乐又想到了自己可能还会夸奖自己的场面出现,浑身都打了个激战。
第155章、没人看得懂
第155章、没人看得懂
研究所的投影陈乐的到来。让问题变得简单许多,从他提出磁感线之间也存在着干涉共震现像,到这个现像的运用。在理论上解释了磁悬浮装甲车的反重力原理之后,国家便注意到了他。
如果是别人这样去解释磁悬浮的原理,国家是不会太注意的,但是研究所的投影陈乐不同。只从他的档案上看,他便是个天才。
而这样一个天才,在发明了那样的技术后,并没有找人投资,和别人一起合作做生意,而是把这项技术交了出去,继续钻研科工作。虽然这其中有国家引导的因素,但是就是这样已经是很难得了。
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努力追赶强国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一个可以提供先进技术,造就无数企业的科学家,绝对比一个成功的商人要重要的多。
对于投影陈乐的突出表现,特别是在无数科学工作者还在为计算力的平衡,彻夜不眠的时候,他已经提出了完整的理论。这样的天才表现,国家是看在了眼里,急在心里。
王科长是国家的代表。在从中央回来,他便变得很急燥,不过他没有立即去找投影陈乐,而是找来了陈乐。
陈乐被叫到他的办公室,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和发生了什么。
王科长在想事情,以致于陈乐人都进来了,他还没有发现。陈乐没有打搅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看到陈乐。立即热情地站了起来。“哦,陈先生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说一声。你看,你看这多不好意思。快坐,快请坐。”
陈乐在他对面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没关系,我也是刚到,看到王科长在想事情,便没有打搅。王科长找我来,有什么事吗?”
这些天因为核电厂已经开始建设,所以陈乐是常常往外面跑。不过他虽然常常不在,但是他的投影在。有这个投影在,整个研究所发生了什么事,他几乎全都知道。而在他的记忆中,这些天里也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陈乐一问发生了什么事,王科长的脸上表情立即变了,有开心,却埋藏得很深。更多的却是焦虑不安,只见他从身后的保险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