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辉耀时代-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一天,阳光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成立!周从伟为法人代表,杨根水为财务总监。汪真成为天下文化的第一任总经理。公司以合同的形式签发给汪真10%的股份。当然,前提是汪真在总经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并取得良好业绩!三年中,他仅能享受股份利润分成。这也是欧夏丹说服汪真的主要筹码。当周行文说起10%的时候,欧夏丹很是诧异了一阵子。后来听周行文的解释,才发现这家伙有多么的滑头。汪真属于火花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一个月的工资接近1500人民币。三倍的工资就接近五千块!而现今的天下文化有限公司却是一个近乎于空壳子的存在,旗下只有一个价值三万左右的印刷厂。10%的股份,听起来非常丰厚,事实上也仅是三千圆而已。而且,股份的关联等若是利润的结合,汪真有了自己的股份,必然会卖力的为天下文化挖人挖角,等于是又免费得了一个火花编辑部。一举两得之事,欧夏丹也是过了好多天才明白过来……
因为是周从伟独立出资的关系,所以阳光文化其实与阳光商务会社的联系不大,但按照周行文的意图,阳光文化直接入社,挂在阳光商务会社下面,汪真以阳光文化的10%的股份成为阳光商务会社新成员。至此,还未成立的会社已经达到五个成员。因为周从伟独立出资的关系,在阳光商务会社中,杨启放等人的股份被稀释了一些。不过这属于正常的股份稀释,杨启放未动一分一毫就可以优先享受对阳光文化的董事管理。他也是能够接受的。
印刷厂第二天就开始动工,汪真也开始忙绿起来,他拿着周行文的创意,把印刷厂的美工人员都召集起来,又利用自身影响力,带走了火花编辑部一半的编辑们。至此,同学录正式开始印刷!
'  '
第三十章 阳光书屋计划
一件商品单单制造是不行的。杨根水的责任就是架设销售渠道。对于这点来说还是相对简单的,火花印刷厂和许多文具用品店都有业务往来,在中原各县市还有一些中转渠道,杨根水派人一联系,说是推出了新产品,自然就能够上架销售。
不过周行文知道,这样做的话见效很慢,他给杨根水出了个主意:利润返还!一册同学录的成本价是1元到3元左右。售价按高低档计算分别为5元到10元。根据各类明细:各地业主每销售100册同学录,就可以得到10%的利润返还!如果销量突破1000册,利润返还之上再加上五百块钱的奖金!
不要小看这些数字,精明的业主一计算,就会发现按照这个数据,一个月至少可以额外赚取差不多小一千的利润!再加上同学录制作精明,个性时尚,很适合此时学生们的胃口,一时间,各地开始出现同学录热卖的情况。
特别是到达7月份以后,各地初、高中开始放暑假,同学录的售卖达到一个,单仅开城一地,同学录就已经售出上万册!这虽然是各地业主的进货量,并不是实际销售量,但按照现在同学录的火爆程度,市场的消化能力自然大大提升。另外一方面,山城等地也开始出现同学录火爆的情况。接下来忙绿的就是杨根水了,他不仅要架设销售渠道,还要负责初步建立起文具籍专卖店。
周行文是一个很会花钱的人,在印刷厂的收购与启动上,他花费了将近三万块钱,在销售等方面,也花了两万块钱。不过他手里有三十万的现金,怎么可能满足于这些呢!于是,阳光文化有限公司开始搭建各地的籍文具专卖店。这是一个被周行文称为阳光的宏伟计划!从开城的第一家分店起,阳光文化有限公司将陆续投入十五万的巨额资金,用以架设中原省各地的定点销售网络。当网络架设完成时,阳光文化有限公司将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如此,其他同类文化用品进入中原省,都要通过阳光销售,除非他们也耗费巨资打造同样的定点销售网络。
至七月份中旬,开城、郑城、山城三地的阳光计划全部启动。从印刷厂开始印刷同学录起,直到七月二十日,同学录销售量达到十五万册。平均每册利润3。5元。扣除利润返还后,阳光文化公司在刚刚成立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已经得到了五十多万的巨额利润!
此时,与周从伟打赌之事已经不需要知道结果了。虽然周从伟出院后,也制定了有关阳光电器专卖店得计划,而且也用他庞大的资金在开、郑、山等五处地市级以上城市架设了分店,销售量也异常喜人,但电器类产品毕竟是大件物品,此时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到电器类产品的春天。所以周从伟仅获得了十多万的利润。
按道理来说,这个年代,一个月能获得十多万的利润已然是相当了不起的数字了,但如果和周行文创造的五十万利润相比,就显得有些微弱了。
当然,在这里周行文其实占了许多便宜,首先他收购的印刷厂就占了一个巨大的便宜,因为他不需要为销售渠道烦恼,甚至还有余钱来搭建自身的销售渠道。其次,就像周从伟一开始说的那样,同学录的销售有一个季度问题,只有在学生即将毕业,或者离校得时候,才会出现火爆的销售情况!最后,就是第一的问题。周行文是第一个提出同学录概念的人,在中国,勇于创新,勇于吃螃蟹的人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利润。在6月份到7月中旬,周行文几乎垄断了同学录的销售,自然能获得空前的利润。
而从7月份开始,在全国各地都开始出现仿冒的同学录销售,阳光文化的销售受此影响,也开始有所下滑,最终进入平稳销售阶段。
也在这平稳的销售中,周行文听到了关于自己被开城二高录取的消息!
消息是周从伟带来的,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和开城二高的校长魏继辰搭上了关系。魏继辰特意调阅了周行文的中招考试成绩,惊异之余,破格录取之事就成了!
事实上,周行文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中招考了多少分数,考试完毕后他就来到开城,最近又一直忙于印刷厂的事情,哪有功夫去理会这些。后来周从伟要告诉他时,他淡淡一笑,道:“目的已经达到了,过程就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分数多少已经无所谓了!”
周行文有绝对的自信,他的中招分数绝对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不过那仅仅是为了父母所考取得。周行文自己的理想是过一个充实的人生,而不是生活在这些可有可无的荣誉当中。他就是那种“为了家长”而考试的学生。
同学录的事情告一段落,一时间印刷厂显得无事可做的样子。周行文对于自己的企业,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支持。他又提出了一些信纸的概念,一些明信片的印刷等等。这些后世的东西虽然并不是那么稀奇,但却能给阳光文化带来长远的利益。文化产业就是如此,它属于细水长流的产业,一时的暴利并不算什么,只有长久经营下去,才会具有独特的文化利润!那种文化利润甚至可以覆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取得巨大的隐性利益。这也是周行文之所以把创业的第一个目标放在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因。
7月23日,周行文把自己能想到的东西都交待给了汪真,独自一人乘坐火车北上京城。他需要完成与严永禅的诺言。去录制“行文”的CD大碟。这首碟片录制完成后,周行文就打算让“行文”这个名字消失在歌唱界。他并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歌手或演员。那种生活方式并不是周行文想要的。他或许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剽窃一两首歌“玩一玩”,满足一下自己莫名的虚荣心,但绝对不会涉足其中!
PS:感谢dacidabeideh同学,秋剑冰同学的打赏!昨天的收藏涨的忒不给力,今天起来一看,貌似还行吧!略略安慰了一下。以后老实点,只求收藏算了!
'  '
第三十一章 录制大碟
北京音像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颇具规模的大型娱乐公司。以往在郊外显得有些孤零零的建筑,现今已是颇有一些规模。在北京音像公司外面,停满了各种车辆。当周行文刚从出租车上下来的时候,几疑自己走错了地方。这里真的是原先只有“小猫”两三只的那个小公司吗!
“先生,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
一个容貌靓丽的迎宾小姐站在周行文面前,并没有因为他的年纪而有所怠慢,很是礼貌的对他问道。
这一刻,让周行文忽然有一种回到后世的感觉。不得不说,后世虽然充满了金钱至上的理念,但各种各样的服务态度还是可取的。
“我找严永禅严总!恩,估计是预约过了吧。你可以打电话确认一下!”
周行文来之前曾给严永禅挂了个传呼机短信,那玩意儿用着实在不怎么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