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此处,赖有为还颇为自嘲的道:“唉,有钱人就是好啊,连我们都要跟在他们身后屁颠屁颠的。”
正说着,赖有为的眼帘却突然看到两个不应该出现在此地的倩影,还有一辆崭新亮眼的红色宝马车。他微微一愣,随后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快步走了上去……
“糟糕,老哥发现咱们了我说那谁,我们要先走了哦”
星儿在朱慧身后暗叫一声,就要跳进车里。却被朱慧拉住了,她笑了笑,安慰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你骗你哥又不是第一次了”
朱慧心中还是有些小兴奋的,因为刚刚的局面实在是有一些戏剧性。她清晰的看到赖有为刚刚因为那位袁先生侧身而过时俊脸上跳出的青筋,也看到赖有为看到这边是冒火的眼睛。她捅了捅身边的周行文,朝赖有为努了努嘴,道:“那位便是家中给我介绍的对象,你可能不认识,京城中的一位‘公子’,星儿的哥哥。”
怎么可能不认识。你没看赖有为的眼睛都喷出火来了吗
周行文在心中暗叹,却对赖有为已经扭曲了的铁青脸色视而不见,对身边的朱慧说道:“是吗可能你这位对象很不愿意认识我呢。”
说到此处,那位来自温州的袁先生已经走到近前了,周行文说了一声“再这里等我”,便堆起笑容,双手紧紧的和袁先生握在一起。
“鄙人袁柏秋名下的资产可周总比不得,幸得同乡们看重,添为温州同乡会的主事人”
“温州同乡会?好老土的名字”在周行文身后,赖星儿却探出头来,却是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
周行文脸色丝毫不动,只是笑道:“是啊。这个名字确实比不得什么京华之类得响亮,但是,却没有人知道,温州是一块神奇的土壤,它就向中国之中的犹太人一般,几乎时刻都再诞生商业上的奇迹。单就我所知的一些表面来看,温州同乡会所设计的领域,已经包括建材、房地产、塑料制品、化工、医学等方面,这个土气的名字,甚至蕴含着中国最大的财富。不瞒袁先生,我一直以为阳光商务会社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私人资本了。但事实证明,是我孤陋寡闻了,温州同乡会拥有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一百亿以上了吧”
周行文所说的话没有丝毫的夸大之处,温州同乡会可不是阳光商务会社这样的团体,比起阳光商务会社来说,温州同乡会更为松散,成员和成员之间甚至有些根本就不认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温州同乡会可以凝聚起大量的成员和财富。近千名成员。大多数都是百万身价的规模。而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已经有了上亿的身价。他们其中的某个人可能根本没法和周行文相比,但是,当他们凝聚在一起,所产生的力量却是绝对的庞大。这一点,即使是周行文也不敢怠慢。
听到周行文的话,袁柏秋脸上出现了一丝红潮,却是有些激动了。这句赞叹出自周行文的口中,分量是相当重的。他甚至连连摆手,腰也微微弯了弯,谦虚道:“那里,那里温州同乡会可是不能和周总的阳光商务会社相比的。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呢”
此时,蒋中凌却站了出来,对周行文和袁柏秋说道:“两位,我们已经在世纪酒店订制了最好的酒席,请入内一叙”
“袁先生请”
“周总先请”
当周行文的身影与赖有为擦身而过的过程中,赖有为自始至终都没有动作,他像是僵直在那里一样。直到周行文和袁柏秋的背影消失在酒店大门处,赖有为才握紧双手,对身边的那位说道:“张处长,今天的这口气我是忍不下的。那块地皮,我要定了”
“哥”
赖星儿走到赖有为面前,甜甜的叫了一声,看到赖有为可怕的神色,她哼了一声:“摆个臭脸色,真吓人啊我和慧姐本来还想着去逛姐呢怎么在这里遇到你了”
赖星儿和赖有为却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虽说赖有为比赖星儿大了七八岁,但赖星儿天生是坐不住的角色,平日里虽然把哥哥的称呼挂在口头上,却也并不怕他。
“你们怎么和周行文一起来的?”
赖有为阴沉着脸,这句话却不是问赖星儿的。
朱慧脸色一沉,虽说两家已经确定了要联姻,但却不代表朱家在这方面会弱势。朱慧比赖有为小了足足四岁,而朱家在京城中更是盘根错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的联姻是赖家占了大便宜,甚至给予赖家真正成为中国第一家的机会。所以两人的相处,一直都是赖有为在追求朱慧。而朱慧碍于家族等各方面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的。此时乍一听到赖有为的话,也不过多解释,只是说道:“他是我朋友。我累了,你办你的事吧。我去休息一下”
说着,朱慧就向世纪酒店迈开脚步。
“站住你和周行文是朋友?你知道他是谁吗?”
赖有为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他继续说道:“他是那边看重的商业领袖。传言杨维源曾亲自接见过他。甚至两人的关系颇为亲密。上海市市长易清更是那边的新生领袖。而周行文和易清之女易涵,更是青梅竹马的关系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当今朝堂,除了一号首长之外,却有两大势力正在争夺96年即将空出来的那个位置。就其中之一就是以易清为首的新生改革派。而另外一支却是赖家和朱家所组成的本土京城势力。新生改革派锐意进取,在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特别是在国有资产改革这一块上,更是逐步扩大着自身的影响力。在这其中,周行文和易清等都扮演着极具分量的角色。而赖家所推行的却是更富有“中国特色”的官商结合模式。官与商的纠缠,一个圈子和一个圈子之间的紧密联系,正是这一层又一层的联系,一份又一份的力量,把赖家推向了“中国第一家”的名头上。
听到赖有为的话后,朱慧愣了好半天,赖星儿扯了扯她的衣角,生怕自己的这位姐姐受什么打击。却忽然看到朱慧绽放出一个明媚的笑容道:“没什么。你说的易涵,我也是认识的。而且,我忘了告诉你,我和易涵是中学同学。而且,周行文也在那所学校里”
说完这些,她便不再说什么,强自压抑住自己汹涌澎湃的激动心情,快步走进世纪酒店当中。
“刚才那是赖有为吧冯总不认识吗?”
冯一丹一上来就和周行文打招呼,态度颇为和善。这就是社会和人心。此时冯一丹和周行文已经毫无瓜葛,万燕倒闭了,冯一丹也亏了一些钱,但生意毕竟是生意,要一直做下去。而且随着阳光商务会社的崛起,很多生意都不可避免的要和阳光旗下的部门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平起平坐的两人,甚至是冯一丹还要高上一筹的地位,瞬间便逆转了。所以周行文在说话的时候,虽然那保持着拿和气的语调,但却带了一些高高在上的味道。
“怎么会不认识呢只不过赖有为做的是他的走私买卖,和咱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他那个京华房地产公司也只不过是个壳子公司,想要利用近期红火的房地产行业炒上一些。咱们不必理会就是”
冯一丹对周行文的态度非但没有感到不满,反而略微有些兴奋。这种态度才是结交的道理。若是周行文一开始就自降身份,反而惹人怀疑:是不是他还在计较以前的事情呢?冯一丹就会这么想了。
周行文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心中却对这些人叹了一口气。冯一丹所代表的就是典型的商人思维。93年是社会风气浮躁的开始,也是金钱至上理念深入人心的开始。只要能带来资本和金钱,那么这个人将变成精英中的精英。赖家之与那些京城的世家们。甚至是周行文之与改革派,之与中原省省委书记张知行,都是这样的关系。只不过周行文清楚,这样的关系此时刚好达到高峰期,而随着赖家的覆灭,真正的中国将焕发出全新的面貌,一个官场强势,公务员成为第一职业的时代将要到来。而周行文,却一直准备改变着什么。
“周总一路行来辛苦了,大家先坐下吧”
另外一边,蒋中凌适时的插话到,把众人引入席间。周行文和袁柏秋坐在正中间,这两个人在今天晚上的谈话,将对整个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甚至是未来的中国经济,商业面貌,金融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
酒席刚开始,大家各自找些话题聊了起来,蒋中凌说北京的物价,袁柏秋也说温州的生意难做云云,然后其他人开始吹捧。即便是颇为正式的合作谈判,此类没营养的话语依旧是主旋律。
酒过三旬之后,袁柏秋开始讲述近些时候的上海地价,进入正题。
“……93年是中国市场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通胀期地第三年,九三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7,一列紧缩政策,为了及时稳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