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韩家起家至今,娶进门的媳妇虽然不说是个个都系出名门,却绝对没有一个像舒予这样平民出身的。
要不是情况特殊,只怕父亲当初也不会这么爽快就同意这门亲事的。
但是如果有镇国公对舒予的肯定和赞赏的话,那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将来舒予也能挺直腰杆,少受些指点议论。
镇国公完全没有预料到,小小的獾子寨竟然还有这样的文武双全的奇女子。
打猎胜过一般的男儿也就罢了,毕竟边地骑射出众的女子也不是没有;但是于读书上如此天赋卓绝之人,别说是女子了,就是男儿也是万中挑一的。
譬如,韩彦就坦诚自己于进学之速上远不如对方许多。
“巾帼不让须眉!”镇国公笑赞道,“怨不得能和韩先生成了佳偶。”
世间的姻缘,讲求的就是个“门当户对”,你想要嫁得高婿,自己也不能一无可取才行。
一向谦逊示人的韩彦,此时却含笑点头应和道:“确实如此!”
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惹得镇国公和卫锋哈哈大笑。
卫锋更是直接笑他道:“韩先生还真是会自夸以及夸人。对了,张姑娘还不是你的妻子呢,你现在叫‘内子’可不合适!”
韩彦笑应道:“在在下心里,她早就是决心共度一生的人了!”
虽然语气自然随意,然而镇国公和卫锋却都从中听出无比的诚恳和郑重。
打心眼里认定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加重语气,求得别人的认可。
事情确定下来之后,韩彦便又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地赶回獾子寨,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舒予。
第二天正逢学堂一旬休假,韩彦短暂地打了个盹儿,就立刻又翻身上马,一路往秀水河子镇行去。
既然他以后要经常前往辽东军营地“当差”,那自然就没有时间再像以前似的,每逢一旬休假就到栖云山谭府和谭老先生论道了,总得提前和别人的说清楚。
人无信不立。
第230章 惊恐
谭老先生得闻此事,很是替韩彦高兴,让他不必在意,闲暇时再来和他下棋论道就是了,不拘何时,他随时奉陪。
待送走韩彦,谭老先生将子孙都叫到正堂,将韩彦应镇国公之邀,随时可到辽东军任职的事情说了,末了感叹道:“此子前途无量,汝等定要诚心结交,不可与之交恶。”
众人闻言惊叹不已,齐齐拱手应下。
心里却很是感叹,当初谁能够想得到,那个从京城逃难而来的连纸笔都买不起的穷书生,如今竟然得到了威震天下的镇国公的赏识,甚至还允许他自由当差!
人生的际遇,还真是难以预测。
……
韩彦离开谭府之后,径直去了王记马行。
白起得闻后迎出去,笑道:“正好昨日有韩大哥的信件寄到,我正说今日托人给你送回去呢,可巧你就来了。”
旬日逢集,獾子寨来秀水河子镇赶集的人很多,托谁捎去都很方便。
这还是上次韩彦见白起顶风冒雪地赶回寨子,就是为了给他送信,十分感动不忍,于是在王耀祖启程前往京城之后,就叮嘱白起不必如此辛劳,如果方便找人帮忙捎信回寨即可。
一来,寨中人淳朴,又对他尊敬有加,不会私下拆阅他的信件;二来,即便有人好奇拆开了,识字不多,更不会懂得茶经中的真意了。
“正所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韩彦笑应道。
说话间和白起前后脚进了屋子。
白起从床头的小木匣子里拿出两封信,递给韩彦,笑道:“我还有些账目没有理清楚,就不多陪韩大哥了。”
韩彦知晓白起是特地避让出去,方便他拆阅信件的。
虽然不必如此,但他还是很感激白起的周到备至,遂笑道:“多谢。”
白起笑着摆摆手,迈步出了屋子,还体贴地关上了门。
韩彦摇头笑笑,不忍辜负了白起的好意,当即坐下来拆信阅读。
两封信同样是茶经。
一封是韩迁写来的,不过是叮嘱他万事小心,有什么需要的只管言语,然后大半篇幅便是问他的婚事。
字里行间,一片慈父情怀。
成亲乃是人生大事,当父亲虽然不能亲至,但是哪里能不关心呢。
韩彦眼底微热,抬头深吸一口气,将满腔的情绪压下,将信笺重新收好,这才拆阅起庄贤的来信。
庄贤在信中主要说了一件事情,那便是和王耀祖的合作,总而言之,大体上一切顺利,小风波对于他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
韩彦知道庄贤这是怕他担心,所以才报喜不报忧,心中很是感动。
有友如此,不负此生啊!
默然静坐片刻,韩彦也不等回去再回信了,当即出门找白起寻了笔墨纸砚,伏在案上,执笔回信。
计划已经正式展开,只是他一个人在辽东府努力可远远不够,还需要京城方面的全力配合。
好在韩彦胸有成竹,这会儿写起来顺畅无比,言简意赅,很快就将两封回信都写完了,当即交给白起,请他尽快送往京城。
白起见事情紧急,连忙应道:“别人我不敢说,但是韩大哥的信件,就是派专人送去京城也是可以的!这是东家临走之前吩咐过了的。”
“那就多谢了。”韩彦笑道,“总之,越快越好。”
韩彦不说为什么这两封信这么紧要,白起也没有多问,这是他们之间早就形成的默契。
……
与这两封信一同抵达京城古井巷余记茶楼的,还有王继高通过驿站传给王耀祖的家信。
王耀祖一看那信封上的字迹,就知道是叔父王继高写来的,眉间不由地一蹙。
他虽然和叔父关系颇为“深厚”,但是两人却很少用书信联系,毕竟马行的生意有不能为外人所知的秘密,而信件又极容易被人截获而泄露秘密。
所以一直以来,他们需要商谈时都是直接面见的,如果不方便的话,也会让信得过的亲随亲自跑一趟传信。
走驿站,这还是头一遭。
王耀祖眉头紧皱,拿了信件,寻了间僻静的雅间,进去关紧门窗,这才坐下拆阅信件。
这一看不要紧,把他惊得直接从座位上跳了起来,紧张惧怕得脸色发白,浑身直颤,差点又点跌坐在地上。
他们借着马行的掩护,偷偷贩卖军马的事情竟然被镇国公察知了!
私贩军马,那可是杀头的重罪。
搁在本朝开国的时候,甚至还有可能祸及子孙,株连亲人。
所以当初他就和叔父议定,可以想方设法地私贩瓦剌军马以谋取巨额利润,但是大周军马却千万不能随意去动。
马行里那些为数不多的大周军马,很多都是叔父利用职务之便偷运出来的淘汰的“劣马”,明面上揪不出一点错处来。
所以他们这些年来,眼见着诸事顺利,他们也渐渐地放下了最初的戒惧。
谁承想,竟然在这当口突然就被镇国公给查出来了!
王耀祖头顶直冒冷汗,感觉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几乎喘不过气来。
怎么办?!
到底该怎么办?!
叔父被查处,那他肯定也跑不掉!
叔父从军中偷运出来的军马,最后可都是交到了他的手上再贩卖出去的!
王耀祖不敢相信自己可能会面临的命运,顿时萎颓在地。
旁边雅间的客人会饮毕推门出去,一行人说笑喧嚷,脚步嘈杂。
王耀祖被吵得回过神来,咬咬牙,哆哆嗦嗦地举起那似有千斤重的薄薄的信笺,深吸一口气,凝神继续往下看。
叔父在信中问他,到底谁有可能从他那里买了大周军马,却又转过头出卖了他。
王耀祖咬牙切齿,他要是知道是谁出卖了他,这会儿定会拿把刀去和对方拼命!
他仔细地回忆着每一匹到手的大周军马的买主,生怕错漏了一个细节。
好在他们一直都很小心,弄出来的大周军马极少,倒也能回想起个七七八八。
能够格从他这里买走大周军马的,不是他极为信任的熟客,就是那些不知名姓但财势雄厚到他不敢拒绝的人。
第231章 崇拜
到底会是谁出卖了他呢?
王耀祖绞尽脑汁,却发现毫无头绪。
而此时远在北地的将功赎罪的王继高,看着刚刚攻下的山头的马厩中那几匹大周军马,恨不能将已经死透气的山匪头子浑身再戳上十几二三十个洞!
他就说贩卖军马一事,自己做得那么隐秘,面上丝毫都没有破绽,镇国公又怎么会察觉到的?
原来问题出在这群山匪的头上!
这群山匪是早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