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师夫妇日常-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张猎户,早就在冯春进来时,找借口溜去楼下大厅看热闹去了。
    张李氏求之不得,连忙牵着欢呼雀跃的小望之,与冯春颔首辞别后,匆匆出了雅间。
    舒予起身追上去,叮嘱一句:“娘下楼后去找韩大哥或是我爹,小望之调皮,楼下又人多热闹,你一个人别看不住她。”
    张李氏连连应承,人早就被小望之一路拽下了楼。
    冯春听见了,一脸好奇地笑问道:“韩大哥就是在文会大比上夺魁的韩先生吗?这孩子是……”
    “是韩大哥的独子。”舒予转身合上雅间的门,笑着回道。
    “哦!”冯春了然点头,笑道,“我说怎么两人看着有点相似呢!”
    好奇于韩彦魁首的盛名,她曾经远远地打量过韩彦一眼,虽然距离稍远,又有花木遮掩,看得不甚真切,但是大致的形容总是能看得清的。
    像韩彦那样丰神俊朗、仪态洒脱的人,哪怕乍一见,也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舒予笑着点点头,应和道:“子肖其父嘛!”
    心里却在想,外甥仿舅,这话半点不假。
    两人说话的这会儿,洒金街上越来越热闹,无数的花灯渐次点燃,街市上灯火璀璨,黑夜亮如白昼。
    从楼上往下俯视,整条洒金街宛如流动的灯河,由远处而来,又逐波而去,浮浮沉沉。
    其间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一派盛世太平的景象。
    两人便指着街上的花灯行人小贩,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直到明心斋的门被从外面敲响。
    咚咚咚。
    不长不短的三下。
    冯春便回身展颜笑道:“肯定是谭姐姐来了!”
    说着话,人便迎了出去,亲自去开门。
    舒予也收回目光,转身迈步迎了上去。
    门一打开,果然见谭馨笑盈盈地站在门口。
    “冯妹妹也早来啦!”谭馨一面进来,一面笑着招呼道,又问舒予,“怎么没见张大叔和婶子还有小望之他们呢?”
    “小望之坐不住,家父家母便带着他下楼去玩耍了。”舒予笑着回道。
    大家互相打过招呼,便都围窗而坐了,边赏灯边说话,自在又融洽。
    大约过了一刻钟,有婢女过来敲门。
    谭馨起身笑道:“应该是母亲来了。走,舒予,我替你引见。”
    还记着这茬儿呢!
    舒予心里暖暖的,笑着点点头。
    能领到父母面前郑重介绍的朋友,那肯定是打心底认可的知交好友。
    冯春佯作吃醋不依,抓着谭馨的衣袖撒娇道:“谭姐姐有了舒予姐姐,就不喜欢我们了!怎不见你要替我引见?”
    谭馨哑然失笑,抬手笑着捏了捏冯春肉肉的脸颊,笑道:“这种飞醋你也要吃?咱们俩打小一块长大,你就跟母亲另外一个女儿似的,还需要我引见?”
    冯春便咯咯地笑了起来,松开谭馨的衣袖,笑道:“那行,谭姐姐带舒予姐姐去吧。记得帮我给伯母带声好,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
    说罢,笑着送两人出了雅间,目送二人一路往上三楼行去。
    

第188章 大喜

  谭馨一面走,一面低声和舒予解释道:“三楼多是各位大人和家眷们的赏灯之处,按说我也应该陪在母亲身边的。
    “但我觉得高处不胜寒——站得高,虽然可以俯视花灯如海,却难以体会到其中的热闹欢欣。赏灯嘛,图的就是个热闹喜庆,当然还是要融入其中。
    “所以往年,我都是和冯妹妹她们在二楼的明心斋赏灯欢聚的。那儿不高不低,不远不近,俯视既可见花灯如河,亦可以感受到街市热闹喧腾的烟火气。”
    生活既需要我们离得稍远一些去观察体悟,更需要我们融入其中,用心去感受。这就是生活的哲学。
    舒予点头表示理解,笑道:“这大约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市’。”
    谭馨一愣,掩唇咯咯直笑,道:“我不过是寻个最好的位置看花灯罢了,听你这么一说,倒显得别有深意起来!”
    舒予朗然笑道:“随心而出的哲理,才最是真切动人!”
    谭馨哈哈大笑,直呼舒予是个“妙人儿”。
    两人很快转过楼梯,到得三楼。
    比之一楼的喧嚷热闹、二楼的清雅欢声,三楼则稍显肃穆,雅间的门一关,走在外面,几乎不闻里面人声。
    大约是人一旦站的位置高了、年纪大了,就不自觉地持重起来,哪怕是在元宵灯会这种热闹欢腾的节日,也会不自觉地端庄静穆起来。
    谭馨带着舒予一路到得见性斋,等婢女敲开了门,这才相携进去。
    里头早已坐三人,其中一个是刘芳菱,另外两个则是不认识的妇人。
    舒予飞快地扫了一眼三人的位次,只见两位陌生妇人临窗分庭抗礼而坐,而刘芳菱的座位紧挨着其中的一个年轻娇媚的妇人,心下便有了猜测。
    只怕那年轻娇媚的夫人就是刘芳菱的生母孟氏,而另一个年纪稍长、端庄持重的妇人则是谭馨的母亲,谭夫人。
    果然,刚这么想着,就见谭馨冲年轻娇媚的夫人屈屈膝,笑着称呼一句“夫人”,又冲年长持重的妇人娇声喊了“母亲”。
    至于平辈论处的刘芳菱,谭馨只是笑着点点头。
    真要是特地见礼问好,那才是见外呢。
    果然,孟氏见状脸上笑吟吟的,并没有任何自家女儿被谭馨怠慢的不悦。
    “这位姑娘看着倒是眼生,不知是哪家的小姐?”孟氏笑着问道。
    心里却想,为了做好县尊大人的贤内助,她早就将康平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摸了个遍,却从没有见过眼前的这位姑娘,不知道她是哪家的亲眷。
    谭馨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一旁坐着的刘芳菱倒是先冷哼一声,开口了。
    “是韩魁首的表妹!”刘芳菱语气轻屑又恼恨。
    一看到舒予,她就想起重阳赏菊花会上自己的惨败而归。
    虽然事后她的《咏菊》一诗同样被刊印在县儒学的每月诗文集刊上,但是却乏人问津,大家都一窝蜂似的吹捧舒予那首粗浅如话的《采桑子》有多好多好去了!
    这简直比父亲想要她嫁给韩彦这件事情,更让她觉得愤怒和丢脸!
    孟氏母女同心,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凝住,下一刻,脸色黑沉如水,端起茶杯轻啜起来,连个眼神都懒得再施舍给舒予。
    这俩表兄妹一个不自量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竟敢肖想她家菱儿;一个没眼力见儿,仗着自己喝了两口墨水,就敢落她家菱儿的面子,俱是可恨。
    谭馨悄悄地握紧了拳头,对孟氏母女的做派实在是看不上眼。
    不管怎么说,舒予都是她特地请来的客人,这两人如此明显的轻蔑,岂不是也没有把她和母亲看在眼里?
    谭馨深吸一口气,不理会她们,亲热地拉着舒予,向自家母亲引见道:“母亲,这位就是我和你提过的舒予,心性豁达、文采卓然!”
    一旁的孟氏母女听闻这话,顿时涨红了脸。
    谭馨这话是什么意思?暗讽她们既无才学还心性狭隘吗?
    她到底知不知道,如今这康平县是谁的天下!
    谭夫人也看不上孟氏母女,不过碍于情面,不能将人往外赶罢了,闻言遂冲舒予和蔼地笑道:“好孩子,近前来让我仔细看看。”
    知道谭夫人母女这是特地在孟氏母女面前给自己撑场面,舒予遂恭顺上前,笑盈盈地屈膝行礼问安:“舒予见过谭夫人。”
    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礼数周全得宜。
    “好好好!”谭夫人连忙亲自扶起舒予,拍着她的手笑赞道,“温和雅致、知书达理,真是个好姑娘!”
    说着话,将手腕上的一只玉镯褪下来,直接套到舒予的手腕上,笑道:“今次出来赏灯,也没有准备什么好东西,这只镯子,就当是伯母给你的见面礼了!”
    镯子成色一般,关键是谭夫人维护她的这份心意。
    舒予一惊,从善如流,连忙改口道:“伯母厚礼,舒予愧不敢受。”
    说着话,便要去褪下玉镯,还给谭夫人,却被谭夫人一把扣住。
    “又不是什么难得之物,有什么受不得的?”谭夫人和蔼笑道,“你和馨娘交好,那也就是我的晚辈。长者赐,不可辞。”
    谭馨也在一旁帮腔笑道:“母亲真心相送,你就收下吧!除非,你不想交我这个朋友。”
    话已至此,舒予当然无法再推拒,遂爽快收下,诚心道谢:“多谢伯母!”
    谭夫人笑着点点头,越看舒予越是喜欢。
    她自己就不是扭捏的性子,自然也喜欢舒予这样爽直乖巧的后辈。
    出于礼数,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