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的大明宫里,整个宫女和内侍们的气质大都比较活泼向上。
只不过,内侍们因为和外臣接触的机会多,又有出外当差的机会,所以心思复杂、贪财贪色的人都有,但宫女相对而言,就是心思单纯的占据了绝大多数。
但这些人又经过了她爹和高阿翁的双重把关(要不陈延年是来干什么的?),李馥当然不担心这里会冒出来一个别有用心之人。
所以李馥只是大致摸过底,用起人来就十分放心。
除了李馥自己,这个团队里总共有十八个人,除了豆卢姑姑和念奴扣儿,以及陈延年,剩下十四人里有八位宫女、六名内侍。
一位叫瑟瑟的宫女是这一批宫女中资历最长的一位,今年也不过是十八岁。李馥觉得她还是个高中生,但她也已经入宫十年,经历了中宗、阿翁和她爹三位皇帝。她的性格温和中带着亲切,念奴和扣儿资历还不及她,不过几天,都将她当做值得信赖的姊姊,事事喜欢向她请教。
瑟瑟的名字取自一种宝石,据说这种宝石是波斯来的,价格十分昂贵。李馥看着瑟瑟明显有胡人血统的湖蓝眼珠,突然想起自己背过的“半江瑟瑟半江红”,瞬间就将自己在宫里见过的宝石与这个名字对上了号。
第30章 教育
另一位和瑟瑟同龄的尹善, 则是从太极宫调来的宫女。李馥发现这位大宫女性格更加沉默, 看上去有些不好接近, 但其实却有一份察言观色的本事,每每在豆卢姑姑正打算吩咐一件事的时候, 就默默把事情做好了。
李馥和她们熟悉了几日,便将自己身边的事交给尹善和念奴打理,而扣儿和瑟瑟,则负责配合豆卢姑姑,管着每日杂务和道观中的人事。
内侍这边, 除了两个专门负责打点三清殿的小内侍之外, 都是人高马大、可以塞进仪仗队的力士,平时也不住在观里。
他们由陈延年领着, 还要负责道观对外的一应事务。说起来倒也奇怪, 他们老李家就喜欢用这样和武夫一样的内臣, 尤其是她爹, 还喜欢放宦官出去带兵打仗, 高位宦官身上的将军衔可从来不是摆设。
就她听说, 宫中除了高阿翁之外的另一位监门将军杨思勖,就已经被她爹派出去领兵平乱了。这位杨将军打起仗来凶名在外, 宫里也时常有他的八卦故事在悄悄流传, 无一不是以“杨将军十分欣赏他的刚烈,于是活剥了他的皮”为结局。
李馥给万安观里的小团队大致分了类,一类是负责搞研发的,也就是她本人以及一众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成员;一类则是只负责团队支持, 包括后勤、内务,以及给团队弄来物资和批文的,也就是豆卢姑姑和陈延年两人。
原本,李馥也尝试过给豆卢姑姑以及陈延年安利数理化来着,不过他们都义正言辞地拒绝了题海无涯的快乐,且不介意使用特权,让其他人偶尔的反抗声消失于无形。
这二位很不讲道义地出卖了本阶级的利益,换得了自己的自由,对这种工贼行径,李馥冷血地算了一下投入产出比,便迅速和他们达成了合作。
当然,豆卢姑姑和陈延年也需要人手打理万安观里的日常事务,而这本来就是宫女和内侍们的分内之事。所以李馥的小课堂是分班进行的,随时保证有一半的人手在打理万安观中的琐事。
李馥倒腾着小短腿跑完圈,回头一看,发现自己身后的宫女们还是大半都跟不上。
她们的体力实在是太差了,这也许和时下正逐渐流行起来的丰腴审美有关。
“姑娘们!追求时兴体态没问题,但也不能牺牲自己的身体啊!”李馥没想到自己还有苦口婆心劝别人理性增肥,不要盲目伤身的一天。
“可是、呼呼、公主,呼,奴婢并、并不够丰满啊!”念奴在队伍的中间位置弱弱地抗议。
“不要说了!”李馥决定在这件事上当个冷酷无情的主子,“以后的晨练,我会让豆卢姑姑在最后看着你们,你们谁都不能偷懒!”
念奴的脸瞬时垮了下来,瑟瑟和扣儿她们的小脸也一个赛一个的煞白,看着这一张张各有特色的俏脸面露轻愁的动人模样,是个直男恐怕就要当场投降了!
但!李馥这个大魔头没有分毫动摇!
她没有和她们废话,而是直接和豆卢姑姑定下了今后带领姑娘们跑圈的新规矩。
豆卢姑姑同样看不惯时下的流行,迅速同意了李馥让她以后不必跟着自己,而是在队伍最后敦促掉队选手的提议。在豆卢姑姑看来,以这些小姑娘们跑一会就喘的体力,万一要逃跑的时候能跟得上吗?豆卢姑姑可是很有危机意识的,她总觉得宫里不安全。
当年在东宫,那时候太子,哦,也就是皇帝,随时可能被太平公主带人杀进来干掉。十三娘就总偷偷和他们说,要锻炼好体力,才能在乱兵中跑掉!豆卢姑姑那时可是时刻准备扛起十三娘这个孕妇逃跑的!如今不过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哪能忘了居安思危的道理?!
于是这件
事就这么定了。
李馥跑完圈,身上微微出了些汗,她净过手脸,又换上自己新制的小号道袍,来到正殿的三清像前恭敬地上了今日的一炷香。
之后她就坐在三清像前的蒲团上,默默念起《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来。
这本经文就是卢齐物给她布置的日课,当时他先通读了一遍,还没来得及说别的,李馥听着觉得经文不长,就直接背诵了下来。卢齐物见状,先是高深莫测地沉吟片刻,后来干脆也不为她解释经文的意思,也不给她布置别的功课,就让她先每日念一遍当做早课。
李馥对神棍的作风无语凝噎,不过也老老实实地完成她出家之后的“本职工作”,并总是自作主张地在念完经后和太上老祖宗唠唠嗑。
“弟子本来打算在观里把水泥烧出来的,不过后来一分析,才发现这不仅是试验配方的问题,控制温度和时间就一定要搭起窑来烧,所以还是写了个试验方案扔给阿耶了。”
李馥原本已经把观里的丹炉打扫出来,准备自己徒手炼水泥。不过她随即就发现,丹炉这种结构利于导热不利于保温,实际上很难升高到一个恒定的高温,可见道士们骗人很溜,实际上丹炉的技术含量远远不如这个年代已经能烧出唐三彩的瓷窑。
李馥在心里记了一笔,以后一定要记得把这个结论告诉阿耶,以免他也开始求仙问道,服食丹药什么的。
水泥的技术含量不高,李馥还记得自己学过的建筑史,据说最早罗马人就开始利用火山灰和黏土的混合物,而这种建筑材料的特性就已经和后来成型的火山灰水泥接近了。
既然如此,李馥也不担心最后弄不出来。水泥的烧制中肯定还会有各种问题,但穿越的好处就是,即便一时遇到挫折,她也不会怀疑大方向的问题,知道继续努力绝对有结果。
李馥作为一个建筑师而非工程师,觉得自己最大的用处,除了用素描唬人之外,恐怕也就是能在所有看似都不靠谱或者都很靠谱的技术突破方向中,指出经历过实践检验的那一条。
“……所以弟子觉得,还是要利用群众的智慧啊!自己闷头蛮干是不行的!看来要在马球消息上登一个科普栏目了,不如先推广阿拉伯数字吧?我看念奴他们学得也挺快的,可见小学数学完全没有难度嘛!”
李馥这句话若是被念奴他们听到,一定会不顾一切地抗议的。李馥心目中的小学难度,在他们看来,却是先要从头学会一门全新的符号,紧接着就要迅速用这门新学的符号进行复杂的乘除运算。那些题目,他们用算筹且还算不出来呢!
如果不是李馥逼着,他们哪里能一题一题地做下去?早掀桌子不干了!
李馥的小课堂开起来之后,除了小学数学暂时就没讲别的,计算和量化毕竟是一切科学实践的基础。而相对于她直接扔给梁令瓒的物理书,她对数学的期待更加具体,因为竖式算式相对于这个年代的算筹来说,实在是不知道快到哪里去了。
更何况,即便是不识字的文盲,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用到数学。
李馥决定自己在马球消息上投稿,但她又怀疑她爹这个顽固的统治阶级会在普及知识上给她设置障碍,于是打算先斩后奏,绕过她爹直接和卢齐物联系,反正卢·扑棱蛾子·齐物时不时要来给她讲经,到时候塞给他就是了。
“那就这么定了,祖师保佑,弟子的科普专栏能被识货的人看见,阿门,啊呸,无量寿福!”
李馥完成早课,回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