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球队、球员的跟踪报道之外,就是一些半真半假的市井怪谈,以及“西市某某处近期新到波斯嵌宝弯刀一双、雕鞍十副,欲购从速”之类的宣传。
  杜钦若家中是岭南的大地主,他们家虽不经商,却有几位经商的亲戚,他也由此对一部分胡人文字有所了解,于是一眼就认出了西京小报的胡人背景。
  像是从前从没人想过,可以定期用印版制作大批印刷好消息的字纸贩卖一样,一旦有第一个这么干的人出现,所有人便立刻都看明白了这件事中的好处。
  不过,有《马球消息》和《西京小报》,一上一下瓜分了长安城中所有识字的人群,其他还想分一杯羹的人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件事他们已经插不进手去了。
  杜钦若的同僚给他递来最新一期的《马球消息》,这是他们从西馆那边截留过来,先让自己人饱饱眼福的,算是他们中一项心照不宣的福利。杜钦若飞快看完,对其中讲到皇城和部分里坊开始修路的消息多注目了一会,才略有些遗憾地放下了飞书,与几位同僚一道转身向书馆内自己日值的地方走去。
  原本按照杜钦若的财力,他不仅可以借助在书馆的便利一期不落地看完《马球消息》,更大可以直接买下。不过,因为他的同僚大都是囊中羞涩的贫苦学子,他虽没有刻意隐藏家资的丰饶,但也不想次次都买,显得自己过分特殊。
  即便没有这项福利,在做过一段时间之后,杜钦若也觉得在书馆当馆员是件不错的差事。
  东馆是向所有人开放的读书之地,因为这里的书籍全部采用了新式的蝴蝶装,一本本书册竖着立在或新或旧的书架上,一列列书脊上的书名一目了然。
  杜钦若闻着书页和松木的清香,看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排列,发自心底地觉得,只要亲眼见过书馆中的布置,任何一个有余力的读书人都应当知道,什么才是理想中书房的模样。
  东馆中除了几排还并不十分满当的书架,就是一张张宽阔的长桌,这些笨头笨脑的胡桌胡椅,使书馆中平添了几分朴实的氛围。书桌边的人大都是贫寒打扮的年轻学子,但也有面色愁苦的中年人,他们在这些粗笨的桌椅上坐着才更加自在。
  在此之前,他们也许因为种种原因而接触不到这些足够丰富但也十分基础的书籍,但在书馆开门之后,他们的日常就改变了,杜钦若已经认得其中的几张面孔,他知道,他们只要一有时间,就一定会来到书馆读书。
  如果他们还有点闲钱,也可以在书馆内以一个十分便宜的价格,得到笔墨和纸张的供应,从而将值得抄录的部分带回去时时诵读。
  此时书桌边的人数不多,杜钦若见此,便起身走到另一侧的工作台那里,加入了另一位同僚熟练的改订蝴蝶装的工作中。
  比起清闲的整理书籍、注意前来读书的人不要损坏图书(几乎没有必要,来这里读书的人对书籍的态度几乎是诚惶诚恐的)或是为他们解答问题(真的都可以看吗?)、提供抄书的笔墨纸砚,杜钦若更喜欢这边动手的工作。说起来,现在书馆更加繁忙、也更加重要的业务,其实还是对从京中各处源源不断送来的旧式卷轴的改造工作。
  因为这一项工作需要认字,所以大多还是交给他们这些识字的馆员进行。
  杜钦若早经过了相关训练,此时应付起这些并不是珍本的书籍已经得心应手。只见他飞快地按纸张接缝将卷轴一段段分开,又查验过每张纸的完整情况,将它们小心地叠好、排列、对齐、压紧。之后,他从书箱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制式封面,比对过大小之后,又做出恰当的折痕,之后便可以仔细地将书页一页页黏在封面内侧的中心附近。
  粘好的书册需要放在镇石之下压紧,待晾干压平之后,才会进入下一步裁边和写书名书脊的流程。
  杜钦若平稳地完成了半日的工作,他意外在改订的书籍里看见一本算学笔记,因为有部分图例的缘故,他在仔细研究之后认为,这本笔记就是写书人的原本,而非倒过几次手的抄本。他记下这本笔记的信息和送来的主人(姓王,住在丰安坊,估计不是富贵人家),打定主意要在原主取书时和对方见上一面,觉得烦恼自己已久的问题也许就能出现突破的曙光。并且如果可能,他还想说服对方将这本笔记送交书馆制版……
  几位博士如果看到,说不定会和自己有相同的想法。
  除此之外,杜钦若的工作没有其余的插曲。
  金乌西沉,书馆闭馆的时间就要到了,杜钦若直起身来,和同僚一道为今日的工作收尾,他们之间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很快就整理好了工作台附近的杂物。另一边负责整理登记书籍的同僚同样结束了自己的任务,而还在书馆中的读书人虽然不舍,也极有规矩地向馆员们告别,并熟练地帮助他们将自己方才的书籍送归原位。
  杜钦若除下手臂上的袖标,和同僚们说笑几句,西馆那边的人也来了,说着今日售卖《马球消息》的盛况,正在此时,一阵浑朴的钟声响起,像是敲响在每个人的心上。
  “钟楼?可是宵禁的时间明明还?”
  杜钦若听见不知谁问道。
  不,这不是宵禁的钟声,这钟声是从皇城——不,是从宫里传出来的!
  “……是宫里的钟声,”有人说出了杜钦若心里的想法,“是、上皇、上皇驾崩了!”
  杜钦若心头剧震,连忙冲出书馆,来到街上,望着西北方巍峨连绵的宫城。
  在他身边,还有许多和他一样神色怔愣的人,正向着同一个方向,举头张望。
  ……
  李馥身穿一身孝服,神色呆怔地立在一片香烟缭绕的经幢之中。
  她身前是同样披麻戴孝的皇后、宫妃、外命妇以及她的姊姊们,在她身后是她的妹妹,而在大殿的另一侧,则是皇帝、太子、宋王伯父等几位亲王,她的哥哥弟弟、就连不足半岁的九弟也被乳母抱了出来,以及文武百官、宗亲国亲……
  如今已经是阿翁过世后的第三日,李馥已经从悲伤中醒来,哭灵的声音在她耳边嗡嗡地响,如云的僧道在后殿摆起了盛大的法会,但她知道这些都没有用。
  她想起最后一次见面时,阿翁对她说过的话——那时候她正拿了一份《马球消息》给他读,阿翁听见李馥说下回该让马球消息上刊登一些菜谱,让更多人知道怎么多快好省地做饭,便笑着说她“看上去总是在做些胡闹的事,但阿翁却觉得,馥儿心里比谁都看得远呢。”
  也许吧,她看得到不知多少年后的变乱,却永远不知道身边人离她而去的时间。
  李馥打定了一个主意。
  她要和她爹好好谈一谈。


第28章 万安
  实际上, 李馥一直没能找到和她爹单独谈话的机会。
  因为皇帝实在是太忙了。
  上皇升遐之后, 太常寺上奏太庙七室已满, 在将上皇的神主迎进太庙之前,必须先将太庙中的其他神主迁往别庙。太常寺对此的意见是, 将中宗皇帝的神主迁移出来。同时还向皇帝请示,应该迁昭成皇后(皇帝的生母)还是肃明皇后(上皇的正妻)祔上皇之室。
  这件事还未有定论,北面突厥内乱平息的消息也正好传来。六月间,在突厥老可汗默啜被杀之后,他的儿子和弟弟之间发生了一场厮杀, 将突厥诸部的形势搅得血雨腥风。
  此时争斗尘埃落定, 默啜的弟弟,原本的左贤王默棘连继承了汗位。而在这场突厥内乱之中, 原本依附突厥的契丹、奚、拔曳固等部落纷纷投唐, 但眼下内乱既已经平息, 这些部落未必还会愿意做大唐的属臣, 这些问题都需要李隆基尽快判断解决。
  李馥原本不打算在这种时候去打扰她爹, 她每日跟随后宫众人哭灵、行礼、休息, 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在阿翁葬礼中应当完成的部分。直到阿翁过世的第六天,她爹带着一纸诏书, 主动找到了她。
  诏书上, 是命她出家为上皇追福的旨意。
  李馥看见她爹为她圈定的封号,为了出家,她竟成了姊妹中第一个有正式册封的公主。
  “万安公主?七娘明白阿耶的意思了。”
  是愿她万事平安,还是愿她为阿翁祈福万安呢?她觉得这两者都好, 都是她也愿意为关心的人追求的目标。
  李隆基面露倦意,他欣慰地点了点头,不愿意就自己的决定多说什么。
  李馥回想起自己在阿翁突然病倒时,也终究选择了抄经、选择了向虚无缥缈的神灵祈祷,她觉得自己能够理解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