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馥看赵丽妃生龙活虎,并没有半点哪里不舒服的样子,声音也不像是她刚才听见的那个,于是她迅速和赵丽妃告别,又往下一个车辆的窗边行去。
“啊,是崔娘娘,四姐也在哈?你们好呀?出来骑两圈吗四姐?”
四姐礼貌地拒绝了她,她最近在学一种新舞,因为失传的部分有点多,她每天忙着自己编排补全,连路上的时间都不放过。
李馥告别四姐,一个个车窗走过去,直到来到了一扇朱棂嵌玉的车窗边。
她自然而然地敲了敲窗户,“是哪位娘娘、呃、”她忽然顿住,对着近在眼前的那张似笑非笑的芙蓉面。
“惠妃娘娘你好,好久不见,你最近还好吧?吃得好、睡得好,路上没什么不舒服吧?十三妹也好吗?”她笑得大大方方。
“嗯,”武惠妃一双妙目在李馥身上转了一圈,她简短的应答声让李馥都觉得心里有些酥酥麻麻的,“有事?”她继续用仿若黄莺出谷的声音回答李馥。
李馥顿时笑得更开心了,她什么都没说,就当自己是吃饱了撑的,和武惠妃敷衍了两句,又去下一个车窗骚扰别人了。
“哇!德妃娘娘好!五姐也好呀!吃了吗喝了吗?要出来溜两圈吗?”
一边和五姐说闲话,李馥一边在心里想,要死,要搞事的是武惠妃呀,而她想对谁动手,也就一目了然了……
得赶紧和三哥碰个头。
李馥很快找到了李嗣升,她三哥就在皇后的车驾里。她先和皇后殿下打了招呼,又强烈暗示李嗣升不要再玩弄他们十七弟,赶紧出来和她说话。
皇十七子就是当年和武惠妃的皇十八子同年出生的皇子,现在不到两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因为他的生母郭顺仪在生下他不久之后就去世了,十七弟自那之后就被皇后殿下亲自抚养。
李嗣升放下逗弄老十七的玩具,从房子一样的凤辇里出来,也跨上自己的小马,和李馥在外头“嘚嘚嘚”地闲逛。
“三哥啊,最近殿下那边怎么样?没出什么大事吧?”李馥自己有段时间没有关心宫里的动向,这时候都需要向李小三寻求第一手的情报来源了。
李嗣升对李馥的问题特别莫名其妙,“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大姐和二姐的婚事嘛,要不是要在东都办,殿下八成都不会跟过来。”
李馥心里一个咯噔,顿时有些想明白了,为何这次她爹会突然决定要在东都多待一段时间。
——怕不是被武惠妃撺掇的!而这也就意味着,从计划这次出行时开始,武惠妃就打算要在东都给皇后设套了!
东都太初宫,自从含嘉仓和陕县之间的轨道修好之后,往长安运粮的问题就变得没那么困难,皇帝都好几年没有带着人去东都就食了。可以说,在东都那边,不管是王皇后还是武惠妃,对于宫廷里的掌握情况都是一样的。
这样一来,就排除了王皇后在大明宫里的主场优势。
如此大费周章,李馥觉得武惠妃恐怕是要图穷匕见了,她想一把将王皇后从皇后的位置上掀下来。
王皇后和她爹互不见面已经有三四年,而据扣儿定期回报,在宫外的十八弟身体健康吃嘛嘛香,完全没有不好的苗头,而今年武惠妃又生出了一位健康的小公主,也就是李馥的十三妹。所以,对于武惠妃来说,就像是一个诅咒终于被打破,难怪她会动这方面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武惠妃近几年在宫里已经近乎独宠,她就是后宫最了解皇帝每时每刻的心情的人,如果她打算动手,这说明她判断这件事并不难办,她有很大的把握成功。
至于她要怎么达到目的,可能性太多,信息太少,李馥判断不出来。
只不过,李馥也没看出武惠妃有策划什么大阴谋的能力,毕竟她自己才是那个大明宫中隐藏的大boss,如果真有一个大计划在暗中酝酿,她不可能没收到任何风吹草动。
李嗣升还在狐疑地看着自己,李馥没打算瞒着他,直接将自己偷听到的内容,以及确定那是武惠妃的过程和他说了。
李嗣升听完,顿时有些慌张,他也看出武惠妃这次可能是要动真格的了,以帝后这几年互不见面的情形,武惠妃随便在皇帝面前搬弄几句后宫的是非,皇后也不可能有解释的机会。
这么久下来,说不定他们爹都已经忍了皇后很久了。
李馥一看李嗣升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怕阿耶已经悄悄厌弃殿下好久了吧?说实话,我也是这么怀疑的。”李馥说。
在这方面,作为一个被她爹偏心眼的人,李馥太知道她爹感情用事起来,能达到什么样不讲理的地步。
李馥随便一想,就能替武惠妃想出十个八个戳她爹肺管子的借口来,就比如说王皇后近些年性情越发偏狭,私下里对皇帝有颇多怨言,诅咒皇帝早死,还悄悄和李嗣升说翌日如何如何的话;无宠之后又渐渐露出了真面目,在宫里表面仁慈实际上迫害皇子皇女,她前几个孩子的死就有对方的手笔;还有啊,她对有宠的嫔妃面慈心狠,一个李嗣升她还觉得不保险,短命的郭顺仪就是被她去母留子了bbb……
呸!自己在这方面的想象力什么时候这么发达了?
李馥在心里唾弃了自己一句,就将这些可能的借口和李嗣升说了。她还说,这些理由随便拿出一条来,半真半假半哭诉地一说,再随便找几个将就的证人,做出一副昧死进言、天下苦秦久矣的样子来,那王皇后说不定都得不到解释的机会,她爹脑子一热,搞不好就照单全收了。
李嗣升被他七妹说得脸色铁青。
“……早、早知今日,当初就、就不该!”李嗣升咬牙切齿,最终还是没有将“就怎么样“说完。
李馥同情地看着他,她明白李嗣升想说什么,无非就是说上一次帝后吵架的时候,他就该劝皇后殿下至少和陛下保持面子上的和谐。沟通的渠道没有关闭的话,很多事都走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但是,若是要让皇后一开始就违心地和他们爹虚与委蛇,以免落入今日这个地步,别说当时的李馥或是李嗣升都不会提这样的建议,王皇后自己,也早已经用实际行动表示,她不会走这条路。
兄妹两人面面相觑一番,还是李馥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觉得吧,这事,要不然就和殿下本人直说吧。”她严肃地道。
第124章 非常手段
该来的总会来。
王皇后听完李嗣升单独和她说的话, 心里冒出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大收, 不必为我担心, 照顾好你十七弟。”王皇后说。
李嗣升的眉头皱得死紧,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到达东都之后,李馥很快跟随大部队将自己的东西安置好。
她将扣儿找来,和对方说了说王皇后和武惠妃的事,让她赶紧去和奚太监接头。别人在东都兴许不是主场, 但是她作为横跨两京的boss级人物,在这里也不是没有底牌的。
在东都的头一段时间,一切都风平浪静。
前朝的政事很多,第一期洛阳改建工程还在继续,主持此事的是李朝隐和将作监一干人等。商盟扩张的第一步也已经来到了洛阳,正好上门和李朝隐以及李元纮接触,在这件事上和朝廷的脚步配合得很好。
除此之外,朝廷还在计划向南面派出人马,进行括隐, 也就是搜括隐户、逃户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要将没被朝廷户籍系统掌握的人口重新搜括起来, 是和世家豪门对着干的大事。
这个提议是由一个不起眼的监察御史提出的,李馥听说之后,就知道这位监察御史八成和当年急于出头的李林甫一样,是想借此在皇帝面前留下印象。虽然动机不纯,但这件事本身却是件加强中央对地方上掌控、让朝廷能直接向农民征税、而不必在大小地主中间转几道手的大好事。所以, 李馥在思考之后,便和已经在这里设点的黑水联系上,让他们转告商盟,可以提前和这位监察御史联络。他们在向基层延伸的目的上,同样可以互相帮助。
同时,李馥还让黑水转告在西京的卢齐物,让他们做好准备,如果朝廷的括隐正式开始,他们道门,也可以和商盟一起,将道医和小剧团的模式向南面推广。他们不是已经和一部分道友联系过了么?那么正好,在这个百姓普遍愚昧的时代,用道士来破除封建迷信,以及推广教育、医学、农学,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商盟和道门同时出动,想必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那位急于立功的监察御史,在括隐的过程中,使用什么